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页码:30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503935111/9787503935114
条形码:97875039351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大陆有一大批极优秀的散文大家,更有数不胜数的既有精神高度和实在内容,又有意境、气韵和文采的优秀散文作品(因为太多,恕不在此排名,《太阳对着散文微笑——新散文十七年追踪》中就有不少震撼人心之作,请读者自品),白纸黑字,这是留在文学史里面的客观存在,永远经得起历史和后世子孙的检验。
作者简介 韩小蕙,女,北京人。资深记者、高级编辑、作家、教授。
1978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荣幸成为“七八级”成员之一。1982年毕业后进光明日报社工作至今,现为该报《文荟》副刊主编。同时,任南开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北京东城作协主席,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文化顾问。
出版个人作品集《中国当代散文精品文库。韩小蕙散文》、 《韩小蕙散文代表作》等20部。有数篇作品人选高中语文课本,并被译往国外。先后编辑出版《中国90年代散文选》、《美国新生活方式丛书》等53部散文集。
曾荣获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韬奋新闻奖”,获中国大陆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奖”,首届“冰心散文奖”,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优秀编辑奖”,以及国内数十种报纸杂志文学奖。1994年被伦敦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入选《世界杰出人物大辞典》。2003年应美国国会图书馆邀请,成为新中国首位在该馆演讲的作家和编辑,并获美国国会图书馆“友谊与进步奖”、美国国会参议员“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奖”等。
编辑推荐 最早预言新散文时代的来临,权威追踪十七年新散文历程,当代新散文史的年度发言人。
目录
第一部分 新散文历程
太阳对着散文微笑
散文观潮
随笔的崛起与新随笔现象
该怎样回答那个尖锐的声音?
散文不能离文学越来越远
使灵魂深深震颤
90年代散文的八个问题
期待新的突破
2002年散文六记
欲问年龄的优势劣势
顽韧坚守在萧瑟中的红柿子
散文首先是一种精神品格
还有什么散文能打动我们?
第二部分 有关散文
答曾绍义先生十五问
当下散文五人谈
散文的天地有多宽有多长?
散文小议
散文革新之一见
散文要高耸于思想的峰巅
用散文推动天地人心
散文又面临转折关头
散文大变革时代到来了?
打通散文的学术研究
散文研究取得大面积丰收
游记散文出路何在?
随笔文学绝不会被推倒
重奖学生作文的背后
我读小说家散文
读《闲书》小感
推荐《对话练习》
我们遗忘了什么?
谁道人生无再少
寻找精神的太阳
有了思想才有别的
青春年代好读书
第三部分 序跋与书
给张洁作序
教育也需要投注生命的火焰
为了世界更加美丽
有人说女作家只会……
以高雅站位
随笔的确更难写
这是一本可以提高你的好书
这是一部高水平的散文集
文学是薪尽火传的不朽的事业
良多感慨
好作品是用心血和生命换来的
打开这扇门
想把每一句都写好
我没有金山银海……
自序:人生最难的问题是什么?
自跋:在个性的天空下自言自语
……
序言 我老家在河北南戴河一带,那里乡风敦实淳朴,民众宅心仁厚,这是中国北方人的特点,也是他们的本心所愿——“为别人着想”,是我从小就接受到的家族教育。
长辈们还教育了我很多:比如吃苦耐劳,刚直不阿,靠自己的真本事吃饭,靠勤恳实干而立身;比如亏待自己,成全别人,奉献社会;比如不骄傲、不张扬,虚心待世,别人永远比自己强(这一条是优点还是缺点存疑);比如勤俭持家,不浪费东西同时乐善好施……这其中,还有一条相当重要、够我用一辈子的,就是富有责任感,认真做好每一天的事,不以事小而不为,兢兢业业从头做到底。
回顾半生来路,我能坚持走到今天,这一条是制胜的第一要素。
“文革”失学,刚满15岁就开始做工人。我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个零件,8年,从没有迟到早退过。业余时间发奋读书补习文化课,后来终于考上大学,迈进了人生新的阶段。
文摘 很有代表性的一次,是1997年《美文》杂志召开创刊五周年座谈会,龙应台女士在大陆同行面前毫不客气,连发三箭,说明“五四”文学传统在台湾而不在大陆。她的三条根据是:1)大陆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所以不可能有好散文。2)大陆语言是“毛语体”和套话,所以不可能写出好散文。3)大陆对美已经粗糙化了,以至于最纤细的美已经没有了,所以不可能产生出好散文。龙女士这么看不奇怪,奇怪的又是大陆作家,有两位还是很知名的,立即随声附和,其中一位居然当面说出:当今继承了鲁迅杂文传统的只有三位港台作家,龙女士即是其中之一。
这种态度不是实事求是的,因而当场就受到反驳。我不愿意说这二位是成心长他人的志气,但时至今日还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至少是很糊涂的。这些年我们读港台散文渐渐多了,与大陆的好作品、大作品相比较,恕我说实话,我还是更看好大陆散文。
为什么?我至少有四条理由:
1.我们经受了那么深重的苦难,背负着那么沉重的传统包袱,这就注定了我们的内容沉甸甸,这是好作品的首要条件。
2.华美、空灵的文字是形式而不是本质,我们更重视的是本质而不是形式,这是好作品的根本因素。
3.好比搬不走的故宫,你可以把珍宝都拿走,但却绝对搬不走精神,精气神儿是生命之根,这是好作品的灵魂。
4.更重要的,从创作实践看,大陆有一大批极优秀的散文大家,更有数不胜数的既有精神高度和实在内容,又有意境、气韵和文采的优秀散文作品(因为太多,恕不在此排名,本书中就有不少震撼人心之作,请读者自品),白纸黑字,这是留在文学史里面的客观存在,永远经得起历史和后世子孙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