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

发布时间: 2010-03-15 02:45:26 作者:

 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页码:463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532612732
条形码:9787532612734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北京大学盛唐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在全套《盛唐研究丛书》中,只有这一部是出自历史地理学者之手。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关联是从一套独特而综合的视角产生的,地理学家通过这种视角观察他们周围的世界,这种独特而综合的视角也可以应用于观察古代的历史与社会。正像所有的现象都在时间中存在而有其历史一样,它们也在空间中存在而有其地理。因此地理和历史就成为了解世界的核心。地理学的视角包括三个方面:
  1.通过地方、空间和尺度来观察世界;
  2.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和政治系统联系起来的综合性研究;
  3.应用图像的、语言的、数学的、数字的和认知的方法的空间表述。
  关注空间布局或者说地域结构,即人类活动中的地区差异和由此产生的空间相互作用,人们如何通过空间进行联系,人类如何在空间中组成社会,空间的结构如何变化,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要素。
  收入本文集的10篇论文正是以地理学独特而综合的视角来观察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也为更深刻地理解今天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文章都是作者们近年来最新的研究心得,以地理空间的视角,从地域结构、区域开发、人口、经济、城市、文化和文献等方面,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盛唐地域结构的画面与运作场景。
  区域研究是地理学最基本的视角,从地理学角度来看,每一个区域都可以分为"核心"与"边缘"两大部分。在古代的农业社会中,最主要的资源为可耕地,因此,区域的核心部分大都位于河谷或低平地带,边缘地带则位于区域周边的高地、沼泽、盐碱滩或绵亘的山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不同,促成了核心区与边缘地带的差异。唐代的区域研究,也有"核心"与"边缘"之分,可以是全国疆域范围的尺度,从京、都所在的畿辅核心区到地方一级的审视;也可以缩小到某个较广大的宏观大区(macro-region)的考察;或者将视角缩至更小的次一级区域来研究。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强盛的王朝,幅员广阔,经济繁荣,城市规矩,文化恢宏,人才辈出,外夷四服。对唐代文明的认知也应当具有区域研究的眼光,从比较中发现真实,看出差异。
  本书是北京大学"985"创世界一流大学重点研究项目"盛唐工程"的成果之一,由10位学者的论文组成。内容涉及唐代城市的地域结构、盛唐的地缘政治结构、盛唐时期的人口迁移及其地域特点、盛唐时期河西走廊的区位特点与开发、唐代长江上游地域空间的三大地位、唐代长江中游地区政治经济地域结构的演变--以襄阳为中心的讨论、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唐代长安流行文化的传播地域及方式、唐代茶叶产销的地域结构及其对全国经济联系的影响,以及唐代的地理学等十个方面。文章都是作者们近年来最新的研究心得,以地理空间的视角,从城市、人口、区域经济开发、文化和文献等方面,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盛唐地域结构的画面。
媒体推荐 书评
本“丛书”系北京大学“985项目”中的重大项目“盛唐工程”的研究成果,各项子课题都是经过反复论证而确定下来的。按照跨学科的学术发展趋势,从选题到人员组合,都经过仔细的研究,最终确定第一批五种六本专著,其研究成果,可以代表目前唐史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较高水平,许多论文是具有前瞻性的。相信这部"丛书"的出版,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并成为我们对二十一世纪初叶唐史研究的最新奉献。
  盛唐,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盛唐为何兴盛?盛唐的兴盛局面表现在哪些方面?盛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对外交往、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如何?盛唐的辉煌对后世有何深远的影响?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
  北京大学在唐代的研究方面曾经取得过卓越的成就,如向达、汪、邓广铭、周一良、王永兴、张广达、吴宗国等先生,都做出了富有开拓意义的贡献,目前也有一批中青年学者在从历史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社会学等角度从事唐代的政治、法律、地理、经济、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在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规划”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的支持下,以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这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我们邀请了一批校内外、海内外在唐代研究领域颇有成就的学者,共同来参与实施“盛唐研究计划”,共同探讨这一伟大的时代,把这个时代的真实面貌展现给世人,把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民族、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并希望在取得学术研究的进展的同时,也通过对盛唐经验教训的总结,给我们今天提供一些教益和启迪。
  现在,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盛唐研究计划”的第一批成果,即吴宗国教授主编的《盛唐政治制度研究》、李孝聪教授主编的《盛唐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王小甫教授主编的《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邓小南教授主编的《唐宋女性与社会》(上、下册)、荣新江教授主编的《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共计五种六册,作为《北京大学盛唐研究丛书》第一辑,将由上海辞书出版社隆重推出。
  这一批集体研究成果,从政治制度之整合、国际关系之协调、国家运作之效率、社会风貌之丰富多彩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并对盛唐缘何而盛给予了有力的说明,在一些国内研究比较薄弱的领域,如女性与社会、宗教信仰与社会、地域与空间等方面,也做出了一些综合性的研究和总结。
  我们希望以此为肇端,把《北京大学盛唐研究丛书》继续编纂出版下去。
  这项研究计划从启动到第一批研究成果出版,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谨代表本《丛书》的各位主编,向提供大作的各位学者表示感谢,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学术贡献,也就没有这项集体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我们也特别要感谢北京大学领导以及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和历史学系的领导从道义到资金上的指导和大力支持,没有他们对这项研究计划的关怀和支持,我们也无法完成这项事业;我们还要感谢随叫随到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方向的研究生们,他们在学术上和事务上所提供的无偿劳动,不仅使我们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深受国内外学者称道,而且使我们的《丛书》编辑工作的质量得到切实的保证;最后,我们向我国最大的工具书出版基地——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李伟国社长和历史地理编辑室的许仲毅、余岚、张敏、王圣良、解永健等各位责任编辑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不计成本,以推动学术研究、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是他们,最后以辛勤的劳动,把这套《丛书》奉献给了读者。

目录
导言
唐代的地缘政治结构
盛唐时期河西走廊的区位特点与开发
唐代长江中游地区政治经济地域结构的演变——以襄阳为中心的讨论
唐代长江上游地域空间的三大地位
盛唐时期的人口迁移及其地域特点
唐代茶叶产销的地域结构及其对全国经济联系的影响
唐代城市的形态与地域结构——以坊市制的演变为线索
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
唐代长安流行文化的传播地域及方式
唐代的地理学
……
读书人网 >地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