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页码:24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00845383/9787500845386
条形码:978750084538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百姓投资理财丛书
内容简介 《左手理财右手致富》内容简介: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尽快获得财富?对于没有背景、没有资金的工薪族来说,就注定与财富无缘吗?挣钱重要,还是花钱重要?应该怎么平衡财富与幸福和健康的关系?如果机缘巧合,你恰好翻开了这《左手理财右手致富》,看到了以上的文字,再接着看下去,或许,令你茅塞顿开的“答案”就在其中呢!
每一个人一出生就需要花钱(现金流出),因此必须要赚钱来产生现金流入。理财既是现金流量管理,又是为了更有效地赚钱。因此不管现在是否贫穷或富有,每一个人都既需要赚钱,也需要理财。
《左手理财右手致富》以此为据,抓住“赚钱”和“花钱”这两个核心环节,结合财富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等前沿理论,推导出创造财富的“五大公理”——
公理一 构建财富理念
公理二 潜心创造财富
公理三 学会管理财富
公理四 善于保护财富
公理五 懂得享受财富
在“五大公理”中,引入操作性很强的30个法则。实际上,财富的密码就是这些简单实用的公理和法则,智慧的力量也就在这些公理和法则的背后。
编辑推荐 《左手理财右手致富》:引人入胜的赚钱智慧,不可不知的理财圣经。个人一生现金流量与风险管理的五大公理,创造财富的30个操作法则,赚钱——收入,花钱——支出,理财——积累财富。
目录
公理一 构建财富理念
法则一:渐行渐近的现代理念
1.财富离你并不遥远
2.理财的六大内涵
3.工薪族能理出多大的“财”
4.你需要理出多少钱
法则二:一掷万金的财富理念
4.五百万:赢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2.财富理念不同,看问题的眼光自然不一样
3.巴菲特到底说了些什么
4.下一位,谁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法则三:知你知我的“巴纳姆效应”
1.世界上什么事最难
2.你有怎样的财富性格
3.消除对金钱的恐惧
法则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愿景法则”
1.将你的愿景写下来
2.愿景必须是详尽的、可量化的、可检验的
3.愿景要“跳一跳,够得着”
4.在接下来的48小时内立即行动起来
5.将你的愿景放在每天都能看见的地方
6.将你的愿景告诉你爱并信任的人
7.每年至少回顾自己的愿景一次万
法则五:得失攸关的“财务商数”
1.拥有财富的核心——财商
2.要成为高财商的人,你还缺什么
3.犹太人财商教育的精髓:延后享受
4.你是否是一个高FQ的人呢
公理二 潜心创造财富
法则六:大道至简的“财富八卦”
1.财富第一卦:乾卦——股票
2.财富第二卦:坤卦——储蓄
3.财富第三卦:离卦——基金
4.财富第四卦:坎卦——债券
5.财富第五卦:震卦——期货
6.财富第六卦:巽卦——房地产
7.财富第七卦:艮卦——外汇
8.财富第八卦:兑卦——集藏
法则七:让钱生钱的“数字定律”
1.1定律:财务自由度——高OR低
2.5定律:流动性比率忌过高
3.10定律:月存10%,60岁做千万富翁
4.双10定律:保额保费精打算
5.2 0定律:养老花费早安排
6.3 1定律:房贷数额早预期
7.5 0定律:负债不过半,生活特轻松
8.72定律:投资期限肚中明
9.80定律:炒股风险看年龄
10.4321定律:家庭收入慎安排
11.4433定律:投资基金细思量
法则八:痛定思痛的“损失之痒”
1.一个故事,两个实验
2.不同的故事、试验,相同的启迪
3.怎样走出迷途
法则九:花钱有理的“心理账户”
1.缘何相同的钱,会有不同的效果
2.能用“心理账户”创富吗
3.管理好顾客的“心理账户”
4.“心理账户”能让人更快乐吗
法则十:改善心智的“创富哲学”
1.12项指标:创富的条件
2.人格完善:创富的过程
3.期望理论:创富成功之秘
4.善待挫折:创富必备之法
5.发展新的自我意象——创富的构思
法则十一:创意+文化=财富
1.知识资本创造财富的时代
2.文化、创意和财富的奇妙组合
3.怎样实现“创意+文化=财富”?
