读书人

画外音

发布时间: 2010-03-10 05:23:06 作者:

 画外音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页码:29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
ISBN:7806039325
条形码:978780603932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英国文艺评论家迈克苏立文在评价吴老文章时,曾说:“单凭他发表的文字就足以让他在艺坛上占一席之地。尤其是他那样强烈、简练与坦诚的表达方式,可与他所崇拜的梵高媲美。

  吴冠中为文不刻意造作,洗练而又饱蕴深情。其文字质朴清新,所用语言皆自然率真,不应时俯仰、随人长短,皆为自己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他曾说:“我写得十分浅近、直白。我觉得,描写感情应当直抒胸臆,不应该用一个多余的字词。这,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宁肯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英国文艺评论家迈克苏立文在评价吴老文章时,曾说:“单凭他发表的文字就足以让他在艺坛上占一席之地。尤其是他那样强烈、简练与坦诚的表达方式,可与他所崇拜的梵高媲美。”《画外音》一书精选吴老散文随笔作品70余篇,“均系画笔所无从表现者”。既有清新唯美回忆韶光、颇具《故乡》风格的《水乡青青育童年》,也有读来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回想与己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妻的《他和她》;既有不足千字、在画界引起轩然大波、为其带来无尽笔墨官司、字字珠玑的《笔墨等于零》,又有为伪作“炮打司令部”官司所感、慨叹“鹿死于角,獐死于麝,我得死于画乎”、长达万余言之《黄金万两付官司》;既有让他未成“曲调”语先塞,每每向人介绍时,“往往自己先就激动了,却找不到确切的语言来表达感受”的《梵高》,又有对画界现状深感不安、有感而发之《美盲要比文盲多》;既有表现其不屈从于金钱、更不附庸于世俗的品质,将不满意之作付之一炬,而作的《毁画》,又有悼念恩师林风眠先生、拳拳深情的《雁归来》……
作者简介 吴冠中先生,当代中国著名画家。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1947—1950年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进修。回国后从事美术高等教育工作,并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国画现代化的理论与创作。曾在美、英、日、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行个展,荣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位。
作者为了绘画,走遍天涯,搜尽奇峰;因自幼喜爱文学,作画之余,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散文,亦自笔底流露而出。
媒体推荐 书评
英国文艺评论家迈克苏立文在评价吴老文章时,曾说:“单凭他发表的文字就足以让他在艺坛上占一席之地。尤其是他那样强烈、简练与坦诚的表达方式,可与他所崇拜的梵高媲美。”

编辑推荐   英国文艺评论家迈克苏立文在评价吴老文章时,曾说:“单凭他发表的文字就足以让他在艺坛上占一席之地。尤其是他那样强烈、简练与坦诚的表达方式,可与他所崇拜的梵高媲美。

  吴冠中为文不刻意造作,洗练而又饱蕴深情。其文字质朴清新,所用语言皆自然率真,不应时俯仰、随人长短,皆为自己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他曾说:“我写得十分浅近、直白。我觉得,描写感情应当直抒胸臆,不应该用一个多余的字词。这,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宁肯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英国文艺评论家迈克苏立文在评价吴老文章时,曾说:“单凭他发表的文字就足以让他在艺坛上占一席之地。尤其是他那样强烈、简练与坦诚的表达方式,可与他所崇拜的梵高媲美。”《画外音》一书精选吴老散文随笔作品70余篇,“均系画笔所无从表现者”。既有清新唯美回忆韶光、颇具《故乡》风格的《水乡青青育童年》,也有读来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回想与己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妻的《他和她》;既有不足千字、在画界引起轩然大波、为其带来无尽笔墨官司、字字珠玑的《笔墨等于零》,又有为伪作“炮打司令部”官司所感、慨叹“鹿死于角,獐死于麝,我得死于画乎”、长达万余言之《黄金万两付官司》;既有让他未成“曲调”语先塞,每每向人介绍时,“往往自己先就激动了,却找不到确切的语言来表达感受”的《梵高》,又有对画界现状深感不安、有感而发之《美盲要比文盲多》;既有表现其不屈从于金钱、更不附庸于世俗的品质,将不满意之作付之一炬,而作的《毁画》,又有悼念恩师林风眠先生、拳拳深情的《雁归来》……
目录
我的母校
消逝
归乡记
水乡青草育童年
早市
婚礼和父亲
……
文摘 插图

读书人网 >散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