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页码:17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9787806017784
条形码:9787806017784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智品图书
内容简介 古希腊哲学家说,优秀的人是因为他们有优秀的习惯。所以优秀的习惯是成功的前提,高远的理想则是优秀的前提。
但是,人生之路很少拥有一帆风顺的时间,荆棘和坎坷始终与我们相伴。消极懦弱注定失败;积极勇敢最终成就人生辉煌。人
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功的路。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
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成功只属于坚忍不拔之人。激发斗志,汲取智慧,获取尺生的成功
,这是我们精心编排这套《励志宝典》丛书的主旨。丛书制作精美,内容精彩,涵盖古今中外的励志经典,多层面、多角度、
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生哲理。我们避开了生硬简单的说教,于简练的语言中引发出人生的真理,旨在教给人们如何迎接生活的
挑战、怎样在生活中坚持崇高的信仰、怎样跨越人生的障碍、怎样拥有十足的自信……用心品读,相信能够唤醒人们心灵深处
最美好的憧憬,激发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斗志,让每一个有梦想的人不言放弃,坚持到底,最终到达人生的胜利之巅!
编辑推荐 禅意人生,智慧之旅,心灵乐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舴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禅师
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青原行思禅师
圆融完满的人生,从读禅的故事开始。
知你不知道的,做你做不到的,看你看不到的。
禅是一面镜子,照亮人的心境;禅是一盏明灯,指引人的心路。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禅语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禅思
碍处非墙壁,道处没处空;若人如是解,空色本来同。
——禅道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禅趣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禅悟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禅味
目录
禅语
拈花微笑
途中珍重
我不是佛
桥流水不流
晒经
本分事
一切现成
佛心是什么
棒与喝
柔软心
识得自性
自己生命的呼声
本寂
何必问性
唯我独尊
无明的产生
何为佛心
解铃还须系铃人
密传的心
以心交心
疑杀天下人
蛤蟆还是茄子
讨价还价
风动幡动
有无之间
谁的罪过
不语
听不到
一滴水
空中一片石
盐贵米贱
你有妻子吗
让心安宁
关你什么事
清醒人生
学佛与牧牛
喝粥洗碗
扫除微尘
路逢猛虎
修行要诀
顺其自然
庞蕴悟道
无你无我
不与人为师
发髻上的宝珠
执著于名相
贼入空室
不为境动
无刃剑
珠在何处
再打三十大板
非佛非驴
拂尘与棍子
点金成铁
致命金钵
无迹可寻
宝剑不可触
喝茶去吧
佛的烦恼
赵州石桥
和尚与解人
没有大小
一片石
与众不同
艳诗
一宿觉
三心不可得
禅思
神通茶
秀才参禅
娘生褂
但吃肉边菜
超越祖佛
恐汝落凡圣
城外草
求佛问道
高僧何在
吃饱了的人
平常心是道
不得道长短
禅师法战
冤枉棒
长了眼睛没有
野狐禅
有无伎俩
一喝镇五教
太粗暴了
我也有舌头
生死自在
将军的忏悔
生死随缘
堂中首座
佛堂无佛
得意忘言
一无所求
世事无常
云水随缘
谁是我们的后人
母亲的爱
卖生姜的汉子
语冷心慈
羚羊在哪儿
石头路滑
怎可动心
死给你看
里外不分
地狱天堂
传什么法
正字与反字
颈上的铁枷
冷暖自知
目标
好事不如无事
闻到了吗
禅道
赶不上
不肯承担
空色本相同
一休吃蜜
未上树时
半肯半不肯
认清自己
穿衣吃饭
禅道就在身边
磨砖成镜
什么叫美德
除草的工具
众生平等
买来的智慧
禅悟
真正的宝藏
超脱生死
真正的美
心无外物
无欲无求
肉身佛
怎样才能成佛
三种僧人
即心即佛
四个老婆
是这样的吗
平常心
与禅无关
文字只是工具
一偈得道
不是净瓶
泥中莲花
死与生
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吃饭
你死过吗
