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真爱子女

发布时间: 2010-03-17 03:21:26 作者:

 真爱子女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页码:29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113093469/9787113093464
条形码:978711309346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真爱子女》不是一本拿来阅读的书,而是一本用以指导行动的书。我们都希望孩子们开心,有责任心,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当他们犯错的时候,我们陷入迷茫之中,试图让孩子们与我们重新顺从合作。我们会教训、惩罚、操纵甚至乞求他们;我们用好东西贿赂他们,或带他们去做心理咨询。大量的个人经验证实我们的这些方法都不能培养出一个想要的真正开心和有责任心的孩子,但是在没有更好的方法下,我们继续尝试这么做。
作者简介 格雷格拜尔,美国人,生于1952年,医学博士。现为作家、教师、公众演讲者以及人际关系专家。
他曾经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眼科医生,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他觉得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是后来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他开始觉得空虚、困惑和恐惧,并逐步发展成为瘾君子。他从痛苦的深渊中走了出来,开始寻找缺失的人间真情。
他曾1400多次在广播、电视和其他活动中发表言论,主题是无条件的爱——真爱。他出版了16部著作,并附有CD和DVD。
他与妻子及7个孩子住在美国的乔治亚州。
编辑推荐 有效教育孩子的九个法则:
第一法则: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这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法则:当孩子表现不良的时候,他没有感受到爱。
第三法则:如果我生气,我就错了。
第四法则:我不能给予我没有的,我必须为自己找到真爱。
第五法则:我的孩子需要被爱和教育。
第六法则:在孩子们被爱和教育了之后,他们还是需要继续被爱和教育。
第七法则:选择的法则。
第八法则:快乐来源于爱。
第九法则:快乐来源于负责。
阅读的革命:真爱的广泛交流与深入体验空间,让生命的感受从此改变。
没有真爱,没有足够的真爱,养育孩子的过程就会迷惘和痛苦。请用《真爱子女》的养育孩子的法则,你会找到真爱并与孩子一同分享。
真爱是一种生活,有了真爱,养育孩子会使你快乐。
目录
第一章 养育孩子的第一法则 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这比什么都重要
灵魂的维他命C
真爱是无条件的
失望和生气的影响
缺乏真爱
自然流露的真爱
担负起爱孩子的责任
家长最重要的三大责任

第二章 养育孩子的第二法则 当孩子表现不良的时候。他们没有感受到爱
赞美的作用
追求权利
安全惑髑疴伤作照
获取和保护行为

第三章 养育孩子的第三法则 如果我生气了,那就错了
生气的结果
想得到孩子爱的需求
所有的父母都容易生孩子的气
我们是如何控制孩子获得“假爱”的
如果我们没有得到孩子的真爱,我们就使用获取
和保护祗为
消除我们的怒火和其他一切获取和保护的行为

第四章 养育孩子的第四法则 我不能给予我没有的。我必须为自己找到真爱
对不能给予孩子爱而内疚,我们不能给孩子自己没有的东西
寻找真爱
不再使用获取和保护行为
家长获得真爱的作用

第五章 养育孩子的第五法则 我的孩子需要被爱和教育
对孩子开诚布公
当孩子跟我们坦诚时,我们要爱他们
爱孩子的结果
怎样纠正孩子的错误
对孩子有信心
家庭会议

第六章 养育孩子的第六法则 当孩子们被爱和教育了之后,他们还是需要继续被爱和教育
孩子使用获取和保护行为时,我们如何应对
应对孩子的谎言
当孩子装可怜的时候,我们如何应对
当孩子依赖别人的时候,我们如何应对
当孩子逃避的时候,我们如何应对
如何预防孩子的获取和保护行为
当赞美的时候,避免说:“你是个好孩子”
应对孩子生活中的其他事情

第七章 养育孩子的第七法则 选择的法则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理解选择的法则
违背选择的法则的代价
让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
教孩子如何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应用选择的法则
要有信念
没有失去任何东西

