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页码:19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563815317/9787563815319
条形码:978756381531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系列教材
外文书名:INTRODUCTION TO TOURISM
内容简介 《旅游学概论》以旅游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为脉络,分析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特征。从旅游活动主体、客体和媒体即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三者之间关系入手,探讨旅游活动的基本规律。从旅游活动的表层现象——旅游经济影响入手,深入分析旅游活动的内涵即旅游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系统阐述了旅游基本理论和旅游基础知识。《旅游学概论》大量吸收了国内外旅游研究的成果,反映了旅游研究的最新发展:新动向、新理论、新方法、新资料。《旅游学概论》注意与中国旅游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应用性。
目录
第一章旅游与旅游学
第一节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节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类型
第三节旅游学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早期的旅行活动
第二节近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
第四节中国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三章旅游者
第一节旅游者的概念和界定
第二节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第三节旅游者的类型和特点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四章旅游资源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
第三节旅游资源开发
第四节旅游资源的保护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五章旅游业
第一节旅游业概况
第二节旅行社
第三节旅游饭店
第四节旅游景区
第五节旅游交通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六章旅游产品
第一节旅游产品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旅游产品的类型
第三节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七章旅游市场
第一节旅游市场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旅游市场的划分
第三节旅游客流规律
第四节中国旅游市场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八章旅游组织
第一节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干预
第二节国家旅游组织
第三节国际旅游组织
第四节我国的旅游组织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九章旅游的影响
第一节旅游的经济影响
第二节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第三节旅游的环境影响
第四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十章旅游的发展趋势及战略
第一节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模式
第二节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战略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
序言 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大众化旅游的浪潮席卷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旅游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同时,我国的旅游教育也蓬勃兴起,需要能反映旅游发展的新教材的面世。本书正是基于旅游教育的这种需要而编写的,力求为我国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师生提供一本既注重同国际旅游学术接轨,又反映我国旅游发展和基本国情的旅游学入门教材,为广大旅游从业人员提供一本旅游基础理论读物,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中从事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工作的人士提供一本借以了解旅游发展和旅游业常识的基本参考书。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旅游学的入门学科。本书借鉴旅游发达国家的理论和经验,结合我国旅游教育和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与旅游学、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组织、旅游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战略等。
本书是各位作者多年来从事旅游学教学的经验总结,在编写过程中本着前瞻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力求摈弃不能反映当今旅游业发展要求的陈旧内容,及时反映旅游业的变化性和时代性特征,侧重理论指导下的管理实务与运作,着眼于国内旅游企业的最新现实需要,强化知识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借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
本书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内容充实,全面系统,充分反映学科发展新貌和中外旅游实践新动态的海内外研究最新成果。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知识和理论在旅游经营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意义,增强了教材的实用性。
文摘 (二)近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20世纪初,中国旅游业务为少数洋商所办的旅行机构所垄断。他们主要以西方侨民为服务对象,中国旅客常遭藐视,高价买气受的情况时有发生。曾遭到冷落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创始人陈光甫,有感于洋人在华投资雄厚,又经营我国国内的旅行业,他认为国人不应自甘落后。经过深思,陈光甫决定创办中国人自己的旅行社。1923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立旅行部,即香港中国旅行社的前身,这是中国第一家旅行社。
陈光甫在经营方针上狠下工夫,他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确立“发扬国光,服务行旅,阐扬名胜,改进食宿,致力货运,推进文化”的24字方针,开创了旅行部早期艰难的创业道路。自1931年至1937年,随着交通线的不断开辟,该社的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在西安、广州等处设立了56所分支社及办事处,还在中国香港、新加坡设有分社。
此外,还曾出现过其他一些以组织集体旅游为唯一业务的地方性旅行社,但这些旅行社的规模都不大。
铁路是近代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国从1876年起建设有胶济铁路、滇越铁路、广九铁路、中东铁路。近代中国的内河航运、远洋航运、公路运输和民用航空对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近代旅馆从清代末期开始发展起来,有外资经营的西式旅馆、民族资本经营的中西式旅馆、铁路沿线的招商旅馆以及公寓等。西式旅馆大多建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租借地或势力范围之内,其中上海最多,如法国卢夫勒式的皇宫饭店、德同恺撒式的德华饭店、美国斯塔特勒式的美国饭店、英国皇家式的维多利亚饭店等等。中西式旅馆是中国民族资本向旅馆业投资兴建的半中半西风格的新式旅馆,既接受了西方旅馆的某些影响,又继承了中国的历史传统,其建筑形式多为庭园式或园林式,如北京1912年的长安春饭店、1918年的东方饭店、1922年的中央饭店,天津1923年的国民饭店,上海的中央饭店、大中华饭店、扬子饭店、国际饭店。招商旅馆是“中华民国”建立以后随铁路兴建而发展起来的。据统计,1934年重要铁路线上见于记载的旅馆和客店约有1 000多家,主要接待过往旅行者和客商。会馆和公寓在中国出现较早,汉代京师已有外地同郡人的邸舍。公寓与旅馆不同之处是接待对象以居住较长时间的旅客为多,房租收取也多以月计。
近代中国的旅游促销活动包括参展芝加哥博览会和伦敦博览会,此外,还曾于20世纪30年代分别在上海和杭州举办过具有相当规模的国货博览会和西湖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