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请为我宽衣-日常衣着行为心理分析

发布时间: 2010-03-15 06:47:33 作者:

 请为我宽衣-日常衣着行为心理分析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页码:207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4月
ISBN:7801866568
条形码:978780186656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图书品牌:时代联合

内容简介 法国心理治疗师、时尚女性为你述说穿衣的故事,有爱,有欲、有嫉妒、有复仇,有忠诚,也有被判……

在时装店鳞次栉比的今天,在这个衣饰和外在仪表决定一切的时代,本书试图对“我为衣狂”现象作心理上的潜意识分析,对大众消费行为作一种心理学层面的考察,并对人的一生的不同阶段穿着方式所体现出的心理状态做精准分析,令人耳目一新。书稿文字细腻优美,刻画传神,说是心理分析著作,其实更像短篇小说,有情节,有描写,短小精致,读来非常吸引人。可以说,这是一本兼具可读性与知识性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全书结构简单有趣:先是引述一个故事,继而用精神分析方法解读它。乍看上去似乎非常浅显,但是两位作者用生化妙笔把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层层展现在读者面前。这里面有爱,有欲,有嫉妒,有复仇,有忠诚,也有背叛,引发我们深入思考:我们和衣服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联?我们跟我们自己的内心之间呢?

一个女人把所有青春年少时穿过的衣物深埋地下,一个小女孩却穿得像个男孩子,两姐妹互相借穿对方的衣服……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穿衣戴帽,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行为,背后却隐藏着一切不为人知的欲望和情感。
作为“第二层皮肤”,衣服同时属于室内和室外,它既保护着私人的空间,又向外部社会敞开。在我们的童年,身上衣服的每一根纤维都浸透了母亲的慈爱;当我们成长,它又替我们表达着梦想和希望。
媒体推荐 ——欲望的皮肤
——欲望的皮肤

服装无处不在:它们堆积在我们的衣橱里,充斥在商店中;醒目地出现在杂志中;成为我们欲望的目标;它们形成了社会密码,涌现并且相互交换,在打折的日子里令我们疯狂……它们的无处不在,源于我们对其不断增长的关注,然而这种现象却令人惊讶,并引发我们思索:为什么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如此多的位置?这些沉默的衣服向我们许诺了些什么不曾拥有的?我们这样努力是为了在他人眼中补偿或是表明些什么?在不知不觉间,我们常常如何使用它们?
在与服装的关系背后,隐藏着众多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一个大减价的夜晚,当我们挥霍过后被轻微的负疚感所折磨,它会引导我们去思考:这种对服装的激情从何而来?在意大利的这个七月天,它使我们匆匆离开佛罗伦萨的办公室,而赶去抢购?这种冲动的天性和陶醉的秘密又是什么?一时之欢?毫无疑问,但又不是那么单纯,因为服装首先是最基本的需要。人类是唯一一种每天都要更衣的生物。而且这种选择也决非偶然形成的,即使有人认为对服装的关注微乎其微。同样,每天都以同样的方式穿衣,同样揭示出许多我们还不了解的自身特征。一千零一个故事涌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本书的脉络也确定了下来。
有人总穿同一条裙子,有人只穿黑色衣服,有人疯狂购物,而有人珍藏着已经离开的人们的衣服,如此众多的穿衣行为,刻画出人与衣装间各不相同的内在联系,其中人物的经历起了重要作用。在看来微不足道的表面之后,揭示的是内心的活动和不为人知的欲望。服装,我们的第二层皮肤,它既属于内心,又属于外表,它一方面保护着内心世界,同时又通向社会与人际关系的外部世界。服装处于边缘的位置,是主体和世界之间的交界面,它可以掩饰主体,或者相反,将其暴露于众。
故事中也提到了穿衣的方式,这既是个人选择,也是我们周围多种条件决定的,穿衣以其方式表明了个体相对于亲人和家庭,以及相同类型的人们和社会关系所享有的自由范围。服装跟随着自我塑造的轨迹,揭示出与自我形象的关系。它凸显出失败或是成功的自我迷恋。人们还可以在其中发现不断成长的个性特征的痕迹,及早年与他人关系的记忆。
但是破解主体与服装关系的密码的工作,只能在特定的背景中进行,一个主体对应一个故事。我们并不是说:“告诉我你如何穿衣,我就能告诉你你是什么样的人。”而是,更确切地说,帮助读者,通过一些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场景,围绕被人认为不足挂齿的穿衣行为来进行一些思考。
与儿童相关的一些故事,表现出父母为孩子选择衣服的重要问题。衣服的每一根纤维都隐含有最初的母爱记忆。母亲为孩子穿衣打扮,而其本身受到家庭传统的影响,穿着上也表现着自己的梦想、愿望与挫败。父母通过衣服将他们的印记加盖在孩子的身上,他们下意识地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塑造孩子。他们是要把孩子塑造成一个小宝宝?一个小大人?还是光彩夺目的冠军?服装上带有这些重要的痕迹,当孩子离开家庭的怀抱,纳入社会或是孩童世界后,才会在他人的眼中发现这些含义。这是最初的社会化阶段,衣服尤其不能与众不同,而是能够使之融入群体当中。到了青少年时期,服装伴随着青春期的发育,隐藏或是显露了身体的性别特征。青少年相对于父母变得越来越独立。服装成为了这种独立自主的矛头,其间充斥着众多小团体的密码和信息。恋爱的关系带来了苦恼,并且搅乱了局面。衣着的诱惑或是保守,暴露了情侣间的幻想。朋友之间,人们通过交换服装,来交流复杂暧昧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人的故去和离去会随处留下一些值得怀念的衣服,生活的习惯也固定下来。头脑不清的老妇人,只能在漂亮的服饰寻找安慰。
从打扮成假小子的小女孩,到旧时鲜艳的衣裙,服装就像日复一日记录下我们快乐和伤痛的银幕。就像我们的穿衣行为一样千变万化,这本书的故事也无穷尽。希望这里的一些思考会引领您揭开它的面纱……
目录
引言1
——欲望的皮肤
母兔7
——作为母亲标志的衣服
小红帽19
—— 一条超短裙如何令我从母亲身边逃开
……
文摘 书摘
文摘一:
小红帽
——一条超短裙如何令我从母亲身边逃开

