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3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302194696/9787302194699
条形码:978730219469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是一本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系统组成、Windows XP操作基础、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Excel 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 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网络基础与局域网应用、Internet应用、计算机安全与维护等。各章后面附有大量习题,全书后面附有上机实验指导。《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各类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培训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编辑推荐 《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的特点:基础知识与实践想结合,遵循教学规律,详细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各方面的相关应用。
内容全面,实例丰富,可操作性强,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大量的上机实验指导,真正实现“学”与“用”的统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有针对性的习题,可使学生检验学习情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目录
第1章 信息技术概述1
1.1 信息的基本概念1
1.1.1 数据与信息1
1.1.2 信息的分类2
1.1.3 信息的性质3
1.1.4 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4
1.2 信息技术简述5
1.2.1 信息技术5
1.2.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6
1.2.3 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7
1.2.4 管理信息8
1.3 信息技术的研究热点10
1.3.1 人工智能技术10
1.3.2 多媒体技术12
1.3.3 光缆技术13
1.3.4 卫星通信13
1.3.5 电子商务13
1.3.6 决策支持系统16
1.4 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17
1.4.1 信息社会及其特征17
1.4.2 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的负面影响18
1.4.3 信息社会与信息素质19
1.5 习题19
第2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系统组成21
2.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21
2.1.1 计算机的发展21
2.1.2 计算机的特点24
2.1.3 计算机的分类24
2.1.4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25
2.2 计算机的进制和信息表示26
2.2.1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的原因27
2.2.2 计算机中的进制表示27
2.2.3 进制之间的转换29
2.2.4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30
2.2.5 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32
2.3 计算机中的数据34
2.3.1 计算机中数的单位34
2.3.2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35
2.4 计算机中常用的编码35
2.4.1 ASCII码35
2.4.2 汉字的存储与编码37
2.5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38
2.5.1 主机38
2.5.2 存储器40
2.5.3 输入设备42
2.5.4 输出设备43
2.6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44
2.6.1 系统软件44
2.6.2 应用软件45
2.7 计算机操作系统46
2.7.1 操作系统的功能46
2.7.2 操作系统的分类46
2.8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48
2.8.1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48
2.8.2 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49
2.9 习题50
第3章 WindowsXP操作基础52
3.1 启动、退出和注销WindowsXP52
3.1.1 启动WindowsXP52
3.1.2 退出WindowsXP53
3.1.3 注销WindowsXP53
3.2 WindowsXP的桌面54
3.2.1 桌面图标54
3.2.2 “开始”菜单55
