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兽医病理学(第2版)

发布时间: 2010-03-11 03:46:48 作者:

 兽医病理学(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35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3月
ISBN:9787810668477
条形码:9787810668477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

内容简介 《兽医病理学》保留了原书的主要内容和风格特点;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着重介绍后期临床课学习所必需的病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病变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疾病;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和我国兽医病理学工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更新教材内容,并强调病理和临床的结合;适度地介绍病理形态学变化和新的发病机制;力求做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删繁就简,文字精练。为了便于学习,对重点内容作了比较详细的叙述,所涉及的主要病理变化,附图说明,增强直观性;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全书在论述病理变化的同时,恰当地联系基础与临床的相关知识,增强整体观念。
编辑推荐 《兽医病理学(第2版)》: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
目录
绪论
一、兽医病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二、兽医病理学在兽医学科中的地位
三、兽医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学习兽医病理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五、兽医病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疾病概述
一、疾病的概念
二、疾病的特点
第二节 疾病的分类
一、按疾病的经过分类
二、按疾病发生的原因分类
三、按患病器官系统分类
第三节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一、疾病的经过
二、疾病的结局
第四节 疾病的原因
一、疾病发生的外因
二、疾病发生的内因
三、疾病发生的诱因
第五节 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
二、致病刺激物在体内的蔓延途径
三、疾病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第二章 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 充血
一、动脉性充血
二、静脉性充血
第二节 出血
一、原因和机理
二、病理变化
三、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第三节 血栓形成和栓塞
一、血栓形成
二、栓塞
第四节 局部贫血和梗死
一、局部贫血
二、梗死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原因和发生机理
二、病理变化
第六节 休克
一、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二、休克的发生机理
三、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
四、休克时器官功能和结构的变化

第三章 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
第一节 水肿
一、水肿概述
二、原因和发病机理
三、水肿的类型
四、病理变化
五、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第二节 脱水
一、高渗性脱水
二、低渗性脱水
三、等渗性脱水
四、脱水的一般治疗原则
第三节 酸碱中毒
一、代谢性酸中毒
二、呼吸性酸中毒
三、酸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四、代谢性碱中毒
五、呼吸性碱中毒
六、碱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七、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第四章 组织与细胞损伤
第一节 细胞超微结构及其基本病理过程
一、细胞膜及其常见超微病变
二、细胞的内膜系统及其超微病变
三、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及其病变
四、细胞核的超微结构及其病变
第二节 萎缩
一、原因和类型
二、形态学变化
三、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第三节 变性
一、细胞肿胀
二、脂肪变性
[附]脂肪浸润
[附]遗传性脂肪沉积症
三、玻璃样变性
四、淀粉样变性
五、粘液样变性
六、纤维素样变性
第四节 细胞死亡
一、坏死
二、细胞凋亡

第五章 病理性物质沉着
第一节 病理性钙化
一、发生机理
二、病理变化
三、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第二节 痛风_
一、原因和发生机理
二、病理变化
三、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第三节 病理性色素沉着
一、外源性色素沉着
二、内源性色素沉着
第四节 结石形成
一、原因和发生机理
二、结石的种类、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第六章 组织修复、代偿与适应
第一节 再生
一、类型
二、影响再生的因素
三、组织的再生能力
四、各种组织的再生
五、再生的调控
第二节 肉芽组织与创伤愈合
一、肉芽组织
二、创伤愈合
第三节 适应
一、增生
二、肥大
三、化生

第七章 缺氧
第一节 缺氧的原因和类型
一、低张性缺氧
二、等张性缺氧
三、循环性缺氧
四、组织性缺氧
第二节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与代谢变化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四、血液系统的变化
五、细胞和组织的变化

