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页码:45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807403985/9787807403982
条形码:978780740398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8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饮料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茶自从被我们的祖先发现并利用以后,与人们的生活就有了割舍不断的关系。《家庭用茶》将为您介绍这种健身防病的茶饮料,教你识茶、选茶、藏茶,告诉您茶具的种类和选择,茶的冲泡,茶的品饮,饮茶的习俗和礼仪,常用茶疗方等众多的家庭用茶知识!
编辑推荐 《家庭用茶》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目录
健身防病的茶饮料
壹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从药用开始
贰古人发现茶的二十四功效
1.少睡
2.安神
3.明目
4.清头目
5.止渴生津
6.清热
7.消暑
8.解毒
9.消食
10.醒酒
11.去肥腻
12.下气
13.利水
14.通便
15.治痢
16.祛痰
17.祛风解表
18.坚齿
19.治心痛
20.疗疮治瘘
21.疗饥
22.益气力
23.延年益寿
24.其他
叁现代科学技术发现的茶的治疗、保缝及炎容功效
1.抗衰老
2.降血压
3.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4.抗癌
5.防辐射
6.消解重金属的毒害
7.预防帕金森症
8.减轻吸烟的毒害
9.其他
10.美容瘦身
肆茶叶治病健身的原理
1.茶的营养成分
2.茶的疗效成分
伍不同人饮茶与保健的关系
1.妇女
2.儿童
3.老人
4.病人
识茶、选茶、藏茶
壹茶叶的各类
1.绿茶
2.红茶
3.乌龙茶
4.白茶
5.黄茶
6.黑茶
7.花茶
8.紧压茶
9.袋泡茶
10.速溶茶
11.非茶之茶
贰.茶叶的选择
1.观外形
2.察色泽
3.品滋味
4.闻香气
叁茶叶的识别
1.新茶与陈茶
2.春茶和夏秋茶
3.高山茶与平地茶
4.窨花茶与拌花茶
5.真茶与假茶
肆.茶叶的保存一
1.茶叶贮藏前的准备
2.茶叶贮藏的“三忌”
3.茶叶贮存的方法
茶具的种类和选择
壹.茶具的种类
1.陶土茶具
2.瓷器茶具
3.玻璃茶具
4.金属茶具
5.漆器茶具
6.其他茶具
贰茶具的选用
1.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选用
2.根据不同的饮茶习惯选用
3.根据不同的场合与季节选用
茶的冲泡
壹如何冲小一杯奸茶
1.选水
2.烧水器具
3.烧水火候
4.泡茶水温
5.茶叶用量
6.老茶壶泡,嫩茶杯泡
7.茶叶投放方式
8.泡茶时间
9.冲泡技艺
10.续水次数
贰不同茶类的冲泡方法
1.大宗绿茶的冲泡
2.细嫩绿茶的冲泡
3.红茶的冲泡
4.乌龙茶的冲泡
5.黄茶的冲泡
6.白茶的冲泡
……
茶具的种类和选择
茶的冲泡
茶的品饮
饮茶的习俗和礼仪
常用茶疗方
茶食、茶菜、茶点、茶饮料的制作
……
文摘 品茶观形,是茶人最直接的一种感受。由于茶叶制作方法不同,茶的形状也各不相同。加之,鲜叶采摘标准各异,从而使加工而成的茶叶形状显得多姿多彩。一些细嫩名茶,目前大多采用手工制作,从而使得茶的形态,变得更加五彩缤纷,千姿百态。
目前,按茶的造型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1)针形。外形圆直如针,如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君山银针、白毫银针等。(2)扁形。外形扁平挺直,如西湖龙井、茅山青峰、安吉白片、干岛玉叶等。(3)条索形。外形呈条状稍弯曲,如婺源茗眉、黄山毛峰、桂平西山茶、径山茶、庐山云雾、开化龙顶等。(4)螺形。外形卷曲似螺,如洞庭碧螺春、临海蟠亳、普陀佛茶、羊岩勾青等。(5)圆珠形。外形如珠,如泉岗辉白、涌溪火青等。(6)束扎形。这类茶是用手工将半成品的芽梢单个或多个束扎而成,外形多变,如呈耳环状的女儿环,颗粒状的海贝吐珠、葵花向阳,锥状的粽子茶,等等。
多姿多彩的茶叶形状,再加上色泽的明与暗,叶底的老与嫩,身骨的重与轻,外形的细与粗,从而构成了茶叶形状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仔细观察可从中获得美感,引发联想,平添品茶情趣。
中国茶类最为丰富,不但有六大基本茶类,还有六大再加工茶类,它们的基本色调都是各不相同的。加之,茶树品种有别。生长季节不同,采摘标准不一,所以即使加工成同一种茶,其色泽也各不相同。茶人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观察欣赏:即茶色、汤色和底色。
(1)茶色。由于茶的加工方法不同,加工而成的茶叶,其色泽是不同的,有红与绿、青与黄、白与黑之分,即使是同一种茶叶,采用相同的制作工艺,也会因茶树品种、生态环境、采摘季节的不同,最终使茶的色泽产生差异。如同样是细嫩高档绿茶,它的色泽就有黄绿、嫩绿、翠绿、绿润之分;同样是细嫩的高档红茶,它的色泽又有红艳明亮、乌润显红之。而闽北武夷岩茶的青褐油润,闽南铁观音的砂绿油润。广东凤凰水仙的黄褐油润,台湾冻顶乌龙的深绿油润,都是高级乌龙茶中有代表性的色泽,也是茶人鉴赏乌龙茶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