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农机驾驶与维修实用技术:新型联合收割

发布时间: 2010-03-11 04:21:48 作者:

 农机驾驶与维修实用技术:新型联合收割机驾驶与维修实用技术(下卷)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29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9787811172812
条形码:978781117281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农村建设职业技能培训教材

内容简介 《农机驾驶与维修实用技术》重点介绍了新型拖拉机、新型联合收割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及过程、技术维护、保养、调整、故障排除和维修、拆装要点、驾驶技术等内容。特别针对近几年新研制的新型拖拉机、联合收割的新技术作了重点讲解。《农机驾驶与维修实用技术》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在文字叙述上力求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并配有大量插图,注重实用效果。是农机驾驶员、维护人员及农机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农机管理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农机驾驶培训学校培训农机驾驶员的教材。
编辑推荐 《农机驾驶与维修实用技术(新型联合收割机驾驶与维修实用技术)(下卷)》是新农村建设职业技能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章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一节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
 第二节 农机安全监理规定
 第三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四节 伤员急救常识
第二章 联合收割机主要零部件维护与拆装
 第一节 发动机部分
 第二节 行走部分
第三章 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主要工作部件
 第三节 联合收割机底盘及行走装置
 第四节 液压系统
 第五节 电气系统
 第六节 操纵系统
第四章 联合收割机安全驾驶技术
 第一节 驾驶知识与基本操作
 第二节 场地驾驶技术
 第三节 一般道路驾驶技术
 第四节 复杂道路驾驶技术
 第五节 特殊条件下的驾驶技术
 第六节 应急驾驶技术
 第七节 田间作业驾驶技术
 第八节 驾驶员考试科目内容
第五章 联合收割机故障的预防与修理
 第一节 零件的失效
 第二节 零件的鉴定
 第三节 零件的修复方法
 第四节 联合收割机常见故障与排除
第六章 联合收割机使用技术
 第一节 联合收割机使用技术
 第二节 联合收割机用油知识
 第三节 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
序言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机械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时期农业科技在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体现出科学技术转化生产力的强大势头,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科技的重要支柱和有效支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大农机驾驶员作为新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以农机作业经营服务为主,在农机化科技示范和技术服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科学种田和机械耕作、收获、机具推广等诸多方面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党的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农村购置新型农机具的数量剧增,农机配置动力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大批新型拖拉机、新型联合收割机和新型农机具进入农村,为进一步加强农机管理和普及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提高农机所有者和操作者的技术素质,帮助有机户用好、管好新型农机,我们聘请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新农村建设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农机驾驶与维修实用技术》一书,分为上卷《新型拖拉机驾驶与维修实用技术》和下卷《新型联合收割机驾驶与维修实用技术》,为提高农机驾驶员掌握和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技能,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增强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能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我们组织专家编写了该书,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广大农机操作者掌握新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实用技术,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提升劳动服务收人总量。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新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和新型联合收割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驾驶技术、使用调整、拆装要点、维修保养、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等。在文字叙述上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并配有大量插图,注重实用效果。可作为农机管理部门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农机培训机构对驾驶员进行技术培训的教材,也适合农机管理人员及维修人员使用。该书上卷详细地介绍了东方红、欧豹、迪尔等新型拖拉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维护保养及驾驶技术,下卷介绍了新型联合收割机的构造、工作原理、驾驶技术、使用调整及维护保养、故障排除方法等,对新技术的应用作了重点讲解,具有知识性、实用性强的特点,是农机驾驶员及广大农机管理人员和修理人员进行驾驶、维护保养。
文摘 插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法律。农业机械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不断将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和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农业机械化,一方面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经营条件,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自主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实践证明。以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体.采取市场机制加国家扶持引导的办法,能够更好地调动他们增加对农业机械化投入的积极性,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步伐。因此,《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提高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采取扶持措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主选择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问题较多。影响了机械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解决农业机械产品质量问题,保护农民利益。结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和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质量和作业质量等标准。对农业机械产品涉及人身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强制执行的技术规范。
读书人网 >机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