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157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
ISBN:9787203058786
条形码:978720305878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以水为中心的晋水流域》讲述了:从晋水流域36村水利祭祀系统演进的过程审视国家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同样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心”与“边陲”之间的关联。在对中国社会空间的多种论述中,美国学者施坚雅(Skinner)的区域体系理论(resizon of system theory)或许是目前影响较大的理论模式。在施坚雅看来,按照河流系统从支脉到干流的层次,中国可分为九大区域,而每一个宏观区域内都包括中心和边际两大部分,各个区域间以及每一个区域内部的中心地带和边缘地带之间,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存在着差异,基层社会的中心地就是星罗棋布的集市。
编辑推荐 《以水为中心的晋水流域》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晋水流域水资源日趋匮乏的历史考察
一、人口、产业与生态
二、水案种种
三、传说、惯习与制度
四、“水神”与水权
五、余论
晋水流域36村水利祭祀系统研究
一、晋水流域水利开发史
二、晋祠“主神”三易其位
三、“水母娘娘”
四、“张郎”及其他
五、余论
晋水流域的环境与“峪水为灾”
引言:“时过境迁”环境史
一、“枕水际山”:晋水流域的环境要素
二、“峪水为灾”:明、清以来的环境恶化与灾害
三、“长时段”:并未完结的演变过程
内地乡绅刘大鹏的人生轨迹
引言:《退想斋日记》的发现与研究
一、奋志青云:五次科考
二、舌耕度日:塾师廿年
三、亦农亦商:最后的岁月
四、士农工商:社会结构的变迁
五、华夷之辨:民族主义情结
六、新年旧历:乡绅眼中的近代社会变迁
七、吾爱吾乡:文化人的职责
结语
后记
……
文摘 插图:

在晋水流域36村水利祭典系统中,从唐叔虞、圣母邑姜、河神、黑龙神到水母娘娘、张郎乃至实际生活中的王杰士、杨氏父子等,他们或为官方屡加赐封的神灵,或为完全由民间不同村庄共同体“创造”出的“地方神”,甚至干脆就是“村庄神”;他们或受到晋水流域36个村庄一致的祭典,或受到某些村庄的膜拜,或单个村庄视为神灵,其它村庄则弃之不顾;唐叔虞、圣母起初虽为官方认可和赐封,而晋水流域村落也对此虔诚祭典;水母娘娘最初并不为官方所封,但就是这样一个由单个村庄“创造”的少妇神像却受到全流域最为隆重和持久的祭拜。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实在是模糊不清的,二者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对立和汇合,而是多重的互动和多元的建构。总之,在各种不同祭祀活动的背后,存在着不同水利共同体的现实需求。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仍然是一条永恒的法则。
从晋水流域36村水利祭祀系统演进的过程审视国家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同样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心”与“边陲”之间的关联。在对中国社会空间的多种论述中,美国学者施坚雅(Skinner)的区域体系理论(resion of system theory)或许是目前影响较大的理论模式。在施坚雅看来,按照河流系统从支脉到干流的层次,中国可分为九大区域,而每一个宏观区域内都包括中心和边际两大部分,各个区域间以及每一个区域内部的中心地带和边缘地带之间,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存在着差异,基层社会的中心地就是星罗棋布的集市。
后记 20世纪70年代末,我作为一名山西大学历史系的学生第一次在老师的带领下游览晋祠,从此晋祠成为我心目中的胜地。80年代中期,在业师乔志强先生的指导下,毗邻晋祠的赤桥村名士刘大鹏渐渐进入我的学习和研究视野。想不到,到了90年代末,在“走向田野和社会”的学术理念驱使下,晋祠首先成为我们开展田野调查的试点,由此产生了写点东西的想法。
晋祠以晋水得名,历史时期水是此区域乡民生活的命脉,“以水为中心”是自然环境赋予晋水流域的最大特性,也是学术界应该给予关注的问题。收入本书的四篇论文就是在这种学术背景中产生的,也都是在最近几年公开发表的。
应山西人民出版社王灵善同志建议,将这几篇还算得上相关的文章结集出版。老友好意,心实感知。所论得失,尚望读者评判。是为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