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页码:28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
ISBN:7504556777
条形码:978750455677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1+X职业技术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内容简介 《数字视频(DV)策划制作师(初级)》主要内容包括:DV概述、DV摄像机及操作、DV摄像机的拍摄、视音频编辑与合成、镜头编辑、DV输出。为方便读者学习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每单元后附有单元测试题和答案,全书最后附有知识考核模拟试卷和答案,以及技能考核模拟试卷,供读者参考练习使用。
20世纪90年代后期,DV—igital Video)格式的数字视频摄录一体机刚刚问世时,仅仅用于个人家庭娱乐拍摄之用,后来随着其自身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配套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改进,DV制作得到了飞速发展。如今,选择DV进行个人影像表达已成为世界各地众多年轻人的一种喜好。在影视制作、多媒体创作、广告娱乐、展览业、企业培训以及婚纱摄影等行业都采用DV设备来进行拍摄与制作,有关DV策划与制作专业人员的需求量也在激增,已成为社会就业的亮点之一。
由于该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影视制作方面的知识,如编导基础、节目策划动作、摄像技术、画面构图与用光、后期数字图像处理、作品发布以及相关行业的法律与法规等。另外,也涉及音乐、表演、赏析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因此,编写一本涉及面广、内容相对集中、便于操作的应用类教材确有必要。
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的大力支持,学院为编写工作顺利展开提供了许多方便,在此深表谢意。
编辑推荐 《数字视频(DV)策划制作师(初级)》可作为数字视频—V)策划制作师(国家职业资格五级)鉴定考核培训教材,也可供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广大从业人员和DV爱好者自学使用。
目录
第一单元V概述
第一节V简介
第二节V作品的特点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答案
第二单元V摄像机及操作
第一节V摄像机介绍
第二节V摄像机的系统构成
第三节V摄像机的调整、操作
第四节糯录像机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答案
第三单元V摄像机的拍摄
第一节缡踊面
第二节V摄像机的拍摄方法与技巧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答案
第四单元右羝当嗉与合成
第一节V编辑系统概述
第二节悠当嗉软件"会声会影"的操作
第三节悠当嗉软件Adobe Premiere Pro简介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答案
第五单元低繁嗉
第一节低纷榻拥脑理
第二节低纷榻拥募记
第三节商奇
第四节音处理
第五节绫居敕志低犯灞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答案
第六单元V输出
第一节馀炭搪
第二节馀淌涑
第三节糯输出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答案
知识考核模拟试卷(一)
知识考核模拟试卷(二)
知识考核模拟试卷(一)答案
知识考核模拟试卷(二)答案
操作技能考核模拟试卷(一)
操作技能考核模拟试卷(二)
附录一赜诩忧坑笆硬シ呕构和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播放DV片管理的通知
附录二悴サ缡庸芾硖趵
附录三缬肮芾硖趵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对广大劳动者系统地学习相关职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也为企业合理用工以及劳动者自主择业提供了依据。
随着我国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各种新兴职业不断涌现,传统职业的知识和技术也愈来愈多地融进当代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优化劳动力素质,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提升职业标准、完善技能鉴定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提出了1+X的鉴定考核细目和题库。1+X中的1代表国家职业标准和鉴定题库,X是为适应上海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职业标准和题库进行的提升,包括增加了职业标准未覆盖的职业,也包括对传统职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的提高。
上海市职业标准的提升和1+X的鉴定模式,得到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领导的肯定。为配合上海市开展的1+X鉴定考核与培训的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联合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共同编写了职业技术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材。
职业技术职业资格培训教材严格按照1+X鉴定考核细目进行编写,教材内容充分反映了当前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最新核心知识与技能,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与超前性。聘请编写1+X鉴定考核细目的专家,以及相关行业的专家参与教材的编审工作,保证了教材与鉴定考核细目和题库的紧密衔接。
文摘 插图:

根据影视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物件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分为主体物件、陪体物件和背景物件几类。
(1)主体物件。主体物件是一个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是思想和内容的主要体现者,在画面的安排上处于醒目、突出的位置。主体物件可以是真实的物件,也可以是替代的物件。
在影视节目制作中,采用真实的物件作为主体物件是比较好的。因为这样的物件具有真实性、可靠性,能够真正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很有说服力,容易使观众信服。这种采用真实物件的拍摄常常被用于科学教育纪录片或者用于制作电视教材中。
例如,在张以庆导演的长纪录片《英与白》中,英是一只15岁的雄性大熊猫,它就是该片的一个主体事物,是构成该片表达内容的重要部分,它和它的饲养员白一起,向观众展示了14年来朝夕相处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英和白的日常生活纪录,真实地反映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生活异化。主体事物的真实性,更加促进了观众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思考,这就是纪录片的艺术力量和该片的魅力所在。
在很多情况下,不易获得真实的物件来呈现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反映主题,就可以考虑用替代的物件作为主体物件,如可用图片、模型等。虽然替代的物件在真实性上不如真实物件,但只要运用处理得当,也能充分体现作品的内容和创作者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