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18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50494940X/9787504949400
条形码:978750494940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回眸华尔街投行系列
内容简介 《巨人之死:雷曼兄弟》尽可能做到了真实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的统一。此书旨在让读者了解有“十九条命的猫”美称的华尔街的宠儿,雷曼兄弟公司,怎样由小到大,历经风雨称雄华尔街,又怎样身陷次贷危机,最终惨淡谢幕的历程。我们以叙述的方式,立足于史实,尽量客观地介绍雷曼兄弟公司158年的重大事件,以及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后全球金融风暴的演变,特别是中国从中能够寻找到怎样的机遇。
编辑推荐 《巨人之死:雷曼兄弟》讲述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使美国独立投资银行模式宣告终结。在市场搏击中,是什么原因让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顷刻之间便“樯橹灰飞烟灭”?让我们通过《回眸华尔街投行系列》去揭示和发现……
目录
引言 生命倒计时
第一章 开拓者的足迹
激情与梦想——到美国去
雷曼的建立
棉花生意:雷曼兄弟的第一桶金
乱世出英雄——内战风云
封锁与反封锁
出使北方
乘着时代的风——内战后的全面发展
商品贸易的复兴
总部的北迁
进军商人银行业务
第二章 奋战华尔街
和着历史的节拍一一巨人在崛起
孵化零售业
征战好莱坞
大萧条中的金融创新
平凡的日子
大发婴儿财
奔腾的雷曼,翱翔的雷曼
高科技行业的伯乐
飞越大西洋
不得不说的几个故事
雷曼与高盛曾经的缘分
小鱼吃大鱼——雷曼并购库恩一娄布
雷曼合伙制的终结
第三章 世纪之交的新生
涅檠重生
独立前传
独立日
在风雨中成长
襁褓中求生存
抓住危机中的机遇
大换血——1996年业务重组
躲过危机中的危险
疯狂的1999年——90年代的顶峰
助亚洲一臂之力
随着泡沫膨胀
“.com”泡沫效应
泡沫之后的新千年
雷曼陷入安然丑闻
安然并不安然
安然事件中的雷曼
撕下华尔街的伪善面具
雷曼中国淘金记
雷曼闯中国
小心!华尔街的危险游戏
开发中国“金矿”
第四章 勇敢者的游戏
尊贵的赌徒
华尔街斗牛犬
企业文化之光
次贷危机演义
房子连着美国梦
山姆大叔喜欢房奴
架起住房贷款通向资本市场的桥梁
这里的葡萄不酸
全靠你了,华尔街
围绕MBS的多米诺骨牌
崩塌的金字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卓越的战绩
昔日的伙伴
达摩克利斯之剑
附:致股东和客户的一封信
我们的业绩
我们的经营
我们的员工,我们的全球关注
我们是谁
第五章 巨人之死
暴风雨中的挣扎
聪明反被聪明误
华丽的外表让人头晕目眩
失足掉进做空漩涡
伤口流血,谁来负责
华尔街的阴谋
雷曼“减肥”记
最后的15天
寻找买家——焦灼的一星期
来自大洋彼岸的希望
巨人最后的背影
第11章 而不是第7章
巴克莱与摩根大通出手
“棋子”与“弃子”
第六章 余波未了海啸方兴
恐慌中的美利坚合众国
又一个“黑色星期一”
街头“自卖”求饭碗
汽车巨头,命悬一线
危机催生奥巴马
危机肆虐全球
灰暗的英伦天空
德国战车,威风不再
延烧欧洲大陆
冰岛:一个国家破产的传说
莫斯科塔停建在半空
危机烧向拉美
亚洲的钱袋子漏了
全球救市浪潮
降息:全球同此凉热
英国:老工党又回来了
美国:一波三折的7 000亿美元
欧盟:救市众口难调
亚洲:金融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日韩:三国结伴托韩圆
雷曼风暴登陆中国
商业银行:跌停没商量
QDII:“篮子掉了”
房地产:必挤的泡沫
实体经济:蝴蝶效应
中国:百年危机,百年机遇
该出手时就出手
负责任的大国
时代在拷问
参考资料
后记
……
序言 每个金融界人士或关注金融界的人士可能永远都无法忘记“黑色星期一”——2008年9月15日,以及从那天开始的“黑色一星期”。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发端,紧接着是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随后是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申请变更为银行控股公司,一周之内华尔街最大的四家独立投资银行全部消失。当然,相伴随的还有道琼斯等指数的狂跌,以及难以想象的对美国甚至全球金融体系、实体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全世界恐怕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过华尔街,虽然它一直被关注着。
华尔街到底是什么?怎么了?为什么?……无数的问题需要回答,肯定也会有比问题更多的答案。《回眸华尔街投行系列》并不尝试给出任何具体的答案,而只是希望通过对若干个案的尽可能通俗的叙述提供点引发思考的素材。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开拓者的足迹
激情与梦想——到美国去
雷曼的建立
雷曼的创始人亨利雷曼(Henry Lehman)1821年生于德国,父亲是一位犹太贩牛商人。也许是因为身为犹太人,亨利雷曼和他的兄弟们都具备着成功商人所必备的不畏苦难、勤奋坚忍、满怀希望、把握时机的秉性,而且还传承了犹太人独到的经商天赋和对财富敏锐的嗅觉,这些都是日后成功创立并不断壮大雷曼所必备的条件。
亨利离开故土只身来到美国打拼是在18世纪中期。由于维也纳会议,当时的德国被分裂成38个经济和政治上都互不相干的独立国家。在很多小邦中,封建色彩很浓厚,有的连国会都没有,政治、经济都把持在地主贵族手中。工业还没有发展起来,仍以手工工场和小手工业为主,而政治的分裂又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反观大西洋彼岸的美洲大陆,自独立战争之后,美国的经济取得了显著进步。北部工业迅猛发展急需劳动力,工人平均工资水平是当时欧洲的两倍多,南部和西部肥沃而广袤的土地等待开垦。到处都是机遇,遍地都是财富,一片生机勃勃。
于是,1844年,年仅23岁的亨利雷曼像那时许许多多富有冒险精神的年轻人一样,怀着对美洲大陆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远渡重洋来到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在他眼中,美洲大陆就是一片承载着激情与梦想的乐土,只要勤奋就能致富,生活充满希望。来到蒙哥马利后,亨利开起了一家名为H.Lehman的纺织品商店,经营纺织品、杂货,并为当地的棉农提供生产器具。凭着勤勤恳恳的经营,3年之后生意步人正轨且日渐兴隆。
在这期间,亨利通过书信向远在德国的家人们描述了他在美国的生活和所见所闻。亨利的兄弟们被他笔下那些新奇的事物和美国的繁荣所吸引,更为亨利事业的成功所鼓舞,也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踏上那片新大陆,开创一片自己的天地。就在这时,反犹太浪潮席卷欧洲,很多国家恢复了对犹太人的种种限制,德国也不例外,留在德国的雷曼兄弟们生活越来越艰难。于是,亨利的兄弟们先后离开家乡,到美国投奔亨利。第一个来的是伊曼纽尔雷曼(Emanuel Leh-man),1847年商号随之改名为H.Lehman and Bro。后来,随着梅耶雷曼(Mayer Lehman)的到来,1850年商号又改名为Lehman Brothers(雷曼兄弟)。自此,雷曼兄弟的名字产生了。三兄弟也许没有想到,多年之后雷曼兄弟会成为华尔街投资银行中响当当的名号。他们更不会想到,158年后的今天,雷曼兄弟会成为全世界瞩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