3.2.3 任务栏55
3.2.4 窗口56
3.2.5 菜单57
3.2.6 对话框58
3.3 WindowsXP的个性化设置59
3.3.1 设置桌面背景59
3.3.2 设置屏幕保护程序60
3.3.3 设置屏幕颜色、分辨率和刷新频率60
3.3.4 设置桌面主题和外观61
3.4 键盘操作62
3.4.1 键盘布局62
3.4.2 键盘录入要领64
3.5 拼音输入法67
3.5.1 全拼输入法67
3.5.2 智能ABC输入法68
3.5.3 微软拼音输入法68
3.6 五笔字型输入法69
3.6.1 汉字结构69
3.6.2 字根的分区70
3.6.3 字根及其键位70
3.6.4 字根间的结构关系71
3.6.5 汉字的拆分原则72
3.6.6 汉字拆分的方法73
3.6.7 简码输入75
3.7 输入法的管理78
3.7.1 选择与切换输入法78
3.7.2 输入法状态窗口的功能78
3.7.3 添加与删除输入法79
3.8 文件管理80
3.8.1 文件和文件夹80
3.8.2 “我的电脑”82
3.8.3 资源管理器83
3.8.4 文件和文件夹操作84
3.9 磁盘管理88
3.9.1 关于文件系统88
3.9.2 磁盘的格式化89
3.9.3 磁盘碎片整理90
3.9.4 磁盘清理91
3.9.5 磁盘查错92
3.10应用程序管理93
3.10.1 启动应用程序93
3.10.2 关闭应用程序95
3.10.3 安装和卸载软件95
3.10.4 添加或删除Windows组件98
3.11 习题99
第4章 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102
4.1 认识Word2003102
4.1.1 启动和退出Word2003102
4.1.2 认识Word2003的工作界面103
4.1.3 Word2003的视图模式105
4.2 文档的基本操作107
4.2.1 新建文档107
4.2.2 保存文档107
4.2.3 打开文档107
4.2.4 关闭文档108
4.3 编辑文本108
4.3.1 输入文本109
4.3.2 选择文本110
4.3.3 删除文本112
4.3.4 移动和复制文本112
4.3.5 查找和替换文本113
4.3.6 撤销和恢复操作113
4.4 设置文本格式113
4.4.1 设置字符格式114
4.4.2 设置段落格式115
4.4.3 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116
4.4.4 设置边框和底纹118
4.5 创建和设置表格119
4.5.1 表格的创建119
4.5.2 编辑表格121
4.5.3 设置表格格式123
4.6 美化文档126
4.6.1 插入和设置剪贴画126
4.6.2 插入图片127
4.6.3 插入和设置自选图形128
4.6.4 插入和编辑艺术字129
4.6.5 插入图表130
4.6.6 插入和编辑文本框131
4.7 设置文档页面131
4.7.1 设置页面大小132
4.7.2 设置页眉和页脚133
4.7.3 插入和设置页码133
4.8 使用模板与样式136
4.8.1 使用模板136
4.8.2 使用样式137
4.9 打印文档139
4.9.1 打印预览139
4.9.2 打印设置和输出140
4.10 习题140
第5章 Excel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142
5.1 认识Excel2003142
5.1.1 启动和退出Excel2003142
5.1.2 Excel2003的操作界面143
5.2 工作薄的基本操作144
5.2.1 新建工作薄145
5.2.2 保存工作薄145
5.2.3 关闭工作薄146
5.2.4 打开工作薄147
5.3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147
5.3.1 选择工作表147
5.3.2 插入工作表148
5.3.3 移动和复制工作表149
5.3.4 重命名工作表149
5.3.5 删除工作表149
5.3.6 设置工作表标签的颜色150
5.4 单元格的基本操作150
5.4.1 选取单元格150
5.4.2 单元格的命名规则152
5.4.3 插入和删除单元格152
5.4.4 合并和拆分单元格153
5.4.5 移动和复制单元格154
5.5 数据的输入154
5.5.1 普通文本的输入154
5.5.2 特殊符号的输入155
5.5.3 数值数据的输入155
5.6 数据的编辑156
5.6.1 修改数据156
5.6.2 查找和替换数据156
5.6.3 快速填充数据157
5.7 公式的应用159
5.7.1 公式的语法159
5.7.2 运算符159
5.7.3 输入公式161
5.7.4 公式的命名162
5.8 函数的应用162
5.8.1 函数的语法162
5.8.2 函数的分类162
5.8.3 常用函数简介163
5.9 图表的应用166
5.9.1 创建图表166
5.9.2 编辑图表167
5.9.3 美化图表168
5.10数据的管理170
5.10.1 数据排序170
5.10.2 数据筛选171
5.10.3 数据分类汇总172
5.11美化工作表173
5.11.1 设置单元格格式174
5.11.2 自动套用格式与设置工作表背景175
5.11.3 插入图片176
5.12打印工作表176
5.12.1 页面设置176
5.12.2 打印预览177
5.12.3 打印输出177
5.13习题178
第6章 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180
6.1 认识PowerPoint2003180
6.1.1 启动和退出PowerPoint2003180
6.1.2 PowerPoint2003的工作界面181
6.2 创建演示文稿182
6.2.1 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创建演示文稿182
6.2.2 根据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183
6.2.3 根据现有演示文稿新建184
6.2.4 创建空白演示文稿184
