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

发布时间: 2010-03-17 02:37:26 作者:

 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页码:15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44707296/9787544707299
条形码:978754470729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讲述了希腊人乐于挑战由来已久的传统,大胆革新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使他们备受激励,而他们所寻得的解答亦成为后世公认的典范,罗马人承认希腊人的伟业,却并未高山仰止,他们增添了组织的天才和建造巨构的本领,留下了自已的艺术华章。苏珊伍德福德考察了古希腊罗马视觉艺术的方方面面,完整地呈现了古典艺术和建筑的辉煌成就,她的文字所传达出的那种令古代世界的艺术家们灵感喷涌的创造激情,亦会令你感同身受。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钱乘旦,历史学博士,荣誉文学博士(英国),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史、世界现代化比较研究、西方文化史。主要著作包括:《走向现代国家之路》、《第一个工业化社会》、《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世界现代化进程》、《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等,译著有《帝国斜阳》、《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担任中央电视台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学术指导。作品多次获奖,包括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吴玉章奖等。曾主持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包括“英国与英联邦国家发展研究”、“英国与发达国家现代化研究”、“世界现代化进程不同模式研究”等。
媒体推荐 “构思周密,行文生动,见解独到,立论精辟,……对古典艺术富有学养和挑战性的介绍。”
——乔治M.A.汉夫曼,哈佛大学考古学教授
  “图片与文字完美结合……是学校图书馆的必备书,肯定会大受欢迎。”
——布赖恩斯帕克斯,《希腊和罗马》杂志
编辑推荐 《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为“剑桥艺术史”系列的其中一册。 希腊人乐于挑战由来已久的传统,大胆革新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使他们备受激励,而他们所寻得的解答亦成为后世公认的典范,罗马人承认希腊人的伟业,却并未高山仰止,他们增添了组织的天才和建造巨构的本领,留下了自已的艺术华章。苏珊伍德福德考察了古希腊罗马视觉艺术的方方面面,完整地呈现了古典艺术和建筑的辉煌成就。
目录
导言
第一编 上古与古典时期:进步与障碍
 1 立雕像
  希腊人
  希腊与埃及:风格与技巧
  进步的风险:公元前650-490年的上古青年男子像
 新材料,新风格:公元前5世纪早期的青铜雕塑
  更大胆,更多问题:古典早期的雕像
 古典时期的解决:波力克莱塔的《持矛者》
 风格与趣味:着装的女性形象
 上古与古典时期雕刻艺术的潮流及发展
 2 希腊神庙与装饰
  四种常见的布局
 两个基本立式图:多利亚和爱奥尼亚柱式
 装饰空间与形状
 三角墙及其问题
 排档板:人物不多但刻画深邃
 中楣设计的困难
 古典早期与盛期风格的比较
 3 绘画与陶绘
 墙画和板画
 陶绘的开端
 希腊陶器的用途
 公元前7世纪的新趣味
 黑像画法:讲述生动的故事
 赤像画法探求全新的效果
 墙壁画的进展:波利格诺托斯
 空间的幻觉
 关于艺术的文献资料

第二编 公元前4世纪及希腊化时期:创造与模仿
 4 雕塑
  古典城邦的衰落和希腊化诸王国的兴起
 公元前4世纪雕塑的新动
 女性裸体:希腊艺术的新主题
 希腊化时期的新问题:空间中的人物
 希腊化时期的多样性:新题材——异族人和群雕
 旧结构中的新情节
 仿古的成功与不成功
 希腊化时期的贡献
 5 绘画
  知识来源及其价值
  公元前4世纪的遗产
  希腊化时期的成就:新主题与新背景
 6 建筑及设计
 住宅:私生活中的新奢侈
 剧场以演员为主体
 神庙:整合建筑群

第三编 罗马世界:接受并改造希腊遗产
 7 罗马雕塑与浮雕
  罗马帝国的兴起
 人物塑像具体的人
 罗马的塑像,希腊的造型
 历史题材浮雕:具体的事
 私人浮雕:石棺雕
 8 罗马绘画
  罗马绘画中的希腊灵感
 地道的罗马画:一个例子
 罗马风景画:庞贝“四风”
 9 罗马建筑:继承与发展
 住宅和庙宇:人和神的住所
 从剧院到竞技场
 帝国澡堂:“人民的宫殿”
 10 世界统治者
 世界统治者的世界性建筑
 同中有异
 罗马统治下的非罗马族群传统
 古典传统之外

尾声
附录:如何确定我们的知识
如何确定希腊、罗马艺术品和建筑物的年代
如何确定某作品出自某艺术家之手
复杂大理石塑像是如何制作的
罗马人如何复制或改制希腊塑像
罗马人如何使用希腊绘画的复制件
艺术家小传
小词典
进一步阅读书目
索引
……
文摘 第一编 上古与古典时期:进步与障碍
1 立雕像
希腊人
迈锡尼衰落后,希腊并没有开始一个辉煌的文明。大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使用各种希腊方言的人居住在爱琴海一带,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多利亚人和爱奥尼亚人,前者多居住在希腊本土,后者则分布于许多海岛以及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的一些地方。这些人星罗棋布,分散居住,形成小型聚落,其中有很多后来发展成poleis(人们通常称之为“城邦”,但并不准确;单数为polis)。
早期这些聚落贫困、无知,彼此分割,也不和其他地方联系。但慢慢地它们发展起来,富裕了,到公元前8世纪中叶,也就是荷马史诗形成的时代,工匠们已能制作高大的陶土墓碑了,上面饰以精细的花纹(见图59)。很快,人口增长推动着希腊居民向外迁徙,他们东至黑海沿岸,西至西西里岛和南意大利。后来,各城邦开始进行广泛的贸易活动,由此而与埃及和近东发生了人员和文化的接触。埃及、近东的古代文字和辉煌文明连同其丰富、娴熟的艺术形式让希腊人赞叹不已而又感到自卑,于是在深为感触之下,他们急于效法,到公元前7世纪中叶,许多希腊人已经学到了两项技艺——写作和雕刻,就是这两项技艺,让他们创造出后来使其名垂千古的文学与雕塑作品。
希腊城邦都是独立的,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地峡边的科林斯富庶奢华,是一个大贸易中心;斯巴达勇武好斗;阿戈斯则产生了一批优秀的青铜铸造师;雅典城邦地处由多利亚人占优势的希腊本土,它鼓励个人奋斗,吸引了许多有天价的外国人前来居住,结果它创造出最优秀的诗歌、戏剧与艺术作品。
插图:



读书人网 >艺术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