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创业学与商业计划

发布时间: 2010-03-12 02:46:03 作者:

 创业学与商业计划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29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
ISBN:7030174763
条形码:978703017476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教材系列
图书品牌:科瀚伟业

内容简介 《创业学与商业计划》主要介绍创业学基础知识、创业实务和商业计划,包括创业的含义,创业思维与模式、创业能力、创业家与创业团队、创业项目与商业计划、创业融资、创业发展环境、创业实务等内容。《创业学与商业计划》基于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模式,叙述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在保证创业学整体结构的前提下使结构和内容上有所创新。
《创业学与商业计划》主要适合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企业培训的教材。
编辑推荐 《创业学与商业计划》为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教材系列之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创业的含义
一、创业的定义
二、创业的要素
三、创业的过程
四、创业理论的研究动态
第二节 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
一、创业管理范式的产生
二、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差异及其根源
三、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理论融合的趋势
第三节 创业与企业
一、认识企业的本质
二、理解企业的目的体系
三、整体把握创业活动
第四节 建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
一、他山之石——国外的创业教育
二、我国的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三、高职院校应成为我国开展创业教育的主力军
四、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小结
练习题
案例分析

第二章 创业思维与创业模式
第一节 创新思维
一、创新与创新思维
二、创新思维的作用
三、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
四、创新思维的培养
第二节 创业思维
一、创业思维的概念
二、创业思维的特点
三、制约创业思维的因素
四、创业思维训练
第三节 创业的模式
一、创业模式的内涵
二、创业模式的分类
三、创业者最常见的八种赢利模式
四、低成本创业五种成功模式
五、新兴的创业模式
小结
练习题
案例分析

第三章 创业能力
第一节 创业能力概述
一、能力
二、创业与创业能力
第二节 创业能力的结构
一、创业决策能力
二、创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三、创业的专业技术能力
四、创业的沟通协调能力
五、创业机会把握的能力
第三节 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创业态度
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小结
练习题
案例分析

第四章 创业家与创业团队
第一节 创业家与创业精神
一、何谓创业家
二、创业精神
三、如何成为创业家
第二节 创业团队
一、创业团队的概念
二、创业团队的重要性
三、创业团队的类型
第三节 组建创业团队
一、成功的创业团队运作具备的主要特征
二、组建高绩效创业团队
三、创业团队如何保持稳定
小结
练习题
案例分析

第五章 创业项目与商业计划
第一节 创业计划和创业计划书的概念
一、创业计划
二、创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及其作用
三、创业计划书的要求和内容
第二节 创业战略和目标
一、创业战略的内涵及特征
二、创业战略设计的原则
三、创业战略能力的开发
第三节 创业项目的选择和经营计划
一、从何处发现创业机会
二、选择创业项目的基本原则
三、创业经营计划要点
第四节 创业组织计划
一、创业团队的重要性
二、创业团队成员的选择和组织设计
三、个体角色认知对创业团队的影响
第五节 创业财务计划
一、为什么说筹集资金对小企业非常重要
二、资金对于经营成功的影响有多大
三、如何估计创办企业所需的资金
四、创业预期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五、创业资金运用的注意事项
第六节 创业的风险评估
一、创业者为什么要进行风险管理
二、越在快速成长时,越要谨慎
三、如何避免企业失败
四、创业商业计划失败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小结
练习题
案例分析

第六章 创业初期实务
第一节 选择公司地址
一、选择公司经营地址
二、公司办公地址的选择
第二节 如何进行工商登记及资金注册
一、确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二、做好名称核准的工作
三、准备好公司注册资本
四、如何进行验资
五、工商登记
第三节 如何填写各类注册文件
一、制定公司章程
二、如何填写《企业法人申请开业登记注册书》
三、如何填写《企业申请营业登记注册书》
四、如何填写《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
五、公司注册文件填写中应注意的问题
六、办理公司备案登记手续
第四节 公司注册后必须办理的四项手续
一、如何刻制公章
二、如何办理公司代码
三、如何进行银行开户
四、如何进行税务登记
第五节 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
二、专利
三、商标
四、版权
五、商务秘密
六、许可证经营
七、产品的安全性和法律责任
八、保险
九、合同
十、如何选择律师
小结
练习题
案例分析

