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14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ISBN:7030156587
条形码:9787030156587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科瀚伟业
内容简介 《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信息模型(精)》以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为基本对象,分析了企业的管理职能、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建立了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的数据模型和信息模型。 全书共分5章,主要讲述了问题的提出、企业信息模型的理论基础、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模型、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数据模型和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信息系统等内容。 《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信息模型(精)》适合作为管理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企业信息化从业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葛世伦 男,1963年生,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管理学博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333工程和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主要研究领域为制造业信息化与企业信息集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窟、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及省部级各类基金项目10余项,完成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主持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业管理特点的金舟管理软件,该软件在数十家企业得以成功应用。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一一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江苏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5项;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一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编辑推荐 《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信息模型(精)》首先研究了制造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理论指导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企业模型、企业信息模型和企业建模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建模技术存在的问题,这就是《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信息模型(精)》研究的方向。《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信息模型(精)》适合作为管理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企业信息化从业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 制造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
1.2 实现企业信息化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1.2.1 企业信息化的内容
1.2.2 企业信息化的特征
1.2.3 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
1.3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3.1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1.3.2 存在的问题
1.3.3 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的主要原因
1.4 本书研究的背景与依据
1.5 本书的研究思想、技术关键与体系
1.5.1 研究思想
1.5.2 技术关键
1.5.3 本书的体系
1.6 本章要点
第2章 企业信息模型的理论基础
2.1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2.1.1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回顾
2.1.2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主要特点
2.1.3 本书的观点
2.2 企业信息模型
2.2.1 企业模型
2.2.2 企业信息模型概述
2.2.3 企业信息系统求解的基本构架
2.3 企业信息模型研究的现状
2.3.1 KIM模型
2.3.2 CIM-OSA模型
2.3.3 ARIS模型
2.3.4 GRAI/GIM模型
2.3.5 PERA模型
2.3.6 DEM动态企业建模方法
2.3.7 工作流建模方法
2.3.8 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
2.3.9 本体建模方法
2.4 企业信息模型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2.5 企业信息模型研究
2.5.1 企业信息
2.5.2 企业信息与企业管理
2.5.3 企业信息的三要素
2.5.4 企业信息活动的过程
2.5.5 以产品为主线的企业信息活动
2.6 企业信息模型研究的前提和原则
2.6.1 企业信息模型研究的前提
2.6.2 基于BPR
2.6.3 企业组织的扁平化
2.7 企业信息模型的基本框架
2.8 本章要点
第3章 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模型
3.1 企业生产类型
3.1.1 企业生产类型的划分
3.1.2 大型单件小批生产
3.1.3 大型单件小批生产的管理特点
3.2 企业模型
3.2.1 企业建模
3.2.2 企业模型的三层次描述
3.2.3 企业模型的特点
3.2.4 企业模型建立的指导思想
3.2.5 企业模型的表示方法
3.3 企业职能模型
3.4 企业过程、活动模型
3.4.1 经营销售管理
3.4.2 产品设计及工艺
3.4.3 物资管理
3.4.4 生产管理
3.4.5 财务成本管理
3.4.6 人力资源管理
3.4.7 质量管理
3.4.8 管理与决策分析
3.4.9 企业管理过程、活动
3.5 本章要点
第4章 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数据模型
4.1 企业数据概述
4.1.1 企业管理的实质为数据处理过程
4.1.2 企业的数字描述
4.1.3 企业数据的分类
4.2 数据模型化技术——IDEF1x模型
4.2.1 IDEF1x模型的基本要素
4.2.2 IDEF1x模型的建立
4.3 企业状态数据模型
4.3.1 人员
4.3.2 设备
4.3.3 物料
4.3.4 财务
4.3.5 企业状态数据模型的描述
4.4 企业特征数据模型
4.4.1 BOM
4.4.2 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的零件表
4.4.3 工艺线路
4.5 企业行为数据模型
4.5.1 经营销售管理的数据模型
4.5.2 技术管理的数据模型
4.5.3 物资管理的数据模型
4.5.4 生产管理的数据模型
4.5.5 财务成本管理的数据模型
4.5.6 人力资源管理的数据模型
4.5.7 质量管理的数据模型
4.6 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的主题数据库
4.7 本章 要点
第5章 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信息系统一
5.1 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信息系统概述
5.1.1 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信息系统的特点
5.1.2 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
5.1.3 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信息系统的技术关键