吃人
半路子的人
天堂与地狱
扔掉
因缘
拯救
邪剑不胜正
泥里转
一片菜叶
最难的事
人最大的缺点
定慧
明天的落叶
还生气吗
补针
欲望
禅趣
找自己
找不到
为什么要成佛
闲名
你爱色吗
一村菊香
杯子满了
烧书
装腔作势
除掉杂草
不淋一人
傲慢
有这个在
不要动这个
佛门动斧
谢谢
四面都是山
一文钱
梦见先贤
求人不如求己
与佛无缘
心上的落叶
佛的屁股
谁是禅师
乞丐与禅
要眼珠
鸟窠与自居易
一坐四十年
了无功德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文殊现身
隐居地方
意在馒头边
转身
草木成佛
沙弥问答
信物
无上法宝
石头狮吼
无道心
变与不变
虎头长角
无嘴说法
归鸟迷巢
观音说法
听到没听到
马祖吐痰
往哪里去
禅悟
爬山
粥与茶
没时间老
拂尘说法
不在别处
不能模仿
老与小
丹霞烧佛
一粒种子
今天不方便
育才之道
活得快乐
有什么冤仇
无言教学
高与远
快乐与痛苦
畸形
肯定自己
观音念谁
三件古董
把门关好
真正的自己
地狱与极乐
虔诚的心
三种人
唾沫自干
什么是你
真正的祝福
知与不知
净心
大与小
国师是宝
提起放下
树的根
百年一梦
禅像什么
自己找伞
能大能小
满了吗
除去心头火
一与二
不如小丑
本有佛心
飞越生死
敬钟如佛
那就是禅
一指禅
布施金箔
真正的佛法
听不懂
见与不见
水车原理
不辱国体
禅味
牧牛
骑牛觅牛
面上污秽
还重吗
荣与枯
不曾空过
老婆心切
处世秘诀
茶道
为师胸怀
找“我
东西俱是贼
正误“真诀
皇帝的三个问题
临济四喝
水中月
单独
慈悲
乞丐的梦想
求子杀子
临危自在
禅味
回向
真假妄语
割耳救雉
不复再画
你从哪里来
八风吹不动
像牛粪
本来面目
待客之道
国师与皇帝
岂曾混淆
放下什么
不变应万变
洗面革心
看不到自己
一袭衲衣
说究竟法
珍惜现在
坐在哪里
大颠与韩愈
到了龙潭
月亮偷不去
是邪是正
天生暴躁
最具魅力
古镜未磨
多少重
贵耳贱目
摩尼珠
……
序言 人整天忙碌,为的是生活,为的是自身的温饱,可是这个“身”是什么?禅师说:“拖着死尸的是谁?”这个问题,一般人是不容易体会的,人们辛苦地奔波,求得自身饱暖之外,又要求种种物欲;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却也常会让纯净的心灵日益枯萎;口腹之欲满足了,却往往反而闭锁了本然的智慧。人们的生活,完全被一种不自觉的意识向前推动着,没有了个人心灵的真正自由;所以此时的人们,往往感觉到,虽然拥有了前人不曾拥有的物质生活,却也失去了最宝贵的自我。这是现代人类的悲剧。事实上,人们也逐渐地觉察到这一危机,也一直试图在弥补,但是在这种泛滥的洪流中所起的作用似乎微乎其微。
禅者认为人的本性是虚空、寂静的,不落于语言、文字,所以称为“本寂”,自认是不能言说的。现在的社会纷扰烦乱,物质生活奢侈浮华,但是,却仍有不少人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有增无减。所以,这个能解决生命困惑,提高生命境界的禅学的出现在世界各地引起了高度地重视。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自由的世界。
禅它超越了人世间的五欲六尘,而试图获得更实在的和谐与宁静。禅就是自然而然,它与大自然同在,并没有去隐藏任何东西。用慧眼来看,大地万物皆是禅机,未悟道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道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是前后的山水的内容却大不相同了,悟道后的一切山水景物与我同在,和我一体,任我取用,物我合一,相入无碍,这种禅心是何等的超然。
文摘 插图:


得意忘言
洞山禅师行脚来到一座寺院,看到一个禅僧正对大家说法。禅僧并不引经据典,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也大奇!也大奇!佛界,道界,不思议。”
洞山禅师听后,走上前便问道:。我不问佛界和道界,只问刚才在这里说佛界道界的是什么人?”
那位说法的人,在本寺是首座大师,人们叫他初首座。初首座听到洞山禅师如此问,却默然不语。
洞山禅师不肯放过他,一直追问:“为什么不快回答呢?”
初首座不甘示弱,答道:“快了就无所得。”
洞山不以为然,反驳道:“你说都没说,还谈什么快了就无所得?”
初首座又默然。
洞山禅师这才知道遇到了对手,因此就温和地说道:“佛和道都只是名词而已,我问你的,你为什么不引证教义来说呢?”
初首座好像遇到了好的反驳机会,迫不及待地问道:“教义是怎么说的?”
洞山禅师拍掌大笑回答道:“得意忘言!”
禅者的对话名为机锋,有时听起来好像牛头不对马嘴,但当事双方却心知肚明。洞山禅师要初首座快说,初首座却以沉默相对;初首座反问洞山教义怎么说,洞山禅师回答“得意忘言”。忘言的境界才是真正的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