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防洪抢险技术

发布时间: 2010-03-14 03:30:40 作者:

 防洪抢险技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页码:238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7月
ISBN:7304024062
条形码:978730402406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系列教材,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

内容简介 《防洪抢险技术》是根据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会同水利部人教司有关学科专家共同审定的“防洪抢险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全书共分7章,主要介绍防洪抢险技术的基本概念、我国防洪抢险的形势,并介绍了各种情况的洪水发生时,针对不同水利工程出现的险情,采取相应的防洪抢险的技术措施,最后介绍了有关防洪的法律法规等知识。为了适应开放式远程教育的需要,教材中设置了“学习指导”、“习题”、“旁白”等助学内容。
编辑推荐 《防洪抢险技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1章 洪灾及防洪系统
1.1 概述
1.2 洪灾危害
1.3 防汛系统
1.4 防汛抢险物料及储运
1.5 汛情的收集、传递和处理

第2章 防洪工程
2.1 概述
2.2 提防工程
2.3 水库工程
2.4 水闸
2.5 分洪工程

第3章 险情的检查和整治技术
3.1 险情的观察与检查
3.2 险情整治及加固技术

第4章 堤防抢险技术
4.1 准备工作
4.2 查险方法
4.3 险情与抢护

第5章 建筑物抢险技术
5.1 河工建筑物
5.2 水工建筑物抢险

第6章 堵口技术和蓄滞洪区抢险
6.1 堵口前的技术准备
6.2 堵口方法
6.3 蓄滞洪区防洪抢险

第7章 防洪抢险新技术
7.1 防汛新技术
7.2 险情探测、监视新技术
7.3 险情抢护新技术

附录 中国洪灾1840-1992
附录 有关重要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关于蓄滞洪区安全与建设指导纲要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是根据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会同水利部人教司组织有关学科专家审定的《防洪抢险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全书共分7章,主要介绍了防洪抢险技术的基本概念、我国防洪抢险的形势,并介绍了各种情况的洪水发生时,针对不同水利工程出现的险情,采取相应的防洪抢险的技术措施,最后介绍了有关防洪的法律法规等知识。
本书由北京电大水利局工作站组织编写,周德育撰写第1章,化全利撰写第2章,赵绍华撰写第3,4章,张亚荣撰写第5,6章,汪玉龙撰写第7章。全书由赵绍华统稿。
北京工业大学陈肇和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程晓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孙东坡教授参加了教材的审定。陈肇和任主审。另外,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行业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工作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对他们的指导和帮助表示感谢。
为了适应开放式远程教育的需要,教材中设置了学习指导、习题和旁注等助学内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同行的著作和教材,在此对这些作者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再加上时间仓促,书中可能会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2年3月于北京
文摘 插图:


2.水库枢纽工程的组成水库一般由拦河主坝、副坝、溢洪道、放水洞以及水力发电厂、船闸筏道、拦鱼设备等各类建筑物组成。主、副坝是水库的挡水建筑物,按筑坝材料不同可分为土坝、土石坝、混凝土坝、钢筋混凝土坝、木坝、橡胶坝等;按结构力学特点不同可分为重力坝、拱坝、支墩坝、锚固坝等;按坝高不同,我国规定低于30m为低坝,30-70m为中坝,高于70m为高坝。溢洪道是水库的主要泄洪出口。有些水库溢洪道没有闸门控制,只要库水位超过溢洪道堰顶,就会自然溢洪,溢洪流量的大小依库水位的升降而增减。而许多水库溢洪道上建有闸门,可以按照水库运用的需要控制溢洪流量。其他如水电站、泄水洞等建筑物也可结合发电供水增加一些出库流量。3.水库工程的等级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规定,水库工程根据下表分为五等。
例如:官厅水库为我国最早建设的大(一)型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北省怀来县官厅镇,于1954年5月建成。由1座大坝、4孔溢洪道、4孔泄洪洞、1座发电站等建筑物组成。总库容为41.6亿m3,兴利库容2.5亿m3,防洪库容29.9亿m3,死库容0.26亿m3;最大坝高52.Om,坝顶高程492.Om,汛限水位476.0m;溢洪道最大泄洪量6000m3s,泄洪洞最大泄洪量560m3/s。
读书人网 >水利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