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配电系统节能技术

发布时间: 2010-03-11 04:14:34 作者:

 配电系统节能技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页码:14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508377354/9787508377353
条形码:978750837735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电力节能技术丛书

内容简介 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电力在各项能源消牦领域中所占比重较大,电网企业在输电、配电、供电、用电等领域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将对顺利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指标产生重要作用。由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编写的《电力节能技术丛书》,旨在希望各有关行业重视电力节能工作,积极探索节电的有效途径和研究推广切实可行的节能减排的技术手段。
《电力节能技术丛书》共包括6个分册,分别为:电力节能政策与管理、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输变电系统节能技术、配电系统节能技术、用电系统节能技术、电能质量与节能技术。
本套《电力节能技术丛书》的作者和审稿人均为工作在科研、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配电系统节能技术》为《配电系统节能技术》分册,内容包括:配电网作用与节能概述、配电网的节能优化运行、配电变压器的节能新技术、配电网无功补偿与节能效果、配电网自动化与配电网经济运行软件、配电系统节能新技术展望。
《配电系统节能技术》可供电力企业及广大电力用户运行与检修人员、节能与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供有关部门节能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参考,对火力发电厂节能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配电网作用与节能概述
第一节 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配电网建设与运行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配电网一次接线方式
第四节 配电网电能损耗计算的方法
第五节 降低配电网电能损耗的措施

第二章 配电网的节能优化运行
第一节 配电网几种运行方式分析
第二节 配电网经济运行的技术措施
第三节 配电网三相负荷平衡与经济运行
第四节 配电网更新改造和节电降耗
第五节 20kV配电网的节能效果分析与推广应用

第三章 配电变压器的节能新技术
第一节 配电变压器节能的主要途径
第二节 配电变压器运行分析
第三节 电力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控制
第四节 配电变压器的设备选型和经济评价
第五节 单相配电变压器的节能效果与应用实例
第六节 “节电器”的作用及其运行效果分析

第四章 配电网无功补偿与经济运行
第一节 配电网无功补偿作用的简要分析
第二节 配电网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与优化
第三节 配电网无功补偿的常用控制方式
第四节 无功补偿的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节 配电网无功补偿电容器的选择与安全运行
第六节 无功补偿设备工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五章 配电网自动化与配电网经济运行软件
第一节 配电网自动化的定义和建设目的
第二节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功能与特点
第三节 配电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
第四节 配电系统经济运行软件的推广应用

第六章 配电系统节能新技术展望
第一节 经济压差无功潮流算法与电网无功优化运行
第二节 “分功率因数电量统计与考核”的提出与实现
第三节 配电网电力系统分析软件的应用
第四节 配电网远程监控系统的建立
附录A20kV与10kV供电半径比较表
附录B10kV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负载损耗比较一览表
附录C35kV直配变压器(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负载损耗比较一览表
附录D苏州园区变压器线路实际负荷采用10kV和20kV供电功率损耗和电压损失
附录E某公司功率因数分段电量与调整电费统计表
参考文献
……
序言 电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尽管我国近年来电力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我国电力发展存在五大“软肋”不容忽视:一是人均装机水平仍严重偏低;二是电网建设投资“欠账";三是部分地区电力“吃紧”;四是电力发展质量“堪忧”;五是用电“结构之伤”。尽管我国已是世界电力生产的第二大国,但远远不是电力生产强国。我国人均能源拥有量和人均用电水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单位能源消耗,却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钢铁、有色、电力、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而电力作为全国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广泛利用的二次能源,其节能降耗工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同时也是促进电力工业发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和提升电力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把握电力这一商品所具有的“产、供、销同时完成”、“系统网、络关联性强”等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努力提高电能利用率。
电力节能降耗工作要做到“三全”,即全民参与、全方位开展和全过程管理。我们要加大节能降耗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强化全社会的节电意识和认识,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要以提高电力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坚持市场机制作用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努力营造有利于节电降耗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认真落实发、输、变、配、用电等各个地域的电能节约方案,以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以加快技术进步为手段,在规划、建设、运行、检修、改造等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实行有效的激励政策,推进节能、挖潜、改造和技术创新工作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电力节能降耗方面从专业的角度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在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南京供电公司、泰州供电公司、常州供电公司、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能南通电厂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数十位省内外的专家学者,编写了《电力节能技术丛书》。我们期望通过该套丛书的出版与宣传,能够对各电力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摘 插图:

读书人网 >电工技术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