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机械设计基础

发布时间: 2010-03-13 04:48:47 作者:

 机械设计基础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码:24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562927928/9787562927921
条形码:978756292792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教材根据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适用于70~90学时的三年制、五年制机电类各专业使用。
《机械设计基础》共计14章,包括绪论,平面机构及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其他常用机构,通用机械零件概述,带与链传动,齿轮传动,联接,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及弹簧等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旨在培养使学生对一般机械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对于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突出应用、删减繁琐的公式推导,强调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适用场合、使用维护及计算方法、计算步骤等,注重国家标准的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主要作为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其他有关专业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课程的研究对象
1.2 课程的地位及学习目的
1.2.1 课程的地位
1.2.2 课程的学习目的
1.3 课程的学习方法
习题

2 平面机构及自由度
2.1 运动副
2.1.1 运动副的概念
2.1.2 运动副的分类
2.1.3 运动链与机构
2.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2.2.1 构件与运动副的表示方法
2.2.2 两种常用机构的表示方法
2.2.3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和步骤
2.3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
2.3.1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2.3.2 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
2.3.3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习题

3 平面连杆机构
3.1 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
3.1.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3.1.2 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
3.1.3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3.2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3.2.1 四杆机构的极位
3.2.2 急回特性及行程速度变化系数
3.2.3 压力角与传动角
3.2.4 死点位置
3.3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3.3.1 四杆机构设计条件
3.3.2 四杆机构设计方法
习题

4 凸轮机构
4.1 凸轮机构的组成、应用和分类
4.1.1 按凸轮形状分类
4.1.2 按从动件末端形状分类
4.1.3 按从动件运动形式分类
4.1.4 按凸轮运动形式分类
4.1.5 按使从动件与凸轮保持接触的锁合方式分类
4.2 常用从动件运动规律
4.2.1 凸轮机构运动过程及有关名称
4.2.2 位移线图
4.2.3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
4.3 盘形凸轮轮廓线的设计方法
4.3.1 尖顶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
4.3.2 滚子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
4.3.3 平底对心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
4.3.4 偏置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
4.4 凸轮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4.1 滚子半径的选择
4.4.2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4.4.3 凸轮的基圆半径
4.4.4 机构的结构、加工与材料
习题

5 齿轮机构
5.1 齿轮机构的特点和类型
5.1.1 齿轮机构的特点
5.1.2 齿轮机构的类型
5.2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5.2.1 研究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目的
5.2.2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5.3 渐开线齿廓
5.3.1 渐开线的形成
5.3.2 渐开线的特性
5.3.3 渐开线的方程式
5.3.4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5.4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5.4.1 外齿轮
5.4.2 内齿轮
5.4.3 齿条
5.4.4 公法线长度Wk
5.5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5.5.1 一对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5.5.2 中心距与啮合角
5.5.3 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
5.5.4 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
5.6 渐开线齿轮的加工
5.6.1 仿形法
5.6.2 范成法
5.6.3 用齿条型刀具加工标准齿轮
5.7 渐开线轮齿的干涉、根切和最少齿数
5.7.1 轮齿的干涉
5.7.2 根切和最少齿数
5.8 渐开线变位齿轮机构
5.8.1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局限性
5.8.2 变位齿轮的概念
5.8.3 最小变位系数
5.8.4 变位齿轮的几何尺寸
5.8.5 变位齿轮传动
5.9 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5.9.1 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
5.9.2 平行轴斜齿轮传动的主要特点
5.9.3 斜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5.9.4 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5.9.5 斜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
5.9.6 斜齿圆柱齿轮的当量齿数
5.10 锥齿轮机构
5.10.1 概述
5.10.2 直齿锥齿轮的背锥及当量齿数
5.10.3 锥齿轮的传动
5.10.4 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参数与尺寸计算
5.11 蜗轮蜗杆机构
5.11.1 蜗杆机构的传动类型
5.11.2 蜗杆蜗轮机构的特点及应用
5.11.3 蜗杆蜗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5.11.4 蜗杆蜗轮机构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5.11.5 蜗杆机构中蜗轮转动方向的判定
习题

6 轮系
6.1 轮系的类型及功用
6.1.1 定轴轮系
6.1.2 行星轮系
6.1.3 混合轮系
6.1.4 轮系的功用
6.2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6.2.1 轮系的传动比
6.2.2 平面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6.2.3 空间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6.3 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6.3.1 行星轮系的转化轮系
6.3.2 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6.4 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6.5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简介
习题

7 其他常用机构
7.1 螺旋机构
7.1.1 螺纹的形成、类型和应用
7.1.2 螺纹的主要参数
7.1.3 螺旋副中的摩擦、效率和自锁
7.1.4 螺旋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7.1.5 螺旋机构的特点及功能
7.2 棘轮机构
7.2.1 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7.2.2 基本类型和应用
7.2.3 棘轮转角调节
7.3 槽轮机构
7.3.1 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与类型
7.3.2 槽轮机构的特点与应用
习题

8 通用机械零件概述
8.1 机械零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和设计的一般步骤
8.1.1 机械零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8.1.2 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
8.2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设计准则
8.2.1 机械零件的常见失效形式
8.2.2 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
8.3 摩擦与磨损
8.3.1 摩擦及其分类
8.3.2 磨损及其过程
8.4 润滑
8.4.1 润滑的分类

9 带与链传动
10 齿轮传动
11 联接
12 轴
13 轴承
14 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及弹簧
参考文献
……
序言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电类和近机类各专业必需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特点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在参考了大量有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特编写了此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以下特点:
1.保持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删减繁琐的理论公式推导,便于教与学。
2.注重应用性,使教材内容贴近工程实际,以期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本书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尽量与现有的计算规范和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保持一致。
本书由于兴芝、朱敬超担任主编,马建军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为:开封大学朱敬超(第1、7、11章),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浩(第2、3章),郭威(第4章),马建军(第5、6章),尚长沛(第8章),丁延松(第9章),于兴芝(第10、12、13、14章)。
全书由李孔昭副教授担任主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在此特向参考文献的作者们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妥和错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读书人网 >机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