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页码:43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60139582/9787560139586
条形码:978756013958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海豚传媒
内容简介 时代更迭,风云变换,数风流人物,谁领风骚?清廷赞扬其“学有本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后人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毛泽东也是对其倾服备至——“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何为根源?欲解其谜,须高瞻远瞩,解读曾国藩智慧。
曾国藩,身为汉人,在清廷官运亨通,位极人臣;身为书生,叱咤疆场,功高震主而能全身而退;一生好学,关心提携后辈,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最上立德,其次立功,其下立言,其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编辑推荐 毛泽东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毕生研究曾国藩。
国内著名曾国藩研究学者皇甫觉仁继《胡雪岩商道真经》之后的又一力作,解析曾国藩人生沉浮启示。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
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为政要看《曾国藩》
经商要读《胡雪岩》
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封建社会末世英雄
中兴第一名臣成功方略
曾国藩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力挽狂澜,扶将倾之大厦于不倒。
重视教育,为国空培育栋梁之才;建立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而功勋卓越;重视家教,培育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曾国藩几乎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留给我们值得借鉴、警戒或沉思的东西……
目录
第一章 中兴名臣曾国藩其人
1 少年立志,目光远大
2 少年得志,仕途亨通
3 曾国藩之思想学术
4 曾国藩之文化性格
5 曾国藩之中国式智慧
6 曾国藩成功之路
7 曾国藩之现代成功论
8 曾国藩对后人的启迪
9 轶事点滴
第二章 修身之智
1 修身十二法
2 修身三十六字诀
3 淡泊名利
4 天道酬勤,修身成仁
5 待人平和,立身之本
6 欲立人,先立志
7 尽人力,安天命
8 为人不可有傲气
9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0 修身概览
11 修身语录
第三章 处世之要
1 立于不败黄金定律三十六字诀
2 克己之学
3 与人为善,取人为善
4 为官不贪,清白做人
5 人需四忌,方能立足
6 为人处世,刚中有柔
7 人以机巧,我以诚愚
8 规模宏大,言辞诚信
9 胸有成竹,方可行事
10 为人当自强自立
11 会师结友,待以诚恕
12 处世语录
第四章 治国之术
1 治国之学
2 治国以民为本
3 治国终身以“勤”
4 审时度势,育兵有方
5 顾全大局,用兵审势稳慎
6 整饬吏治,严惩贪劣
7 师夷长技以自强
8 忍辱负重,渐图自强
9 随世求变,大胆创新
10 谦忍为先,大局为重
11 洋务之识,挽救国难
12 “西学东渐”,西为中用
13 外交之谋
14 公关之识
第五章 治家之方
1 家兴于“才”
2 做人孝为先
3 勤俭传家久
4 曾国藩家政方略
5 训诫晚辈
6 劝诫兄弟之谋
7 教子有方
8 家中女眷,女红不怠
9 万事和为贵
第六章 识人之学
1 鉴人有术,冷眼识英才
2 以言语观人
3 以情态识人
4 英才与雄才
5 慧眼识俞樾
6 人才须有操守、多条理
7 别具一格,识人才
8 异乎寻常识人术
第七章 用人之谋
1 知人善任,量才器使
2 合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
3 分才作用,各显其能
4 求才纳贤,不拘一格
5 慧眼独具,识千里马
6 为国求才,不避嫌
7 博采广询,揽尽天下奇才
8 集思广益,成就大事
9 用人忌浮夸
10 慎用“主动吃亏”之人
11 德才兼备,德为先
12 用人唯才
第八章 为官之策
1 以身作则,居官严明
2 息事宁人,委曲求全
3 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4 国家主权,据理力争
5 面对“变局”,不做壁上观
6 脱胎换骨,打造湘军
7 万人离心,不如百分同力
8 礼法结合,以法为主
9 刚柔互用,争让适度
10 权高位重,如履薄冰
11 体察民情,体恤爱民
12 人在江湖,保持头脑清醒
13 明哲保身,功成身退
第九章 养生之道
1 养生之观
2 养生之说
3 养生、养心之智
4 养生之悟
5 养生之行
6 养生之方
7 养生之经
8 养生之倡
9 养生秘诀
10 养生启示
附录一 遗嘱
附录二 曾氏子孙
附录三 曾国藩大事年表
附录四 古今人评价曾国藩智慧
……
序言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人们关注的风云人物之一。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竟能成就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后人有对联“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对其高度赞誉。即使一百多年过去,仍令人回想无穷。是什么使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天资?是努力?还是机运……
自从曾国藩去世以后,这就成了人们苦苦追索的问题。很多人都想从他的身上学到成功的黄金定律,修身处世,立于不败。特别是政治人物的推崇,成为官场中以老成持重、灵活多变、坚韧不拔著称的“理想人物”、“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不是军人,却为清廷建立了丰功伟业;他不是哲人,但留下的文字字字珠玑,饱含人生的哲理。随着岁月的流逝,他那在死的文字中跳动着的活着的思想越来越拨动了后人的心弦,在人们平静的心海掀起了层层巨浪。
许多成功的人物,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对曾氏倾心推崇,称“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国藩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即使是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做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
文摘 第一章中兴名臣曾国藩其人
第一章
他相信自己终有一天,如同云申展翅翱翔的孤凤一样不鸣则已,鸣则引来九州的震动;如同生长在深山中的巨材一样,有朝一日成为国家大厦的栋梁。
在写诸弟的信中,曾国藩更是明确地表示了自己的宏图大志,请看原作的译文。
君子立志,有为大众谋求幸福,有内圣外王的事业,而后方不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愧为天地间一完美无缺的圣人。故而君子的忧虑是什么呢?是以自己不如舜不如周公而忧虑,是因自己的道德没进步,学问没长进而忧虑。如此,他会为顽固不化的小民固执不知改变而忧虑,会为野蛮的夷族扰乱华夏而忧虑,会为小人得志封闭了有才有德的人上进的道路而忧虑,会为普通百姓得不到自己的关注而忧虑,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这才是君子所应当忧虑的。至于个人的得失、家人的温饱、世俗的荣辱贵贱、流言蜚语,君子是没有工夫想到这些的。六弟科举不顺,就抱怨命苦,我私下以为他所忧虑的事情太小了。
在写给好友刘蓉的信中,曾国藩说:“故凡仆之所志,其大者盖欲行仁义于天下,使凡物各得其分:其小者则欲寡于身,行道于妻子,立不悖之言以垂教于宗族乡党。其有所成与,以此毕吾生焉,其无所成与,以此毕吾生焉。”
曾国藩就是按照中国圣贤内圣外王之道要求自己,即《大学》上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个步骤。他坚信,只要立志不移,经过发奋图强,目的是可以达到的。
立志虽然不难,但它是一个人成事之根本。任何个人欲成就大事业,就必须要先立志。正如曾国藩在《五箴》中的《立志箴》里说:
“惶惶先哲,彼不犹人?藐焉小子,亦亦父母之身。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弃天而佚,是及凶灾。积悔累千,其终也已!一息尚活,永失弗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