5.1.4 与CAPP/PDM的接口方法
5.1.5 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目标成本控制与交货期控制方法
5.2 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5.2.1 经营销售管理子系统
5.2.2 技术及产品数据管理子系统
5.2.3 生产管理子系统
5.2.4 物资管理子系统
5.2.5 财务成本管理子系统
5.2.6 质量管理子系统
5.2.7 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
5.2.8 综合查询与分析子系统
5.3 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
5.3.1 凭证操作
5.3.2 账表操作
5.3.3 管理活动与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
5.3.4 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与主题数据库间的关系
5.4 企业信息系统的模型构件-J2PFC类
5.4.1 JZPFC的基本结构
5.4.2 JZPFC类
5.5 应用实例
5.6 本章要点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企业信息模型是企业实施先进制造战略、进行企业经营过程重组、实现信息化企业的重要基础,它能为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提高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成功率,缩短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的过程。
本书首先研究了制造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理论指导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企业模型、企业信息模型和企业建模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建模技术存在的问题,这就是本书研究的方向。
本书以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为基本对象,以企业信息活动的全生命周期为主线,从企业的管理职能、管理过程、管理活动的分析入手,以数据模型的建立为目标,基于BPR思想,对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的信息活动进行了全面、详尽的分析,首次给出了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的企业模型、数据模型和信息模型,然后提出了企业状态数据、企业特征数据、企业经营数据和企业绩效数据等概念。
根据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的管理特点,本书分析了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信息系统的特点及技术关键,给出了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功能结构,指出了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信息系统实现的技术关键,给出了与CAPP/PDM实现紧密结合、成本控制与交货期控制的具体方法。
在深入分析企业信息系统功能共性的基础上,本书总结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对象和操作,并在PFC类的基础上开发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构件——JZPFC类,而基于JZPFC类进行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可大大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
本书所述的企业信息系统模型在武汉船用机械厂等十多家企业得以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信息系统模型对大型单件小批生产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文摘 插图:

GRAI/GIM模型是由法国的波尔多第一大学提出的,是专门为生产系统制定决策而开发的。GRAI模型由一个生产系统、一个物理系统和一个生产控制系统组成,物理系统是一组制造单元,其功能是将原材料或部件转变为一个完成的部件或一个完成的产品。生产控制系统制定决策,它由一个信息系统和一个决策系统组成,它基于诸如订货、资源和能源等方面的信息制定决策,以便物理系统执行其功能。GRAI的概念模型描述信息系统、决策系统和物理系统之间的联系。信息系统是其他系统间连接的链条。GRAI模型有一个层次化结构,在每一层,决策和信息都取决于执行的任务和制定决策过程所处的时间段,因此,必须构造信息以满足每一层决策的制定。
GRAI模型由两个部分组成:GRAI珊格与GRAI网。GRAI珊格从全局的角度描述了生产管理中的决策问题,它是由行和列纵横组成的表格,行代表决策制定的时间范围和调整期,生产管理中的时间维是指对生产管理过程中所需考虑的时间长度(horizon)及其周期性进行调整的时间间隔(period);列代表决策系统的功能划分,如物料管理、资源管理以及计划。通过计划,使资源管理与物料管理协调、同步和一致。由时间维和功能维相交形成的每个格子为决策中心。GRAI珊格中用粗箭头表示决策控制关系,被指向的决策中心应严格执行或完成发出箭头的决策中心提出的指标要求,而其中的细箭头指一般的信息联系。
后记 本书提出的企业信息模型是在全面分析现有企业信息系统建模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笔者近10年在企业信息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积累,综合了十多家大型单件小批生产企业管理特点,以企业信息活动的全生命周期为主线,深入分析了企业的管理职能、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建立了由8大职能区域、42项管理过程和159项管理活动所组成的企业模型。
在企业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信息活动规律的分析,提出了企业状态数据、企业特征数据、企业运行(企业行为)数据的概念,建立了相关的企业数据模型。对企业数据对象实体进行归纳抽象,将数据按数据类进行了分析、规范,形成主题数据库。最后给出的企业集成数据模型由42个状态数据、26个事件数据与16个控制数据组成。
在企业模型、企业数据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大型单件小批生产企业的管理特点,分析了大型单件小批生产企业信息系统的特点及技术关键,提出了大型单件小批制造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的技术关键,给出了与CAPP/PDM实现紧密结合、成本控制与交货期控制的具体方法,对企业模型与企业数据模型进行集成,形成了大型单件小批生产企业的信息模型。
在深入分析企业信息系统基本操作对象和操作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信息系统凭证类、账表类对象的操作特性,基于PFC类开发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型构件JZPFC类,基于JZPFC类进行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可大大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软件的可重性。
对大型单件小批生产企业信息活动规律进行深入分析而提炼的企业信息模型经武汉船用机械厂、重庆齿轮箱厂等多家企业的实际应用表明,文中所给出的企业信息模型对大型单件小批生产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尤其是针对大型单件小批生产企业BOM与工艺线路动态、复杂和成本与交货期难以动态监控的特点,提出大型单件小批生产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必须围绕目标成本控制与交货期控制两个中心进行企业流程再造,提出了与CAD/CAPP/PDM的信息集成方法,实现了与CAD/CAPP/PDM系统的信息集成,解决了设计信息与制造信息的集成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经营销售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作业计划管理、财务成本管理及领导综合信息查询系统模型,能对企业产品形成过程中的经营、技术、物资采购、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财务成本管理进行全面监控。这对提高大型单件小批生产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周期,提高应用效果,从而提升大型单件小批生产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信息模型经适当精简后可在BOM与工艺线路稳定的大批量生产企业中应用。
本书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