6.3 编辑幻灯片184
6.3.1 幻灯片的视图184
6.3.2 幻灯片的编辑185
6.3.3 保存演示文稿187
6.4 编辑幻灯片中的文本和表格187
6.4.1 输入文本187
6.4.2 编辑文本187
6.4.3 使用表格188
6.5 设置演示文稿的外观189
6.5.1 为演示文稿添加背景190
6.5.2 应用设计模板192
6.5.3 应用配色方案192
6.5.4 使用模板193
6.5.5 添加页眉和页脚194
6.6 在演示文稿中添加特殊效果195
6.6.1 使用动画方案195
6.6.2 添加音乐或声音效果199
6.6.3 添加动作按钮200
6.7 播放演示文稿201
6.7.1 启动演示文稿的放映201
6.7.2 控制演示文稿的放映202
6.7.3 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202
6.1 2习题203
第7章 网络基础与局域网应用206
7.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206
7.1.1 网络硬件设备207
7.1.2 网络协议207
7.1.3 网络操作系统207
7.1.4 服务器207
7.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类型208
7.2.1 局域网208
7.2.2 城域网209
7.2.3 广域网209
7.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210
7.3.1 总线型拓扑结构210
7.3.2 环型拓扑结构211
7.3.3 星型拓扑结构212
7.3.4 其他拓扑结构213
7.4 计算机网络模型214
7.4.1 OSI划分层次的原则214
7.4.2 各分层的主要功能215
7.5 网络通信协议216
7.5.1 网络协议的作用和功能216
7.5.2 常用的网络协议217
7.5.3 选择网络协议218
7.6 局域网的类型219
7.6.1 以太网219
7.6.2 ATM网络220
7.6.3 FDDI网络220
7.6.4 无线局域网221
7.7 组建局域网的硬件设备221
7.7.1 网卡221
7.7.2 集线器与交换机222
7.7.3 双绞线和同轴电缆223
7.8 组建Windows局域网223
7.9 访问Windows局域网225
7.9.1 通过“网上邻居”访问网络225
7.9.2 通过计算机名称直接访问网络中的计算机227
7.9.3 搜索网络中的计算机228
7.10共享网络资源228
7.10.1 创建网络资源的快速访问方式228
7.10.2 共享文件和文件夹232
7.10.3 共享打印机234
7.11习题236
第8章 Internet应用238
8.1 Internet概述238
8.1.1 Internet的发展238
8.1.2 Internet提供的服务239
8.2 使用ADSL连接Internet241
8.2.1 选择ADSLModem242
8.2.2 安装ADSLModem243
8.2.3 安装ADSL拨号软件并建立拨号连接247
8.3 使用InternetExplorer浏览器249
8.3.1 IE浏览器界面249
8.3.2 打开网页250
8.3.3 浏览网页252
8.3.4 设置IE浏览器主页253
8.3.5 使用收藏夹253
8.3.6 查看历史记录254
8.4 使用搜索引擎256
8.4.1 认识搜索引擎256
8.4.2 使用Google搜索引擎257
8.5 收发电子邮件259
8.5.1 电子邮件概述259
8.5.2 申请免费电子邮箱260
8.5.3 撰写并发送电子邮件261
8.5.4 接收电子邮件262
8.6 下载网络资源263
8.6.1 使用浏览器下载网上资源263
8.6.2 使用下载软件下载网上资源265
8.7 使用WindowsLiveMessenger网上聊天266
8.7.1 申请和注册WindowsLiveMessenger266
8.7.2 使用WindowsLiveMessenger267
8.8 习题268
第9章 计算机安全与维护270
9.1 网络安全概述270
9.2 计算机病毒273
9.2.1 计算机病毒的概述273
9.2.2 初识瑞星杀毒软件274
9.2.3 定制瑞星自动杀毒任务275
9.2.4 配置瑞星监控中心277
9.2.5 使用瑞星的主动防御功能279
9.3 防火墙280
9.3.1 防火墙概述280
9.3.2 使用WindowsXP防火墙282
9.4 计算机的使用和保养284
9.4.1 CPU的使用和保养284
9.4.2 硬盘的使用和保养286
9.4.3 显示器的使用和保养286
9.4.4 键盘保养287
9.5 计算机常见故障处理287
9.5.1 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288
9.5.2 鼠标失灵289
9.5.3 显示器无法点亮290
9.6 习题291
实验指导292
实验1 计算机外设的连接292
实验2 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293
实验3 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298
实验4 在WindowsXP中备份和还原文件302
实验5 安装和使用打印机305
实验6 制作商业广告(Word2003)308
实验7 制作意见调查统计表(Excel2003)315
实验8 制作旅游说明演示文稿(PowerPoint2003)323
实验9 设置IE的脱机浏览属性328
实验10 使用瑞星工具手动杀毒330
……
