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223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8月
ISBN:9787810892803
条形码:978781089280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园林专业系列教材
外文书名:Ornamental trees and shrubs
内容简介 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主要介绍观赏树木的分类、作用、选择、应用等基础理论。各论部分共介绍400余种常见的观赏树木,每个树种分别介绍其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等内容。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为便于读者识别树种,大多数树种都配有照片和插图,可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本教材可供大、中专院校园林及其相近专业的教师、学生教学参考及园林工作者、苗木生产者使用。
目录
总论
1概述
1.1观赏树木与观赏树木学
1.2观赏树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3我国的观赏树木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2观赏树木的分类
2.1植物的自然分类系统及命名法规
2.1.1分类法
2.1.2分类阶层
2.1.3植物的命名法规
2.1.4植物拉丁文
2.1.5植物检索表
2.2观赏树木的实用分类
2.2.1按树种的性状分类
2.2.2按树种的观赏特性分类
3观赏树木的作用
3.1观赏树木的造园作用
3.2观赏树木的环境保护作用
3.3观赏树木的经济效益
4观赏树木的选择与配置
4.1观赏树木选择与配置的原则
4.1.1观赏树种的配置要体现设计意图,满足功能需要
4.1.2观赏树种选择要满足其生态学要求
4.1.3观赏树种的配置要体现色彩季相的变化和形体变化
4.1.4观赏树种的配置要与建筑协调,起到陪衬和烘托作用
4.1.5观赏树种配置要与园林的地形、地貌及园路结合起来,取得景象的统一性
4.1.6观赏树种配置中的经济原则
4.2观赏树木的配置方式
4.2.1规则式配置方式
4.2.2自然式配置方式
各论
1花木类
1.1白玉兰
1.2紫玉兰
1.3宝华玉兰
1.4二乔木兰
1.5天女花
1.6厚朴
1.7凹叶厚朴
1.8广玉兰
1.9含笑
1.10白兰花
1.1l笑靥花
1.12珍珠梅
1.13白鹃梅
1.14蔷薇
1.15玫瑰
1.16月季
1.17金樱子
1.18梅花
1.19杏
1.20李
1.2l桃
1.22榆叶梅
1.23樱花
1.24海棠花
1.25贴梗海棠
1.26棣棠
1.27连翘
1.28丁香
1.29迎春
1.30茉莉
1.31桂花
1.32杜鹃花
1.33牡丹
1.34琼花
1.35木绣球
1.36雪球
1.37天目琼花
1.38锦带花
1.39猬实
1.40糯米条
1.4l紫荆
1.42羊蹄甲
1.43珙桐
1.44四照花
1.45金缕梅
1.46蜡瓣花
1.47溲疏
1.48山梅花
1.49八仙花
1.50瑞香
1.51芫花
1.52结香
1.53石榴
1.54夹竹桃
1.55栀子花
1.56六月雪
1.57米兰
1.58金丝桃
1.59紫薇
1.60合欢
1.61木槿
1.62木芙蓉
1.63扶桑
1.64山茶花
1.65云南山茶花
1.66一品红
1.67蜡梅
1.68银芽柳
2叶木类
2.1亮绿叶类
2.1.1女贞
2.1.2珊瑚树
2.1.3石楠
2.1.4海桐
2.1.5蚊母树
2.1.6枸骨
2.1.7阔叶十大功劳
2.1.8十大功劳
2.1.9印度橡皮树
2.1.10大叶黄杨
2.2异形叶类
2.2.1苏铁
2.2.2七叶树
2.2.3八角金盘
2.2.4鹅掌楸
2.2.5柽柳
2.2.6棕竹
2.2.7棕榈
2.2.8蒲葵
2.2.9鱼尾葵
2.2.10尾兰
2.3异色叶类
2.3.1鸡爪槭
2.3.2三角枫
2.3.3五角枫
2.3.4枫香
2.3.5红花檀木
2.3.6卫矛
2.3.7乌桕
2.3.8山麻杆
2.3.9杜英
2.3.10木荷
2.3.11厚皮香
2.3.12变叶木
2.3.13红背桂
2.3.14榉树
2.3.15黄栌
2.3.16黄连木
2.3.17盐肤木
2.3.18银杏
2.3.19无患子
2.3.20刺楸
2.3.21槲栎
2.3.22檫木
2.3.21紫叶李
2.3.21胡颓子
2.3.21洒金桃叶珊瑚
3果木类
4荫木类
5林木类
6蔓木类
7篱木类
8竹类
附录 木本植物常用形态术语
……
序言 观赏树木是建设现代化都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香花、美果、浓阴、绿叶,从平面配置到立体构图,无不涉及观赏树木。它不仅影响到城市的形象,而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制约因子之一,是园林绿化的主角。无论是在城市庭园、小区,还是在乡村原野、道路、河岸,它都是人们注视的焦点。
观赏树木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根据园林专业的教学特点,本教材的编写内容和编排方式,在兼顾基础理论的同时,更侧重于实践应用。
本课程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系统介绍观赏树木的资源、分类系统、功能以及观赏树种的选择与配置等基本理论知识。各论中,按观赏树种在园林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分设花木类、叶木类、果木类、林木类、阴木类、篱木类、蔓木类和竹类共8章,并在教材最后附木本植物常用形态术语,以利读者在识别树种的实践中运用。各论中这种有别于按植物自然分类系统分类的编排方式,经编著者20余年从事观赏树木学的教学实践,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为此将其引用到本教材的编著中。
全书共介绍常见的观赏树种约400余种(包括变种),每个树种分别介绍其形态特征、分布、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多数树种附有照片和插图,以便于读者识别。由于观赏树木种类繁多,我国又地域广大,东、南、西、北、中,气候条件各不相同,环境因子差异很大,要将各地可供园林应用的树种都融会进去,并非易事。本书在树种的取舍上,确立以华东地区在园林中露地栽培的常见树种为主,兼顾其他区域,并适当增加近几年各地引种、试种的一些新种,对于一些需要在温室中越冬的树种,这属于温室栽培的范畴,除了已大众化应用的以外,基本上都未纳人。作为教材,各地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和教育对象、教学层次、教学时数等,适当删减。尤其是总论部分中植物自然分类系统及命名法规等,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其讲授深度。
文摘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