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决定你一生的人格魅力

发布时间: 2010-03-13 05:00:53 作者:

 决定你一生的人格魅力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页码:26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802226902/9787802226906
条形码:97878022269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只有健全的人格,才能获得人们的喜爱和合作。世闻凡是智者贤人。常把人格的特征极力地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这样说,这些令我们喜爱的“人格”特征,是他人身上放射的一种魅力。这就是人格的魅力,是一种具有令人尊敬、爱戴的凝聚力。
而人格魅力也指一个人在智慧、宽容、诚信、自律等这些良好性格、气质、能力中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接受、容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
《决定你一生的人格魅力》一书告诉你:要像善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培植自己的人格魅力,当你的人格魅力积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挥它无穷的力量。
媒体推荐 ★要像善待自已的孩子那样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因为当你的人格魅力积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挥它强大的力量。
  --著名作家 宋洪洁
★无论是谁。在社会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越好,他的朋友就越多,就越能使自己得到众人的拥护,增加自已的智慧和力量。这些都来源于你的人格魅力。
  --北大管理系 周莹
★人际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的关系,也是一种最复杂的关系。从主观上,我们常尽善尽美地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但客观上,我们却常常为各种人际关系闻的纠葛与矛盾产生烦恼和痛苦。我们探索表现人格魅力的心理学规律,旨在通过与人沟通心灵,加深理解,从而促进人际关系向理想的方向发展。
  --人际关系学者 赵海婷
★只有健全的人格,才能获得人们的喜爱和合作,世间凡是智者贤人,常把人格的特征极力地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这样说,这些令我们喜爱的“人格”特征,是他人身上放射的一种魅力。这就是人格的魅力,是一种具有令人尊敬、爱戴的凝聚力。
  --人际关系学者 刘化文
目录
第一章
无所不在的人格魅力
在人的一生中≯人格对人生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成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全社会公认的规范,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大超越其人其事本身的意义。
1.人格魅力是一种精神
2.人格魅力的影响是无尽的
3.人格魅力,成功的阶梯
4.拥有伟人一样的人格
5.个人形象展示人格魅力
6.素质构成人格,人格决定素质
7.人格素质助你实现人生“蝶变”

第二章
智慧--知人知己大智若愚
智慧已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国际未来学研究所儒佛内尔博士说过:“明天的资本,就是智慧。”智慧的力量是无限的。运用智慧办事时,你会感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乃至精力始终充沛,创造的欲望和灵感始终在身心中流淌。所以智慧是修身、治国、齐家的力量,也是人格魅力的源泉。
1.自知无知是最大的智慧
2.知己者明
3.知人者智
4.大智若愚,藏巧于拙
5.宁静致远淡泊人生
6.修炼从容、淡定的人格魅力

第三章
博爱--人格魅力的表率
博爱是一种特殊的爱,乃为仁者之爱,其对象是全人类。博爱就要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相帮助。博爱以爱为基础,包括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生命、爱人类的生存环境、爱大自然、爱人类的劳动创造、爱文明进步、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1.博爱是一种崇高的爱
2.大音希声,大爱无痕
3.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4.心存善良,快乐成长
5.要做个善良的人
6.无私以成其大私
7启私自利要不得
8.原谅他人是一种大爱

第四章
诚信--人格魅力的根本
“诚信”是立国之本、立身之本、立业之本、处世之宝,是彰显人格魅力的根本。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守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做人要讲诚信
2.诚信会给自己带来财富
3.诚信,从传统走向现代
4.承诺是一种信誉
5.信任是彼此心灵的桥梁
6.诚信,你准备好了吗
……
序言 一个人成功的途径和方式有很多种,但我们不难发现,成功者一般都具有优秀的品质,都具有人格魅力。在人类社会中,无论你有多高贵,还是你多平凡,都得依赖你用人格的魅力在人群里、在社会中,留下美名。
有的人可能说了很多也做了很多,但就是不吸引人,没有听众;有的人可能没有做什么或说什么,但会吸引周围人的注意,成为焦点;有些人虽然有钱有势,但并不为人们所尊重;有些人虽然好像什么都没有,却让人肃然起敬。这是为什么? --人格魅力!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被认为是世界文坛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其女主人公简爱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女教师,个子矮小,相貌也很平凡,可是她却轻易打败了众多的交际花,最终获得了罗彻斯特先生的爱情。这是为什么?
--正是简爱的人格魅力(善良、正直、充满爱心),不但打动了罗彻斯特先生,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文摘 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和幸福,这是善良的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也是我们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所提倡和弘扬的。
但我们听过不少关于善良即愚蠢的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农夫与蛇,善良的农夫与东郭先生是多么可笑呀。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的对象是狼或者蛇,善良就是自取灭亡,善良就是死了活该,善良就是帮助恶狼或是毒蛇,善良就是白痴。
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陛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一个人有了善良之情,他就会自觉地承担起家庭、社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乐意去助人、济人、利人,这个世界如果大家互携互爱、互爱互助、互助互利,那我们的社会文明水准肯定会提高,社会环境肯定能纯净。每个善良的人犹如一棵树,既能洁净空气,又能供人凉爽,还能给世界增添美丽,倘若每个人都是一棵善良之树,那我们的世界就会变成爱的森林,我们大家就会共同拥有爱的绿荫。
明代名医张景岳说: “欲寿,唯其乐;欲乐,莫过于善。”古今中外养生学家都把“乐善好施”视为养生妙丹。有关长寿老人的研究资料表明,长寿者多为敦厚、为善之人,他们都心性平和,恬适淡然。善良可以让邪恶低头,让怨恨逃逸,让仇恨泯灭,它是纯净、和谐的,会得到善的回报;它是健康、平静的,会盛开鲜艳不谢的生命之花。
让我们来看两个故事,再次理解和感受善良。
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在别人开的一家商店当伙计。一次,一个妇女买纺织品时多付了几美分,他步行10公里赶上那位妇女退还了这几分钱。
读书人网 >哲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