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六事集

发布时间: 2010-03-17 03:39:00 作者:

 六事集


基本信息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页码:42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503686391/9787503686399
条形码:9787503686399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六事集》是作者从鬼事、世事、文事、心事、治事、编事6个方面描写了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从这6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生活的观点。人,活在事中,归根结底,活在自己的心事里。歌哭于事,得失由心,快乐而忧伤,赞叹又怔忡,充实却凄惶。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这到底又算是个多大的事呢。
目录
一鬼事
 我
 吾乡
 民之初《一》
 民之初《之二》
 鬼事
 这世上有孔子
 师之过
 拂袖而去
 上帝保佑你获得绿卡
 乡民的死法
 胃病患者
 这五方杂处之地
二世事
 “迁责杀父”情结
 利害不来则已,一来俱至
 异哉,所谓暂住证
 建设法律的生活方式
 罪者的清白
 现代选民
 诗人的那口气
 机器幽了我们一默
 去秋今夏的十件赏心乐事
 法学士“村官”
 阶层流动、分配正义与思想自由
三文事
 儒者的自信
 心的资源
 内行的外行话:汉学家们
 关于所谓“报”的几点释义
 文化作为整体的不可分解性
 文化反思的提法本身需要反思
 言说与言说者
 学位论文的人身专属性
 抱着理想主义一同自杀
 鉴识力与所谓一流大学
 东边与西边美丽的法学院
 学院路41号今夜复今夜
 西南有山
 江河流经之地
 法学家的品性与位置
 法学家:法律的良心
 法学公民与知识英雄
 法律教育与法律从业者
 关于政法大学的科系设置
 汉语知识——学术史的一面镜子
 当岁月流逝,它们也披满了忧伤
 “看不懂”的七点原因
 内容提要与国际惯例
四心事
 生死间的凄惶
 儿希者何
 温情与敬意
 爱情美酒好天气
 通过交谈而保持人性
 为什么我们会止不住同情恶人
五治事
 祥和人世十大问题
 自由在于分享公共权力
 合法性: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
 作为法律共同体的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法权安排的时空意象
 国家目的与法律宗旨
 国家的德性与伦理功能
 要有个捎话儿的人
 代议政治:历史与逻辑,或者结果与起点
 中国党政之路:如何对待榜样
 现代法制是一种软实力
 世道人心是法律的魂魄
 没有天哪有地:超验价值的法律意义
 法律总须体恤人情
 法律:解释与论证
 假作真时真亦假
 经典的法学方法
 关于建立“司法权威”的现实考最
 法院的别一种功能
 天下士人不服
 谋生与谋道:公民社会政治热情的法律表述
 公共权力的私性化与准黑化
 好像有什么事不对劲了
六编事
 尘狱 地狱 心狱
 为人类的苦难伸冤
 我们大家都不得自由
 另一种活法与说法
 藉法意而通法制
 凝练法意
 法意阑珊
 继斯文为己任
 中国文明的法律自觉
 中西汇聚时代的法意
 安邦其命
 探求政道的学思
 在户籍与狱制之间
 兹事体大
 犯罪的社会与文化语境
 汉语法学的反向省思
……
序言 人活在事中。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串起了时间,把生命填满,当事人身临其境,用慰藉或者忧伤来抵挡。
人活在世上。世界是事件的舞台,众生起舞,被迫扮演着人生,构成了人世。这人世,萍水倥偬,生死间的过场,既实在,又缥缈,让我们恨爱交加,留恋而又渴望解脱。到末了,白头歌尽,万古沉灭,却愈发糊涂,于是有一代代的追问不休。生也有涯,世界不朽,答案总是联翩带着疑问,世事不外笼统于恨爱中打滚。
人活在自己的心事里。诸事纷披,都在心里,心事是人的定义的要素,心灵是存在的家园。心中有心事,便是对理解做出理解,用人
文摘 许章润,安徽庐江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少年无知,幻想当画家,经载涂鸦,晨钟暮鼓,三试不第,自诩美院落榜生。从此自卑,表现出来便是自傲。转习法律,以图糊口,先后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墨尔本大学,获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早先主要用力于刑事法学,日久生厌,学术兴味渐在抽象的法律哲学探讨,而于比较法学与宪政,则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特别讲究文字的雅致与精准,反感母语不通却老冒若干不甚相关的外文词汇。对于西方“文化洗脑”,忧心忡忡,作焦虑状;深感百年中国,法意阑珊,不得不然,一切无中生有。反感以“主义”定位,非要借用,则标榜文化保守主义、政治自由主义、学术宽容主义、生活温情主义。有政治意见,无党派。主办刊物一份,主编丛书两套,出版著作三四种,译述五六部,讲授课程七八门。两鬓已有白发,遂集宋明人句,“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宽其程限,紧着功夫”,自勉复勉人。媒介东西的“冰人”既做不得,小学者便是归宿,于是心旷神怡。
读书人网 >散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