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试验设计及其优化

发布时间: 2010-03-16 02:24:02 作者:

 试验设计及其优化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25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030254376/9787030254375
条形码:978703025437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试验设计及其优化》从技术与应用观点出发,重点阐述了试验设计及其数据处理的最优化方法和各种分析技术,以进一步提升试验设计的水平及其优化的成效。全书共分11章,除介绍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外,还介绍了试验设计的最新方法、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实例。此外,还介绍了试验设计的常用统计软件。
《试验设计及其优化》可作为理、工、农、医、经济、管理等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实验人员、营销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试验设计及其优化》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前言
导论
0.1 最优化
0.2 试验优化
0.3 试验设计
0.4 试验设计常用优良性
0.5 试验设计优化分析
0.6 试验设计的应用

第1章 正交试验设计
1.1 基本概念
1.2 正交表
1.3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1.4 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
1.5 混合正交表试验设计
1.6 正交试验设计常用方法概述
1.7 改造正交表试验设计
1.8 调整因素及其水平试验设计
1.9 拟因素试验设计
1.10 多指标试验设计
1.11 正交试验设计的效应分析

第2章 干扰控制试验设计
2.1 试验干扰
2.2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3 单向干扰控制区组设计
2.4 两向干扰控制区组设计
2.5 尤登方区组设计

第3章 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
3.1 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
3.2 正交试验设计方差分析
3.3 重复试验的方差分析
3.4 不等水平试验设计方差分析
3.5 非饱和正交设计方差分析
3.6 区组设计方差分析
3.7 误差分析与试验水平

第4章 稳健试验设计
4.1 引言
4.2 基本概念
4.3 SN比试验设计
4.4 稳健设计
4.5 内外表因素相关联参数设计
4.6 内外表因素无关联参数设计
4.7 综合误差因素参数设计
4.8 质量特性灵敏度分析
4.9 容差设计
4.10 动态特性设计
4.11 稳健性技术开发设计

第5章 广义试验设计
5.1 “义试验
5.2 故障判析设计
5.3 寿命试验设计
5.4 if场分析试验设计
5.5 数学试验设计
5.6 生产计划试验设计

第6章 调优运算
6.1 调优运算的特点
6.2 二因素调优运算
6.3 三因素调优运算
6.4 多因素调优运算

第7章 均匀设计
7.1 均匀性
7.2 均匀设计表
7.3 均匀试验设计
7.4 均匀设计结果分析
7.5 不等水平均匀设计
7.6 混合因素均匀设计

第8章 试验设计优化分析
8.1 最优试验设计
8.2 试验设计优良性分析
8.3 试验设计适用性分析
8.4 超饱和试验设计

第9章 数据处理优化分析
9.1 试验数据处理的最优化
9.2 极差修正优化分析
9.3 缺失数据弥补优化分析
9.4 梯度干扰控制的秩协方差分析

第10章 探索性数据分析
10.1 引言
10.2 基本概念
10.3 茎叶图
10.4 字母值
10.5 箱线图

第11章 试验设计常用统计软件
11.1 统计软件的选用原则
11.2 SAS软件系统
11.3 SPSSforWindows软件
11.4 试验设计专用软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常用正交表
附录2 随机数字表(部分)
附录3 F(f1,f2)表
附录4 正交多项式表(N=2-11)
附录5 均匀设计表(部分)
……
序言 试验设计作为试验优化常用的现代通用优化技术,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应用成效日益显著,已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的应用数学分支之一,亦成为当代科研人员、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必备技术。
试验设计是设计试验方案,实施广义试验,充分利用有限试验点信息,通过离散优化、全局寻优,寻求试验空间的近似最优点,而最优化思想则始终贯穿于其方案设计、试验实施和数据处理的全过程。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为多个专业本科生开设了“试验设计”课程,随之编写了相应的校内教材,并在科研工作中得以实际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教学与科研的实际需要,1987年出版了《试验优化技术》一书,该书将本科生用书《试验设计》和研究生用书《回归设计》合为一书,含两篇16章。随着试验优化理论与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成果的不断涌现,试验优化的新技术、新方法也不断展现,特别是试验设计与回归设计的全程优化,使其设计水平和优化成效不断提升。为此,2001年,由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出版了《试验优化设计与分析》一书,除试验设计、回归设计两篇外,新增试验优化分析一篇,共21章,不仅介绍了试验优化新方法、新技术,而且还突出强调了试验设计与回归设计的全程优化理念与方法。2002年,该书被遴选为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迄今一直作为多所高校多个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
鉴于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上多方面的差异,根据学生的要求、授课教师和督学的建议,并考虑到应将全程优化的理念与方法贯穿于试验设计与回归设计内容的始终,故将《试验优化设计与分析》改编为《试验设计及其优化》和《回归设计及其优化》,分别单独成书,相应地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同时,亦方便于其他读者使用。为了从现代优化理论和试验优化的整体上更好地去认识和把握试验设计和回归设计的基本原理、主要方法、应用技术和重要意义,特将原书的“导论”部分稍作改动,分别作为《试验设计及其优化》和《回归设计及其优化》的导论,供读者参阅。
文摘 插图:


第3章 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
3.1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
3.1.1极差分析
实际应用表明,极差分析法直观形象、简单易懂。通过非常简便的计算和判断就可以求得试验的优化成果——主次因素、优水平、优搭配及最优组合。能比较圆满、迅速地达到一般试验的要求。它在试验误差不大、精度要求不高的各种场合中,在筛选因素的初步试验中,在寻求最优生产条件、最佳工艺、最好配方的科研生产实际中都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极差分析法是正交设计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极差分析法不能充分利用试验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其应用还受到一定的限制。
极差分析法不能估计试验误差。实际上,任何试验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试验误差,而极差分析法却不能估计这种试验误差的大小,无法区分某因素各水平所对应的试验指标平均值间的差异究竟有多少是由因素水平不同引起的,又有多少是由试验误差引起的。对于误差较大或精度要求较高的试验,若用极差法分析试验结果而不考虑试验误差的影响,就会给准确分析带来困难,影响获得正确的结论。 极差法无法确定试验的优化成果的可信度,也不能应用于回归分析与回归设计。
读书人网 >科学与自然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