序言 信息技术作为20世纪科学技术最卓越的成就之一,它的应用、普及和发展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教育模式等,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从根本上讲,信息化的核心就是人的信息化。因此,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学生的基本能力,也是其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计算机文化的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使得人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渴望也在不断增强。在当今社会,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方法不仅是人们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更是人们工作、学习和娱乐中不可或缺的技能。《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是为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专门编写的教材,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全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遵循教学规律,优先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兼顾整体理论的系统性。在内容编排上充分考虑到初学者的实际阅读需求,通过大量实用的操作指导和有代表性的实例,让读者能够直观、迅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实现“学”与“用”的真正统一。《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共分9章。第1章主要讲述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系统组成原理;第3章介绍了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和使用技巧;第4~6章深入细致地讲解了中文版Word 2003、Excel 2003、PowerPoint 2003在办公环境中的应用;第7章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网络基础以及局域网的配置、管理和维护;第8章介绍了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以及常用网络软件的应用;第9章介绍了计算机安全与维护方面的内容。此外,《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的最后附加了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的11个上机实验.通过各章学习,读者应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各项日常工作。《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除封面署名的作者马玉洁、王春霞、任竞颖外,参加《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编写的人员还有陈丽娜、陈涛、郑晓月、康鲲鹏、黄艳峰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在编写《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的过程中,得到了张庆政、陈树平、刘鸿基、管典兵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外,还在感谢在《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编写过程中对我们提出建议的朋友们,你们的理解就是我们认真工作的动画。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创作时间仓促,《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文摘 插图:

移动:是指握住鼠标在桌子上来回移动,这时屏幕上的鼠标指针会跟着来回移动。
单击:是指按一下鼠标上的左键,再立即释放。左键是指用右手握住鼠标时食指
所按的键,即鼠标上左边的键。
双击:是指快速地按两下鼠标的左键。
拖动:是指按住鼠标的左键不放,并同时移动鼠标。
右击:按一下鼠标的右键再释放,一般用于打开快捷菜荦。2.5.4输出设备
所谓输出设备是指计算机处理和计算后所得的结果,以人们便于识别的形式(如字符、数值和图表等)记录、显示或打印出来的设备。常用的设备有显示器和打印机等。
1.显示器
显示器是计算机不可缺少的输出设备,用户通过它可以很方便地查看送入计算机的程序、数据和图形等信息,及经过计算机处理后的中间结果、最后结果,它是人机对话的主要工具,如图2.13所示。
目前,显示器主要由两种显示管构成,它们是CRT(CathodeRayTube,阴极显示管)和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在微型机中,LCD显示器目前已经是大多数用户装机的第一选择。
衡量显示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点距和分辨率,分辨率是指显示设备所能表示的像素个数,像素越密,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例如,某显示器的分辨率为1024×768,就表明该显示器在水平方向能显示1024个像素,在垂直方向能显示768个像素,即整屏能显示1024×768个像素。点距一般是指显示器相邻两个像素点之间的距离,在相同分辨率下,点距越小,图像就越清晰。2.打印机打印机与显示器一样,也是一种常用的输出设备,如图2.14所示,它用于把文字或图形在纸上输出,以方便阅读和保存。它通过一根并口电缆与主机后面的并行口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