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页码:20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806914692/9787806914694
条形码:978780691469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名石丛书
内容简介 《青田石鉴赏与投资》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讲述青田石的历史文化概况,包括青田石的历史文化、产地分布、开采状况等;中篇讲述青田石的品类,包括青田石的石种分类及不同石种的面貌特征等;下篇讲述青田石的收藏与投资,包括青田石的石种鉴别、真伪辨识、工艺雕刻、选购收藏、加工保养等。全书共十余万字,400余幅精美彩图,图文并茂,寓庄于谐,是一本可供广大文物研究者、收藏和投资者、艺术爱好者参考的图书。《青田石鉴赏与投资》旨在弘扬民族文化,拓展读者视野,陶冶人们情操。
在当今名石市场中,青田石正以巨大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爱石者。遗憾的是系统、全面介绍和宣传青田石的图书却较缺。为了适应青田石市场和石文化发展的需要,弥补青田石资料的欠缺,根据石玩专家,收藏行家的建议及广大开采、加工销售人员的要求,我们倾力编著了此书,以飨读者。
通过参考文献,收集史料,求真辨伪,赏美撷识,我们从浩如烟海的奇石古籍和现代收藏书刊中整理出了有关青田石的大量珍贵资料,编辑成《青田石鉴赏与投资》。它是目前为止最为全面和系统地反映青田石收藏与鉴赏的图书。
作者简介 郑伟,河南洛阳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本科。1997年6月就职于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从事文史研究工作,编著有《二十六史图鉴》、《中国通史》等,先后获得各项图书大奖。热爱投资收藏与艺术品鉴,对中国古代笔墨字画、青铜玉瓷、古玩石雕等有所偏好,编著有《龙之舞》书画系列图书,《国宝大典》、《中国四大名石鉴赏图谱》等,从事个人收藏研究活动近十五年,自有藏石数千方,其中以巴林石及青田石为重。并于2005—2007年间参与文物出版社组织的《中国文化遗产年鉴》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的编撰工作。
编辑推荐 《青田石鉴赏与投资》讲述了作为雕刻印章的最佳石料之一,青田石的分布相当普遍,一般的青田石在市场上随处可见,价格也便宜,但刻章效果却很好,这一点是其他石材所无法比拟的,难怪青田石会在印章史上名声显赫。从外观上观察,青田石多呈青白色,也有浅黄色、紫褐色、白灰色,但基本色调泛青,就像黄色是田黄石的基本色一样,青色是青田石色泽的基本特点。而这种青色不同与其他印章石的青色,是一种特殊的、非常高雅、清丽的青色。“不仅在非叶蜡石类印石中不可求,即使在同类印石中也难遇”。这种色调是现今收藏家区别青田石与其他印石在外观上的重要依据。
青田石是一种变质的中酸性火山岩,学名叫流纹岩质凝灰岩,形成于距今1.9亿年至7000万年的中生代.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蜡石,还有石英、绢云母、硅线石、绿帘石和一水硬铝石等。
目录
上篇 青田石的历史
第一章 青田石矿
一 青田石概述
二 青田石的形成
三 青田石的性状与特点
四 青田石的分布
五 青田石的开采
六 青田石的分类
第二章 青田石雕的发展历程
一 六朝至宋代的青田石雕
二 元明时期的青田石雕
三 清代的青田石雕
四 民国时期的青田石雕
五 新中国成立后的青田石雕
中篇 青田石的种类
第一章 青田石的产地分类
一 封门石
二 旦洪石
三 尧士石
四 白石
五 老鼠坪石
六 季山石
七 岭头石
八 塘占石
九 武池石
十 其他
下篇 青田石收藏与投资
第一章 青田石的鉴别
一 青田石的鉴
二 青田石雕作品的价值鉴别
第二章 青田石的赏玩
一 赏石原由
二 巧夺天
三 耐人寻味
第三章 青田石雕技艺鉴常
一 青田石雕概述
二 青田石雕工具鉴赏
三 青田石雕的工序鉴赏
四 青田石雕的表现手法鉴赏
五 青田石雕的技艺特色
第四章 青田石印章鉴赏
一 花乳石考
二 印石佳材
三 印石的选用技巧
四 印章源流
笫五章 青田石的收藏与投资
一 青田石的价值评价
二 青田石的鉴定
三 青田石的选购与收藏
四 青田石收藏的意义
五 青田石的保养
六 青田石品级评定
七 青田石名作鉴另
附录
附一:青田石雕艺人小传(按出生先后顺序排列)
附二:青田石种类表
附三:青田石的化学成分表
附四:青田石各主要矿点的规模、储量等情况
附五:青田山叶蜡石矿历年雕刻石产量统计表
附六:青田雕刻技术人员职称(排名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统计截至时间为年月)
主要参考书目
特别鸣谢
声明
……
序言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白羊山。青田地处瓯江中游,括苍山的南麓。灵山秀水蕴育了高雅、清丽的青田石,使它与寿山石、昌化石和巴林石并列为我国的“四大名石”。
青田石温润似玉,色彩绚丽,种类繁多,质地优良,纹理精美,世所罕见。自古至今,素有“石艳天下”的美称。青田石石质细腻、洁净,给人一种油腻感和光滑感,一般呈现不透明状,即使是青田石中最贵的石品也只是呈微透明状。石质的主要矿物成分是叶蜡石,并含有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铁、石英等多种硅酸盐成分组成,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色彩和质地。这是区分青田石与其他名石的主要依据。
青田石色彩丰富,花纹奇特,质地坚密细致,是中国篆刻用石中较早的石种。据青田石研究专家夏法起先生统计,青田石共有10大类108种。青田石以“封门”为上品,微透明而淡青,略带黄者称封门青;晶莹如玉,照之璨如灯辉,半透明者称灯光冻;色如幽兰,明润纯净,通灵微透者称兰花青。这三“青”与田黄石,鸡血石又并称为三大佳石。由于青田石的矿脉细,且扭盘曲折,游蜓于岩石之中,其量少,色高雅,质温润,性“中庸”。封门青以清新见长,象征隐逸淡泊,专家称其为“石中君子”。
“阅尽封门亿万春,修成正果赛黄金。女娲遗石今犹在,玉洁冰清似佳人。”青田石是篆刻艺术家和雕刻艺术家从事创作时选用的理想材料之一,历来备受推崇。明代篆刻家吴日章认为“石宜青田,质泽理疏,能以书法行乎其间,不受饰,不碍刀,令人忘刀而见笔者,石之从志也,所以可贵也。”青田石像书香子弟,温文尔雅,被评为国石候选石之一,所以升值空间加大,投资前景十分看好。
文摘 插图:


上篇 青田石的历史
第一章 青田石矿
二 青田石的形成
青田石形成于中生代,距今7000万年至1.9亿年。当时,青田一带经常有很强的火山喷发活动,炽热黏稠的火山熔岩与“围岩”中的硅和次生石英岩为伍,一同流泻到地面的裂隙或洼地中。在长年累月的沉积、蚀变过程中,这种火山热液由于重力和结晶的作用,便逐渐形成了含水铝硅酸盐的叶蜡石,适宜镌刻治印。
1929年,地质专家张更、叶良辅对青田一带进行实地考察。他们由青田县城到山口,再由山口西行至大岭阜达季山,经过大安、下陈、冯烊、半坑、小岭等地,在对当地进行实地考察时,选取的标本不下半百种,后经王黄的分析,张更的比重测验,叶良辅的研究,著成论文一篇《浙江青田县之印章石》,论文中指出:“青田印章石,显由流纹岩与凝灰岩所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