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页码:234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535424309
条形码:978753542430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一位隐瞒失贞而遭不测的美丽少妇,一个神秘诡异疑影幢幢的幕后男人,一串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神秘死亡……案中之案,情中之情,相貌酷似的红妹篮妹真情演绎扑朔迷离的阴谋与复仇!
作者简介 贾兴安,男,1960年生,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河北文学院第二、三、四、五届合同制专业作家,现任《散文百家》主编,刑台市文联副主席。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发表文学作品270余万字。曾被评为“河北文学院优秀作家”,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文艺振兴奖”等多项文学奖。出版有长篇小说《欲草》、《一号围捕令》、《黄土青天》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事理。
媒体推荐 序 红孩
少年时的记忆总是那样深刻。
我不敢说过目不忘。那是神童才拥有的本事。
但我还是强调记忆。记忆是什么呢?
记忆是人的经历。经历的东西总是跟故事联系在一起。
我从来不把故事跟小说界定得非常清楚。
现在有很多发表在杂志上、或由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我只能把其看做是视觉小说。
因为那样的小说没有故事,更谈不上悬念。
当然,没有故事,没有悬念,就很难在民间传说。
我总在想,现在的作家在那么长的文字里絮絮叨叨的究竟在干什么呢?
小说如果真的能那样写,我就到劳动力市场去对那些失业的人群说:
“嘿,别在那儿傻站着了,回家絮絮叨叨讲自己的故事吧,那玩意儿叫小说,可以卖好价钱!”
反正信不信由你。我准备先从我的一个下岗的表妹开始实验。
一旦成功,我将大面积推广。
不过,我要告诉我的表妹,你讲的故事要有别于当下作家写的那种小说。尽管你也可以把你要讲的东西称作小说。
第一,要有文学性。
并列第一个第一,要有悬念性。
并列第一后的第三个第一,要有故事性。
我所以一直重申第一,就是反对只重第一,而忽视第二第三。
忽视了第二、第三,你就等着失败吧。也许败得很惨。
如果有可能,你最好把故事弄成推理,比方说因为什么什么你就被下岗了。
需要指出的是,文学上的推理不是数学、几何,更不是福尔摩斯玩什么侦探。
怎么,你不明白?告诉你,我说的推理既不是1+1=2,也不是先从A到B,再从B到C,最后再从A到C。
我理解的推理只是一个好看的过程。没有结果也是一种推理。
推理并不神秘,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到处都体现着推理。只是你不知道。
所以,我们只能记住少年时所看过的那些福尔摩斯般的侦探、推理小说。那些小说真是好读好看啊!
可惜,那种带有推理性的小说我们现在几乎看不到。
是紧张的物质生活使我们的作家折断了想象的翅膀吗?我表示怀疑。
是中国作家不适合这样的写作方式吗?我仍表示怀疑。
是中国读者认为那样的小说太平庸了吗?我更表示怀疑。
既然文学是特殊的精神产品,产品就要出售,出售就要遵循市场规则。
我敢说没有一个作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人群欣赏的。而欣赏的前提首先是让人接受,接受的前提是好读好看。
好读好看,就是要能留下记忆。少年的记忆总是那样深刻。我们应当铭记。
2002年11月30日梨花园
编辑推荐 一位隐瞒失贞而遭不测的美丽少妇,一个神秘诡异疑影幢幢的幕后男人,一串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神秘死亡……案中之案,情中之情,相貌酷似的红妹篮妹真情演绎扑朔迷离的阴谋与复仇!
文摘 书摘
有一次,张小可抱着贝贝在街上跟乡亲们说闲话。邻居李大鹏突然跟张小可开玩笑,捅着贝贝的小脸蛋说:“张小可,这孩子长得脸长眼又小,不像你,也不像红妹,别是弟妹上错了床吧。”当时,张小可拿这玩笑没当回事,只是笑着踢李大鹏一脚,骂他道:“我才操你老婆!”但回到家以后,他才觉得有点心虚,捧着贝贝的脸左看右瞧,怎么端详怎么发现这孩子还真的不像自己和红妹。于是,他就黑着脸问红妹:“这孩子,别不是我的吧?”红妹笑着拧他一把:“放屁,说这话也不嫌寒碜人。”这话只是说说,也就过去了。当时,贝贝才一岁多,眉眼还没有完全长开,再加张小可在城里的一个装饰公司打工,经常不在家,所以也没心思琢磨更多的闲事。
一年后,贝贝会走路了。
有一次,张小可从城里回来领贝贝在街上玩,街北的胡栓成从村外回来往家走,路过张小可身边跟他打招呼时,顺嘴问了一句“这孩子长得像谁”,将张小可心上又重重打了一“闷棍”。是,啊,这孩子的脸显长,鼻子、眼睛、眉毛、耳朵、脸盘,没一处长得像自己或他妈秦红妹的。这一回,张小可不干了,像审讯“犯人”般质问秦红妹。秦红妹矢口否认,于是张小可就打了她。她委屈地大哭大叫,等劝架的父母和家人走了之后,咬咬牙说:“你要不信,咱去做亲子鉴定。”
当时,秦红妹之所以这么说,目的是想以此来“说清楚”自己的“清白”,永远打消张小可对自己的“怀疑”,倒不是真想去做什么“亲子鉴定”。但张小可却借秦红妹的“话头”叫上了“真”,非要逼着秦红妹去“鉴定”不可,同时,他也是想拿“科学”买一个终生的“放心”。要不,这心里总是嘀嘀咕咕地不踏实,虽然,他对秦红妹的“贞洁”从不质疑,但这似乎已变成了两码事。
张小可和秦红妹带着贝贝,跟家人说是去省城玩几天,便悄悄到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做了“亲子鉴定”。DNA结果出来后,张小可和秦红妹惊呆了,都傻了——贝贝跟张小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秦红妹是跟谁生的“孽种”?
秦红妹不说,也死不承认。
根据张小可的个人感觉,结婚以前,秦红妹的“第一次”绝对是跟自己,因为那一次尽管自己有点无能,但肯定破了她的“大姑娘”之身,要了她的“贞操”,当时她还流了血,是“处女”无疑。那么,肯定是在婚后。但以张小可的观察与分析,婚后与生孩子之前,再刨去怀孕的时间,中间只有两个多月。这期间,是谁“捷足先登”?好像不可能。她没离开过村子,自己也一直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