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杭州的水(图文本)

发布时间: 2010-03-13 02:38:16 作者:

 杭州的水(图文本)


基本信息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页码:329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
ISBN:7806335994
条形码:978780633599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杭州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杭州的水(图文本)》内容简介: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杭州城依水而建,因水而兴。水是杭州几千年来繁荣昌盛的基础。多少年来,我们的先人为保护和治理杭州的水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水也是杭州的灵魂,自古以来杭州被誉为江南水乡。众多的河流、湖泊、泉水等构成了杭州完整的水系,使杭州充满了灵气,为她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杭州的水(图文本)》将带你一起去看杭州那多姿多彩的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成为了我们肩头的首要任务。
序言 水是杭州的灵魂,自古以来杭州被誉为江南水乡。众多的河流、湖泊、泉水等构成了杭州完整的水系,使杭州充满了灵气,为她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人们称赞杭州为鱼米之乡,就是这些丰富的水灌溉和培育了千万亩良田和山林;人们感叹杭州人杰地灵,也是这一方水土滋润着世世代代的杭州人;人们热爱杭州的美丽,更离不开潋滟的湖光水色。
杭州的水是多姿多彩的。我们有大江大湖的豪爽气魄,也有小桥流水的田园之美;我们有江南水乡的恬静,也有霜林野水的幽娴;我们有激流、瀑布的惊险震撼,也有深潭、山泉的古幽之情;我们有排山倒海之势的钱江潮,也有潺潺流淌的小溪水。几千年来,多少风流人物和杭州的水结下不解之缘,留下许许多多美好的诗画和宝贵的文化遗迹。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让我们在亲近水的同时,又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熏陶。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杭州城依水而建,因水而兴。水是杭州几千年来繁荣昌盛的基础。多少年来,我们的先人为保护和治理杭州的水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自传说中的大禹起,东汉的华信,唐代的李泌、白居易,五代吴越国王钱缪,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杨孟瑛,清代的阮元等等先贤,直至现代的水利工作者和千千万万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疏通水道、修筑海塘、开凿运河、疏浚湖泊、整治河道、建造水库,留下了很多不朽的水利工程,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文摘 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江,是中国的名川之一。钱塘江在历史上名“浙江”,浙江省因此而得名。三国时始见“钱唐江”之称,当时仅指流经古钱唐县境(今杭州)的河段。进入唐代,为讳避朝代名,改称钱塘江。此外还有制河、渐水、渐江等名称。其下游古钱唐县附近河段,又有钱塘江、罗刹江、之江、曲江等名称。近代遂以钱塘江统称整条江。
钱塘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为兰江,其上游为齐溪,源出安徽省休宁县南部的青芝埭尖北坡;北源为新安江,其上游为率水主源冯村河,源头在安徽省休宁县西南皖、赣两省交界的怀玉山脉主峰六股尖东坡。南北两源在建德市梅城汇合后,流经建德、桐庐、富阳等县市及杭州市区,在河口(海盐澉浦长山东南嘴与慈溪西三闸的连线处)注入杭州湾。从北源源头算起,全长668公里,流域面积55558平方公里,其中在杭州境内的流域面积13227平方公里。
钱塘江干流在杭州市境内,建德市梅城以上泛称新安江,自梅城以下分别称富春江、钱塘江。
后记 杭州山水俱美,相得益彰。因此,《杭州的山》出版后我们就抓紧时间编写《杭州的水》。无论是江、河、湖、溪,还是泉、井、潭、池,杭州的水是一个完整的水系。因此编写这本书时我们一气呵成,不再和山一样编写续集。
杭州的水内容非常丰富,为了让读者能全面准确地了解杭州的水,我们在书中引用了一些数据,同时由于篇幅有限,对部分内容以附录的形式出现,供大家阅读和备查。从这层意义上讲,这本书又是一本通俗的资料性书籍。
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市林业水利局、各区市(县)水利局、市园林文物局、市市政市容管理局及杭州图书馆的大力支持。萧山、余杭两区以及各县(市)的内容分别由李朝秀、潘向阳、王爱民、宋丽、毛锡范、皇甫汉昌、赵功尧、团子、王碧辉、金耘、陈理清、李维松、刘宪康、金阿根、沈壁、王常、徐树林、沈青松等同志撰写初稿,李朝秀对书稿进行了修改和分纂,周定炎审核了文稿。市区范围内的稿件由陆均、沈立新、倪志华、马洪飞、陈国强、徐秀芳、孙跃、马时雍等人撰稿,孙跃、李子荣进行了分纂。张松青、薛华克、周兔英、吴宗其、赵大川、曾令洪、吴国方、郑义、陈斌、胡晓阳、陈海霖、蔡昌明等许多热心人为本书提供了照片,但限于条件,书中个别照片的作者未能联系上,恳请予以鉴谅。我在对全书总纂和修改时参考了各地志书。稿齐之后,徐吉军同志做了不少修改和补充。杭州出版社全力编辑,迅速将书付印。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读书人网 >科学与自然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