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17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
ISBN:7508439848
条形码:978750843984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中国名山文化旅游丛书
内容简介 武当山石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古建筑群坐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作者简介 祝笋,1979年3月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教师,建筑学博士。
1998年开始从事古建筑设计。主要作品有:武当山净乐宫三大殿复原设计、武汉市宝通禅寺大雄宝殿复原设计、明显陵睿功圣德碑楼复原设计、武当山御碑亭复原设计、武汉市长春观整体规划等。
主要著作有:《中国世界遗产文化旅游丛书武当山古建筑群》(独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出皈),《湖北建筑集萃一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参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先后发表论文多篇。
媒体推荐 书评
《中国世界遗产文化旅游丛书》自2004年起,陆续出版。本丛书彩色印刷,图文并茂,每个“世界遗产项目”自成一册,由知名学者以深厚的学识、细腻的笔触:
为您翻开一页页尘封的历史,讲述各“文化遗产”漫长的历史,迷人的风韵,千古的辉煌……为您打开一幅幅优荚的画卷,介绍各“自然遗产”旖施的风光,独持的地貌,珍奇的动物与植物……拥有了本丛书,您的游览之旅就会转化为深刻的身心体验,由衷的愉悦将会如影随形,终生相伴。
本丛书2004年11月在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暨评奖”活动中,获社科类图书整体设计铜奖。
本丛书的《清东陵》,入选《2005年知识工程推荐书目》。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世界遗产文化旅游丛书》之一。该丛书主要讲述了各“文化遗产”漫长的历史,迷人的风韵,千古的辉煌……为您打开一幅幅优荚的画卷,介绍各“自然遗产”旖施的风光,独持的地貌,珍奇的动物与植物……拥有了本丛书,您的游览之旅就会转化为深刻的身心体验,由衷的愉悦将会如影随形,终生相伴。本书介绍了武当山的建筑文化和道教文化,其中重点介绍的是建筑艺术。
目录
序
壮哉大岳
仙岳朝宗的天下名山
天生一个“非真武不当”之山
魏晋隋丹士修炼的世外桃源
唐宋元帝王告天祈福的福地
……
文摘 书摘
武当山被古人奉为名山,首先是因为它独特的地理特征。元吕师顺《
武当福地总真集》所述,武当山“是山也,七十二峰擅其奇,三十六岩专其
秀,涧溪潭洞之清幽,草木禽兽之珍异,珠庭仙迹灿然靡所不载,盖名山中
之雄伟杰特者”。明王佐《大岳太和山志序》则称:“天下名山之多矣,
未必皆有名也。志天下名山有矣,未必如此志之重也。盖此山之秀之灵之美
绩种种出奇非他山比也……其来也乾兑发源,其应也翼轸二宿,房城护其南
,汉水环其北,拱者七十二峰袤延之者八百余里,此之谓天下名山之拔出者
也。”可见古代风水家们选中武当山是因为山势奇特峻秀,水源充沛。同样
,道家选中这里为仙山福地也是这个原因。唐吕洞宾《题太和山》赞叹:
“混沌初分有此岩,此岩高耸太和山。面朝大顶峰千丈,背涌甘泉水一湾。
石缕状成非凤势,龛纹绾就碧螺鬟。灵源仙涧三方绕,古桧苍松四方环。”
可见环境之美、景色之奇,是武当山成为中国名山的主要原因。
武当山位于秦岭褶皱系南岭印支褶皱带的武当山隆起中部,属大巴山脉
东延支脉。8亿年前武当山从沧海中升起,有如一块硕大的巨石,以近北西
、北东向两组断裂为主导,又派生出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等规模较小的
断层及节理裂隙,使岩石支离形成大小不一的块体,再经过内、外营力的冲
击,裂变为笔架、元宝、双乳、驼峰等优美的形态。由于山系呈东西方向展
开,从老君堂到五龙宫一线,北边为汉江丘陵谷地,海拔一般在100~500米
;南面为武当山地,主峰天柱峰海拔为1612米,四周山峦环绕,形成“七十
二峰朝大顶”峰林石柱的雄奇景观。另外,重峦叠峰的山区,在垂直方向上
保留有三级夷平面,第一级海拔1500~1600米,第二级海拔800米,第三级
海拔165~200米。沿汉江河谷保留有四级阶地,第一级海拔97~105米,第
二级海拔119~120米,第三级海拔131~141米,第四级海拔145~165米。这
些阶地的形成,是武当山在更新世以后,受地壳构造运动影响,频繁振荡,
经历了4次上升期和3次稳定期的结果。上升与稳定两种应力的作用,还造成
汉江两岸的多级阶梯地貌,形成了大量的危岩与险坡,构成了武当山三十六
岩美丽的自然地貌。
P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