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学佛修禅悟人生:拈花微笑

发布时间: 2010-03-12 07:50:23 作者:

 学佛修禅悟人生:拈花微笑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页码:21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50781629X
条形码:9787507816297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编辑推荐 本书是洪先生将释语精华、佛门禅理、融于自己的学佛心得中,结合日常生活,再通过一个个的通俗易懂,发人深省的小故事,予以阐发,深入浅出,饶有禅趣。有助我们这些奔波在滚滚工尘中的芸芸众生,于纷纭忧烦中得以清心醒神、小憩片刻!
目录
第一卷
佛教的哲理
佛教既是宗教。又是哲学
佛门“大干世界”之谜
佛教是无神论吗
四大皆空
……
文摘 书摘
当头棒喝

《镜花缘》第八十四回说:“这个笑语虽是斗趣,若教愚而好自用的听
了,当是当头一棒,真可猛然唤醒。”
当头一棒用来警觉世人执迷不悟,早和猛然一喝连在一起,成了“当头
棒喝”。
唐朝禅学家德山宣鉴,俗姓周。出家后,早斯夕斯,把个《金刚经》背
得滚瓜烂熟,参透经里所说,只是在于释得一个“空”的义理,人们都称他
为“周金刚”。也许自己参得太透,悟彻佛法“不可思议,用心即乖,开口
即错”之理,所以忽发高论:“我宗(禅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平时
,要是有僧前来参问禅理,总是操起一条白棒,开口也三十棒,不开口也三
十棒,更不问是佛是祖,没个例外。有趣的是,德山的打法竟然还有四种花
头:“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面八方来旋风打,虚空来连架打。

当年雪峰禅师,回忆被德山一棒打醒后的悟道滋味,曾满怀喜悦道:“
我在德山棒下,似脱却千重万重贴肉汗衫。”汗衫贴肉,粘缚身上,哪有半
点自在?又何况千重万重?所以一旦脱却,即便浑身舒坦,入于佛境。
棒之外还有喝,当初百丈怀海禅师,忆念在马祖门下那段日子说:“佛
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这和后来义玄禅
师投奔江西黄蘖山希运门下被打.反喝老师,同样具有禅的旨趣。
义玄参问:‘‘如何是佛法的大意?”希运闻言劈头就打。这样三问三
打。义玄无奈,只得改投大愚那里。经大愚指点,恍然有悟,便又回到希运
处来。
希运见义玄又来,边骂边打:“你这疯癫汉,却来这里捋虎须!”义玄
见棒劈头打来,也不说什么,只大喝一声了事。
希运棒打的道理,在于反对以“见闻知觉为心”,而义玄大喝.正是对
于这种微妙心印的领悟。此后,义玄开创禅门临济一派,一喝大地震动,一
棒须弥粉碎,为了破学人迷情,总是棒喝交驰,竟至衍为宗风。
作为一种施教方式,临济宗的这一棒喝宗风,自有它存在的强大生命力
。可是由此引发,棒喝对象,也应该有个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问题。否则
不分利钝,无的放矢,一概作当头棒喝之举,效果就不一定好。
早在南朝齐梁僧{;占编著的《弘明集》里,就有过一则“对牛弹琴,
,的故事:公明仪坐在牛前为牛弹了一曲清角之操,可牛却无动于衷,依IB
低头吃它的草。不是因为牛没听见,而是因为牛
……
读书人网 >宗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