4.知识产权创造财富
公理三 学会管理财富
法则十二:人生理财的六个阶段
1.单身一族:需告别“月光”
2.小两口:需现金流支撑(未生孩子)
3.小两口:投资工具多样化(孩子出生后)
4.三口之家:考虑子女教育规划(孩子未独立)
5.中年夫妇:巩固资产与扩大投资并重(孩子已独立)
6.退休夫妇:享受投资收益,控制投资风险
法则十三:难得不糊涂的“理财博弈”
1.著名的“智猪博弈”
2.“智猪博弈”背后的哲理
3.你是股市中聪明的“小猪”吗
法则十四:理财规划的自我设计
1.财务独立非梦事
2.你最重视什么
3.找出生活目标
4.时间与金钱的奇妙组合
5.善用“72定律”让钱滚钱
6.理财需要规划
7.财务健康需定期检查
8.理财成功和态度有关
9.收集消费单据记录
法则十五:将计就计的“花钱哲学”
1.花钱:关乎意志力?本能?
2.保住“花钱”信用的良方
3.花钱?赚钱?哪个更考验财商
法则十六:量体裁衣的家庭诊断
1.新婚夫妇家庭
2.自由职业家庭
3.高消费家庭
法则十七:魅力女性的理财宝典
1.先改变消费观念,再谈理财
……
公理四 善于保护财富
公理五 懂得享受财富
……
序言 在中国人的文化中,对于金钱与财富,总有着一种不可言说的复杂情-感。有时,表现为直奔主题的坦白,有时,又显露出欲说还羞的暧昧。
尤其在当下,很多人初尝小康甘果的滋味后,对财富的渴求和继续创造财富的无助形成强大的心理落差和冲击,在矛盾的漩涡中,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面对财富生发出越来越多的困惑和感叹:
有什么方法能让我尽快获得财富?理财理财,是对工薪族说的,理来理去,还不就是那么点钱财吗?没有背景、没有资金就注定与财富无缘吗?挣钱重要,还是花钱重要?应该怎么平衡财富与幸福和健康的关系?
如果机缘巧合,你恰好翻开了这本书,看到了以上的文字,再接着看下去,或许,令你茅塞顿开的“答案”就在其中呢!
我们都知道,真理往往都是最简单的。从某种角度说积累财富也一样。
被犹太人视为智慧圣典的《塔木德》中曾说过:赚钱不难,花钱不易。意思是说,赚钱与花钱只是同一规律的正反互换,如果不懂得如何支配财富,有钱后反而会比没钱时更缺乏安全感。
文摘 法则十五:将计就计的“花钱哲学”
花钱。跟意志力有相应关系吗?在还清信用卡账单和跟朋友打18洞高尔夫球之间,你大概会选择什么呢?学会适度花钱,比学会赚钱还要考验人的财商,要讲究“价与值相当”的花钱哲学,这也是一种理财。
1.花钱:关乎意志力?本能?
有很多时候,理财师和心理学家会告诉你,管理好你的钱包和信用卡账单,并防止冲动花钱,这是关乎意志力的事情。
但是,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有35%的存款不足人群表达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增加存款的意愿,然而,最后只有1/8的人做到了。
为什么?原来,和意志力相比,存钱、消费与生物学更有关系。
研究表明:大脑中控制人类理性思维的部分在大脑皮层,即大脑顶部褶皱的组织,这些组织既评估尚未到来的未来,也评估紧接着的现在。但在脑皮层的下面有一个较老的神经系统,它更愿意评估现在。因此,这个系统基本会这么说:“如果是现在的事情,那太棒了。如果是一个星期后的事情,那我可不感兴趣。”
对这个神经系统来说,“活着——就在今天”是唯一的秩序。5亿年来形成的本性实在难移。随着我们的脑皮层的进化,它所做的最首要的事就是适应。这与其他生物别无二致。
从理财的角度讲,生物动机并不能让我们的理智结构违背我们的生物本能。因此,直到今日,我们理智的头脑仍然要服从我们更加基础的本能。
能否将计就计,利用“本能”科学地为自己服务呢?
答案就是:你不理会它,但你可以让它为你效劳。
唯一需要掌握的诀窍是:建立一个激励体系。
想想你龇牙咧嘴使出所有能量完成最后一组仰卧推举的情景。虽然离健壮胸肌的目标还相去甚远,但痛苦终究是值得的。
对你的存款或者消费应该使用相同的策略。
如果你的目标是2009年存3万元,你不妨承诺:“真存了3万元,就买一部时尚的三星智能手机奖励我自己!”
试一试吧!很灵验的。
2.保住“花钱”信用的良方
有这样一个实验:
参与者们被告知,在一个星期后可以获得两种小食品中的一种:一种是有益于健康的香蕉,另一种是不益于健康的巧克力。
由于认识到对健康有益的选择更好,74%的参与者选择了香蕉。然而,发放食物的那天再次询问时,70%的参与者却选择了巧克力。
行为经济学家将上述现象归纳为一种“双曲线贴现”的行为,即随着决策时间与执行时间的一步步逼近,人们对未来贴现越来越厉害。
银行雇用的那些金融顾问,深知人性的这一弱点:当我们拿到账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