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378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ISBN:7301039074
条形码:9787301039076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材系列
内容简介 《国际金融教程》(第2版)作为金融学的主干基础课之一,国际金融讲述汇率与国际收支、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外汇交易实务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等内容,是学习其他金融类课程的先修课程。该课程涵盖了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汇率经济学、证券投资、跨国公司金融、国际银行业、项目评估、货币经济学等课程的部分内容。从逻辑框架上看,国际金融教程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内容。其中,第一部分介绍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讲述国际金融理论,包括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和汇率决定理论;第三部分讲述国际金融实务,包括各种外汇交易的原理及其运用;第四部分介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包括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银行业与国际金融机构等;第五部分介绍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作者简介 吕随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从1989年2月开始,从事金融学的教学科研长达18年,作为北京大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两门骨干基础课的聘任主讲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经多次荣获优秀教师称号。除此之外,还开设了汇率经济学、金融经济学、金融衍生工具等课程。在专业研究方向上,对于利率、汇率、货币政策、股票市场等具有比较独特而又深入的研究,并且对于个人股票投资、房地产投资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职期间,先后到过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美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访问、进修和讲学。曾经被评为“2006年中国金融业杰出贡献专家”。
王曙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金融研究部部长,北京市海淀区青联委员。已出版专著《金融演进的过渡经济学阐释》(2007)、《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2006)、《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2004)、《理性与信仰——经济学反思札记》(2001)及译著《与经济学大师对话:阐释现代宏观经济学》、《全球资本市场》等,在《北京大学学报》、《金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经济学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数次获得北京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宋芳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在《管理世界》、《经济科学》等经济类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合著、译著数部,主持或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
编辑推荐 《国际金融教程》(第2版)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科建设的成果之一。全书共分为四章,分别介绍了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国际金融理论、国际金融实务、国际金融制度和国际金融市场内容,内容深入浅出、由浅入深,可作为大学院校的教学用书,也可供读者学习使用。
目录
第一篇 国际金融基础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外汇市场与汇率制度
第一节 全球化、开放经济与外汇市场
第二节 外汇的内涵与分类
第三节 外汇市场的特征与参与者
第四节 汇率的内涵与标价方法
第五节 汇率的种类
第六节 即期汇率、远期汇率与掉期率
第七节 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第八节 汇率差异与外汇市场中的套汇行为
第九节 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
第十节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争论
第十一节 外汇市场的管制:利与弊
本章总结
思考和练习
第二章 汇率决定基础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即期汇率决定的简单模型
第二节 远期交易的动机类型与远期汇率决定
第三节 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机制
第四节 纸币本位下影响汇率的因素
本章总结
思考和练习
第三章 国际收支及其平衡表
第一节 国际收支的概念及国际收支数据的收集、申报和编制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构成
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录方法
第四节 国际收支盈余与赤字
第五节 国际收支的局部差额分析方法
第六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第七节 国际收支和国民账户
第八节 国际收支失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九节 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和自觉调节
本章总结
思考和练习
第二篇 国际金融理论
第四章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第一节 国际收支调节的价格分析法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收入分析法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
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本章总结
思考和练习
第五章 汇率决定理论一:购买力平价理论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购买力平价理论与一价定律
第三节 绝对购习力平价和相对购习力平价
第四节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扩展
第五节 对购买力平价的经验验证及其解释
第六节 结论
本章总结
思考和练习
第六章 汇率决定理论二:利率平价理论
第一节 长期中和短期中影响汇率的因素
第二节 远期交易、套利与抛补套利
第三节 利率平价的推导
第四节 利率平价、掉期交易与套利机会
第五节 以预期回报率推导的利率平价
第六节 外汇市场的均衡
第七节 预期回报率曲线的位移和汇率的变动
……
第七章 汇率决定理论三:汇率决定的货币主义模型
第八章 汇率决定理论四:资产组合均衡模型
第九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三篇
第十章 主要外汇交易及其基本原理
第十一章 外汇期货与期权交易
第十二章 互换交易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四篇 国际金融制度与国际金融市场
第十三章 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第十四章 欧洲货币体系与欧洲货币联盟
第十五章 国际金融市场
第十六章 国际银行业与国际金融机构
第十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
参考书目
……
文摘 第一篇 国际金融基础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外汇市场与汇率制度
第二节 外汇的内涵与分类
外汇市场中买卖的是外汇(Foreign Exchange),但什么是外汇?外汇都具有哪些特征?这是本节要讨论的问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中国是人民币,美国是美元,日本是日元,俄罗斯是卢布.,1999年欧洲诞生了各主权国家共同使用的超国家的统一货币——欧元。各国货币在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国际储备以及国际资本流动中的地位、规模是不同的,实际上,外汇市场中的大部分交易集中于少数几种货币,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全世界流通的货币。
一、外汇的内涵
1.从不同角度对外汇的定义 任何对外经济交往都离不开外汇,各个国家之闻的贸易关系引起不同货币老问的相互交换。。外汇一词有多种内涵,我们分别加以介绍:
(1)外汇一词的含义从名词来理解,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并且可以用于国际结算的信用票据、支付凭证、有价证券以及外币现钞。作为一种有效的对外支付手段、一种具有融通性质的债权,外汇是为适应国际商品流通和劳务交换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正是贸易的国际主义和货币的国家主义之间的共存产生了外汇交易。
(2)外汇一词的含义从动词来理解,相当于“国际汇兑”。其中,“汇”指货币资金在地域之间的移动,“兑”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国际汇兑通常与国际债权债务的清偿以及对外投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外汇定义。所谓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组织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债券、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失衡时可以使用的债权。”作为一个帮助稳定外汇汇率及处理国际收支问题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国家信用和银行信用的角度来给外汇下定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