第八章 养育孩子的第八法则 快乐来源于爱
教孩子承担责任
关爱孩子不会让你显得卑微
教孩子人际关系
利用选择的法则处理人际关系
期待的法则
良好关系的两个重要原则

第九章 养育孩子的第九法则 快乐来源于负责
教育孩子负责的目的
让孩子承担起部分责任
怎样安排任务
如何应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行为
责任心
后果
对教育孩子承担责任的理解
责任带来的愉悦感
家长的责任

第十章 如何实践 更多有关养育孩子法则的实际应用
准时
计划并参加活动
计划并参加活劝
分享
金钱、津贴、外出工作
“这不公平”
不同意孩子的想法
孩子的“性”教育
关于孩子约会的事
关于孩子西酗酒和吸毒的事
离婚
养育成年的孩子
附笔
……
序言 自从《真爱》出版以来,我收到很多读者的来信,要求我将教育孩子的法则更加明确,以便人们更好地运用到养育孩子这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中。这样的需求很明显,大多数的孩子每天的行为都会表现出一些毛病。比如年龄大点的孩子会生气、叛逆;他们生闷气,躲避我们,酗酒吸毒,性交,甚至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有了孩子。年龄小一些的孩子会不顺从,没有责任心;他们抱怨,并经常与伙伴发生冲突。尽管我们有能力将人类送上太空,控制DNA,移动山脉,但是我们却经常陷入教育子女完全无助的境地。
我们都希望孩子们开心,有责任心,但是我们并不
文摘 第一章 养育孩子的第一法则 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这比什么都重要
在孩子学会说话之前,他们受到能力的制约,无法表达他们的特殊要求。但是他们仍有很多方法告诉他们想要的:面部表情、哭泣、尖叫和其他各种各样的肢体动作。与孩子逐渐熟悉后,我们会知道这些动作所表达的意思,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该换尿布了,什么时候该抱了,什么时候该跟他玩了,什么时候该睡觉了,同时也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他不想做这些事情。
我们已经学会观察他们的表现,我们频繁地这样做,以至于不会想太多。当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向你张开双手,你会知道她要你抱她。假如你不管她,她就会坐在地上尖叫,你知道她对你的反应不满,她下了更大的决心要你抱。所有的这些不需要说,你就会一目了然。
孩子长大后,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当累了或饿了,他们不局限于哭泣或者踢东西,而能清楚用语言准确表达他们想要。
尽管孩子有能力用语言来表达自己,但是他们会继续用非语言的方式,尤其当他们不能确切地明白他们想要什么的时候。比如,他们只知道不舒服。作为家长,我们都面临过一些孩子的挑剔、不开心,他们说话只是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假如我们不能理解他们这种模糊的需求,孩子就会更加愤怒,因为他们要从无法描述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理解孩子的行为,使我们做出的反应卓有成效。当我们不能理解他们或者对他们的表现做出了错误的反应,结果将会是严重的。
想象一下,你和我在地上种了一颗健康的幼苗,接下来没有给它浇水。毫无疑问,几天后,它就变黄枯萎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把这株植物的行为解释或人为的损坏而感到不悦或生气。我们可以责怪这株植物吗?我们可以对它大叫,因为它没有如我们预期的那样成长。我们甚至可以将叶子涂成绿色,那样我们就可以不去理会难看的颜色。但是和简单地选择给幼苗浇水相比,这些选择看起来相当的愚蠢。
就像植物不能告诉我们它们需要什么一样。孩子也不能直接地告诉我们他们在情感上或者精神上所缺乏的东西。他们会变得易怒,爱发牢骚,叛逆,不负责任。当我们不能明白他们求助的意思时,他们的表现会自然而然地继续并增强。孩子长大后会难以管束,会生闷气并躲避我们,甚至会酗酒、吸毒。
作为家长,我们不理解孩子这些行为的真正意义。如果不能及时明白他们所说的,我们就成了孩子不良行为的罪魁祸首。
要知道,孩子的不良行为只是对他们的需求没有满足的一种反映。不明
……
读书人网 >家庭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