第八章 炎症
第一节 炎症概述
第二节 炎症的原因和影响炎症过程的因素
一、炎症的原因
二、影响炎症过程的因素
第三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一、变质
二、渗出
三、增生
第四节 炎症介质
一、细胞源性炎症介质
二、体液源性炎症介质
第五节 炎症的局部症状和全身反应
一、炎症的局部症状
二、炎症的全身反应
第六节 炎症的结局
一、痊愈
……
第九章 肿瘤
第十章 免疫病理
第十一章 发热
第十二章 应激
第十三章 心血管系统病理
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病理
第十五章 消化系统病理
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病理
第十七章 泌尿生殖系统病理
第十八章 血液和造血免疫系统病理
第十九章 运动系统病理
第二十章 尸体剖检技术
参考文献
……
序言 兽医病理学是介于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兽医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国内外出版的兽医病理学书籍都是以形态学变化特征为基础,结合细胞病理学、免疫学、组织化学、生物学等内容阐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发病机理。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紧密结合我国兽医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参阅大量最新资料,把病理形态学变化与机能改变联系在一起。本书的作者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和兽医工作者阅读本书,有力地帮助和提高使用者对病理学的理解。
目前我国有30多所农业高等院校设有兽医学或畜牧兽医学专业,每年毕业学生近2000名,但兽医病理学教材比较少,主要有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华南农业大学主编的《家畜病理学》、甘肃农业大学和江苏农学院主编的《兽医病理解剖学》、南京农业大学主编的《兽医病理生理学》等,这些教材对培养兽医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书的作者都是目前活跃在我国兽医病理学教学和研究领域的中青年教师,是教学第一线的骨干。在编写中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突出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全书内容安排上,主要参阅了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和解放军农牧大学的兽医病理学教学大纲。感谢这些院校老师提供的帮助和指导。
本书尽可能地选用了照片和图表,以助于对概念和病变的理解。但由于篇幅限制,有些照片和图表未能纳入,对于这些不足和对概念不能充分理解的地方,请借助参考书给予弥补。
本书主要适用于兽医专业、畜牧兽医专业4~5年制学生用书,也可作为兽医教学科研人员和基层兽医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最后,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工作协会对本书的发行给予了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疾病概述
一、疾病的概念
疾病(disease)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人类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对其本质的认识不断升华和完善。根据现在的认识水平,一般认为,疾病是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并表现出机体生命活动障碍,动物的生产能力下降及经济价值降低。
这一概念可通过家畜患感冒的例子来说明。感冒一般是机体在受风寒的情况下,上呼吸道粘膜的防御适应能力降低,病原微生物(感冒病毒)乘虚而入,造成上呼吸道粘膜的损伤而引起的。此时,上呼吸道粘膜上皮发生的变性、坏死,动物出现的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等均属于损伤反应;而流鼻液、咳嗽、发热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增强等则属于机体与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展开一系列斗争的抗损伤反应。若机体的抗损伤反应消灭了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并使损伤得到修复,则机体由疾病状态恢复健康。反之,若病原微生物未被消灭,机体的损伤反应得不到修复,则疾病可进一步发展。
二、疾病的特点
上述疾病的概念反映了疾病具有以下4个特点。
1.疾病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因此,在临床上,查明疾病的原因是有效防治疾病的先决条件。尽管现在还有一些疾病的原因未被搞清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疾病的原因最终必将被揭示出来。
2.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反应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体内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活动,是动物健康的标志,疾病的发生意味着这种协调活动的破坏。此时,机体内部各器官之间和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而且协同作用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甚至完全破坏,在机体的某些局部出现明显的变化。但任何变化都是完整机体的反应,并受神经和体液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避免只见局部,忽视整体的错误。
3.疾病是一种矛盾斗争的过程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内发生了机能、代谢障碍和形态结构改变等损伤性反应,妨碍了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不利于机体的生存。但是,与此同时,机体内也必然出现抗损伤反应,借以抵抗和消除致病因素及其所造成的损伤。在疾病过程中,损伤与抗损伤现象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构成一种矛盾斗争过程,推动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读书人网 >农林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