第七章 创业融资
第一节 创业融资概述
一、创业融资概念
二、创业融资的特点
三、创业融资注意事项
第二节 创业融资方式
一、内源融资
二、商业融资
三、应收账款融资
四、租赁融资
五、典当融资
六、基金资助
七、银行融资
八、风险投资
九、其他途径
第三节 融资决策
一、融资成本
二、融资风险
三、融资灵活性
四、融资规模和期限
第四节 创业融资必须注意的要点
一、预先规划、留有余地
二、选择合适的中介机构、中介人
三、利用亲戚朋友的帮助
四、谨防控制权旁落
五、融资永远存在,轻松面对
六、合理安排开支,精心用好每一分钱
七、与融资者保持密切联系
小结
练习题
案例分析

第八章 创业企业的成长和失败研究
第一节 企业成长和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二、企业文化的构成
三、企业文化的特点
四、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第二节 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
一、技术创新
二、组织创新
第三节 创业风险
一、创业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二、创业风险的防范
第四节 企业失败研究
一、企业失败的定义
二、企业失败的防范
第五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成长与失败案例
一、生生不息的华为文化
二、风险导致的创业失败
三、诞生于小屋的百亿梦想
四、败有败的理由,成有成的道理
五、T28手机使爱立信输掉中国市场
小结
练习题
案例分析

第九章 创业发展环境
第一节 创业文化
一、创业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新时期创业文化的内涵
三、在实践中推进创业文化建设
第二节 创业软环境
一、政策环境
二、法律环境
三、行政管理环境
四、信息环境
五、金融支持环境
六、人文教育环境
第三节 创业硬环境
一、基础硬环境
二、附加硬环境
第四节 创建创业型社会
一、着力改革体制,不断激发各类创业主体发展的动力
二、努力改变结构,不断壮大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实力
三、全力改善环境,不断提升环境的吸引力
四、大力改进服务,不断提高促进创业的能力
第五节 二次创业
一、创业企业“二次创业”的必然性
二、实现创业企业“二次创业”的对策
小结
练习题
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
序言 创业是一个创造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并力求实现其潜在市场价值的动人梦想与艰难过程。
续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大众尤其是大学生创业的冲动与理想越发强烈。他们迫切需要创业指导,迫切需要创业理论和实践的交流。
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过程,因此创业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实用性的交叉管理学科。创业过程的管理并不等同于一般的企业管理,创业过程中有着各种特殊的问题需要解决。创业学对于经济学、管理类专业各层次的学生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自20世纪末以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为我国市场经济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等领域的第一线所需要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本书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可以为其提供不可多得的学习、交流与模拟演练的机会,借此可以将已学的各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为较顺利地展开创业探索或从事新成立公司的管理实践提供值得借鉴的新视角、新思路。
为了适应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原来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科建设必须进行适时的调整,教材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因此组织一些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而又熟悉高职教学的学者来编写一系列优秀的高职教材已成为我国高职教学发展的战略课题之一。
本书按照“理论够用、体现实用”的原则编写,旨在介绍创业学基础知识和创业实务。参加本书编写的主要教师都是非常熟悉高职教学同时又接受过研究生层次(博士、硕士)教育的中青年教师。
基于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本书按照创业的流程共分为九章,力求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在保证创业学整体结构的前提下,力求在结构和内容上有所创新。
本书由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郑健壮博士(副教授)担任主编,谢联恒、夏炎龄(副教授)担任副主编,全书的构思和章节安排由郑健壮完成,并经众多参编者集体讨论、修改而成。具体的编写分工为:郑健壮、叶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一章;刘记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二章;黄璐(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三章,李昆益(江苏常州轻工技术职业学院)编写第四章;郭劲丹、易红蕾(长沙南方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五章;谢联恒(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六章;段勇(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七章;陈晓川(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八章;孙维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夏炎龄(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九章。全书由郑健壮完成主要审稿,谢联恒、叶峥进行了协助审阅。
文摘 插图:


创业思维开始于给定的一组手段或工具,创业者能根据时间的变化、交往的人员以及周围环境要素等的不同,随机地改变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发挥决策者的创造性、主动性与冒险精神。创业者善于在给定的手段或工具和设想的目标之间创造出新的架构与桥梁。二、创业思维的特点
(1)善于发现和寻求创新机会的来源
创业者对自己同行的有关信息和动态是非常关注的,它有助于创业者分析和借鉴,同时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
(2)独立进取的创新思维
创业者在进行创新活动时,不能拘泥于旧框框,不能迷信于权威,也不可屈从于压力或扭曲思维和实践。
(3)走出去寻找有价值的创新
创新既需要理论知识,也需要感性认识。创业者既要看企业的效益,也要关心企业的顾客,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念,以寻求有价值的创新契机,善于从市场多样性中求新求异。创业者不会满足于常规,不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有求异求新的心理,在求异和求新中进发创新的火花,把握改变现有状况的契机,是一种在异中求新、新中求变的能力。
读书人网 >理财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