周二,当我们从学校回来的时候,有时会看到妈妈和她的姨父姨妈一起围坐在桌边喝茶。桌子上出奇地杯盘狼藉,从他们到来的那一刻起,已经先后上过了几轮点心,甜的,咸的,然后又是甜的。这位“伊维特姨妈”总是对我们表现出特别的关心,每次来都带着一个小提包,里面装满糖球和雪茄一样的糖棍,还有摩洛哥那边的消息,特别是姐妹间最近争论的话题。
这一天,与往常不同,除了装糖果的小提包,她还带来了一只装满衣服的手提箱。箱子里面是她的孩子们以及他们堂兄弟的衣服。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衣服,它们就像学校里其他孩子的衣服,时髦但有点破旧,既不经典也不耐穿,可能质量也多半如此,但却是当时流行的牌子。我记得有双带有条纹的化纤短袜,还有件帽子可以拆卸的橙色滑雪服,都是些对我们来说不同寻常的东西。妈妈却觉得无所谓,甚至断然反对这些时髦,而是喜欢模仿Velazquez或Tintoret的色彩,以及好莱坞女星们领奖时的装扮。她给我们穿戴的是跳蚤市场掏来的手织连衣裙、毛皮大衣和漆面鞋子,而那时候已经没有什么人再穿得这样亮光闪闪了。妈妈兴味索然地审视着这些我们梦想拥有却只能在同学身上看到的衣服。
那年我八岁。一切都还清晰地铭刻在我的记忆中,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那天,姨奶奶他们走后,当我们翻看箱子里的东西时,妈妈发现了一条红色裙子,上面镶有小白领,就像滑冰运动员的服装。而我呢,甚至都没看到它。
我被叫去试穿这条裙子。两条大腿露在外面,只遮住了一半。尽管这条小裙子比当时正常裙子的长度要短很多,她却说非常合适,就像套进手套一样分毫不差。妈妈很高兴,给这条裙子配了件紧身衣和一双小红鞋,把我打扮成小红帽的样子。然后我跑去让爸爸看这身打扮。他也觉得我可爱极了。
第二天,心中充满了他们头天的赞美和鼓励,我得意地穿上新裙子,信心十足地来到学校,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但是上午的上课过程中,这种兴奋的情绪就在不知不觉地染上了忧虑和怀疑的色彩。我注意到全班同学的目光都盯在这条超短裙上。他们交头接耳,又爆发出冷笑,喧哗声、笑声夹杂在女教师洪亮的讲课声中,不绝于耳。我被这条裙子的长度弄得狼狈不堪,只能徒劳地把裙摆向下拽,希望它能显得端庄一些。早上那种暗自得意的情绪很快褪色,而让位于焦虑不安。同学惊异的目光和窃笑,以及逐渐显露敌意的氛围,让我无法继续上课。我盼望着放学钟声
……
读书人网 >艺术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