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概况

发布时间: 2010-03-16 02:42:17 作者: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概况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30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9787105085903
条形码:9787105085903
版本:修订版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适合研究人文地理相关人员使用。
丛书名: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

内容简介 为了介绍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情况,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特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主要内容包括:各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划、自然资源、民族分布、历史发展、政权建设、社会变革、经济文化以及名胜古迹、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的出版,对于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学习,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貌
 三、气候
 四、主要山脉
 五、主要河流
 六、湖泊
 七、冰川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风能资源
 二、太阳能资源
 三、水力资源
 四、矿产资源
 五、土地资源
 六、森林资源
 七、草场资源
 八、动植物资源
 九、旅游资源
 第三节 民族与人口
 一、民族
 二、人口与计划生育
 三、藏语言文字
 四、宗教事务
 第四节 行政区划
 第五节 名胜古迹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史行政区划设置
 一、门源回族自治县
 二、祁连县
 三、海晏县
 四、刚察县
 第二节 人民政权建设
 第三节 土地改革
 第四节 牧区工作
 第五节 拨乱反正
 第六节 改革开放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地方建立与自治机关建设
 一、建立发展时期
 二、遭受严重破坏时期
 三、恢复与完善时期
 第二节 法制建设
 一、立法工作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三、规范性文件清理备案
 四、行政执法监督
 五、法制宣传教育
 第三节 民族关系
 第四节 人民生活
 一、农民生活
 二、牧民生活
 三、职工生活
第四章 农业
第五章 工业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七章 财政金融
第八章 贸易
第九章 旅游
第十章 对外开放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大事年表
后记
修订后记

……
序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在三次大规模的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民委从1958年开始组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三种丛书。“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民委机构撤销,此项工作被迫中断。1978年国家恢复民族工作机构,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改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979年,国家民委决定继续组织编写以上三种丛书,并增加编写《中国少数民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丛刊》两种丛书,定名为《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辑出版列入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重点科研项目。

文摘 海北藏族自治州地处祁连山中部地带,祁连山系的走廊南山、托勒山、托勒南山、大通山等由西北走向东南,层峰起伏,巍峨绵延上述山脉构成海北高原明显的骨架,境内山峰海拔大多在4000米左右,最高点位于托勒南山五个山东沟脑主峰,海拔5287米,最低点位于祁连黑河下游大子龙沟口南500米处,海拔2180米。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温度和降水由两北向东南递增,表现出有规律的地带性变化。海拔超过3000米的 面积占自治州总面积的85%以上。从地貌成因看,有构造地貌、流水地貌、风成地貌和冰川地貌;从地貌形态看,有川谷、盆地丘陵、低山、中山和高山。自治州分为三个地貌区:祁连山高原区、青海湖北部湖盆区和浩门河河谷区。
三、气候
海北藏族自治州气候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其特点:寒冷期长,温凉期短,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多夜雨和大风。地势起伏大,气候呈垂直带分布,地区差异显著,具有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0 3℃—0 7℃,最高气温27℃,最低气温—39℃。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年日照时数2440-3140小时。年辐射热量每平方厘米131-177千卡无绝对无霜期。

后记 新编《海北藏族自治州概况》是《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之一,它是遵照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的统一规划和要求,在中共海北藏族自治州委和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青海省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的具体指导下,在州各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下修订的。
2006年10月,根据青海省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的要求和安排,中共海北藏族自治州委、州人民政府下发了《海北藏族自治州概况丛书修订编纂意见》,成立了编委会 《概况》修订工作按照“基本保持全貌,统一体例、版本,增加新内容”的原则,以补为主,重点补充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通过一年多的工作,于2007年10月修编完毕
本书编委会由吉太加同志任主任,李忠、卡先、索南东智同志任副主任,州直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组成:金河清、玛久、索南拉加同志曾任编委会副主任。编委会下设编修组,由扎西同志任组长,谢扬加、卫五福、王学良、乔海元同志任副组长,具体负责编纂工作:马王祥、扎拉加、罗建兰、唐静、陈生雄同志为工作人员。
读书人网 >地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