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像剪纸一样美艳明净

发布时间: 2010-03-17 03:39:49 作者:

 像剪纸一样美艳明净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36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7020057500
条形码:978702005750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当代作家系列
外文书名:d

内容简介 《像剪纸一样美艳明净》是作者对文学的一些想法,以及怀了"无知者无畏"之心的对艺术、绘画等等的说长道短,也还有一些在域外旅行的心得。熟悉作者作品的读者也许会注意到,长篇小说《无雨之城》出版于一九九四年,但在一九九六年编辑文集时,作者将它排除在了文集之外。究其原因,当时似乎是觉得它不够厚重吧!甚至就因为它太过畅销,弄得作者反而心怀忐忑,反而怀疑起这部作品的艺术品质了。十年之后作者将它编进这套作品系列,因为作者明确地意识到,正是《无雨之城》的写作,锻炼了作者结构长篇小说的能力,后来的《大浴女》《笨花》,都或多或少得益于这次关于结构的训练。当一个作家为自己的作品做阶段性小结时,是不应忽视这种有衔接和铺垫意味的写作的。
作者简介 铁凝,姓屈,女,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出生于北京,当代作家,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河北大学兼职教授,中共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铁凝的父亲是著名画家铁扬 。
  1957——1975 出生于北京,后在古城保定度过了童年和少年;
  1975——1979 高中毕业后到保定博野县农村插队知青;
  1979——1984 保定文联《花山》杂志任小说编辑;
  1984——1996 河北省作家协会专事创作、河北省文联副主席;
  1996——2006 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6——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中共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中共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代表。
编辑推荐 作者其中,长篇小说三卷,分别是:《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中篇小说两卷,书名为《永远有多远》和《午后悬崖》;短篇小说两卷,书名为《有客来兮》和《巧克力手印》;散文集两卷,书名为《会走路的梦》和《像剪纸一样美艳明净》。
目录
第一辑 遥远的完美关于《遥远的完美》韩熙载夜宴图皇帝与绘画农民舞会艺术与劳动脱下圣袍称金少发集哀伤与凄惨之大成庞培的末日晚钟为死者化妆罗丹之约包厢蜻蜓女贵胃莫洛佐娃草地午餐的革命意味德加眼中的芭蕾舞女狮如何变成孩子颜色的气味永逝不返想起阿尔那张床地中海清醒有力的土路吻搜尽奇峰打草稿十分私人的表达永远真诚的不满像剪纸一样美艳明净你无法不和他一起感受隐匿的大师美国式表达日常面包我与乡村情欲、苦难和神秘哀伤奥地利天才厨房护心之心河北有位白寿章行走的大脚沉淀的艺术和我的沉淀惊异是美丽的猫照镜摩登原始人逃亡地主归来记住,黑白木刻就应该这样幽静深行忘却回武强年画伊蕾和特卡乔夫兄弟怀念插图感恩自然,回到生活第二辑 从梦想出发第三辑 狂欢季节里的猫第四辑 华盛顿的“文学疗法”
……
序言 十年前,曾经为自己的作品集中做过一次阶段性小结,编辑出版了五卷本《铁凝文集》。十年后的今天,当再一次为自己的作品做阶段性小结之际,恰逢人民文学出版社拟编辑出版“中国当代作家系列”丛书,于是,自己的这套作品系列凡九本便应运而生。
其中,长篇小说三卷,分别是:《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中篇小说两卷,书名为《永远有多远》和《午后悬崖》;短篇小说两卷,书名为《有客来兮》和《巧克力手印》;散文集两卷,书名为《会走路的梦》和《像剪纸一样美艳明净》。
熟悉我作品的读者也许会注意到,长篇小说《无雨之城》出版于一九九四年,但在一九九六年编辑文集时,我将它排除在了文集之外。究其原因,当时似乎是觉得它不够厚重吧!甚至就因为它太过畅销,弄得作者反而心怀忐忑,反而怀疑起这部作品的艺术品质了。十年之后我将它编进这套作品系列,因为我明确地意识到,正是《无雨之城》的写作,锻炼了我结构长篇小说的能力,后来的《大浴女》《笨花》,都或多或少得益于这次关于结构的训练。当一个作家为自己的作品做阶段性小结时,是不应忽视这种有衔接和铺垫意味的写作的。
两卷中篇小说和两卷短篇小说我都拿比较新的小说篇目做了书名,一来它们都写作于《铁凝文集》出版之后,其次它们也都是我个人喜欢的篇章。特别是短篇小说,我从自己近一百篇短篇小说里选出六十余篇在此集成两卷,是想在检点自己写作历程的同时,尽可能奉上筋道、耐读的给读者。两卷散文集,《会走路的梦》一卷,侧重的是人间的凡事与亲情、世俗的烟火与心灵的起落。《像剪纸一样美艳明净》一卷,多是我对文学的一些想法,以及怀了“无知者无畏”之心的对艺术、绘画等等的说长道短,也还有一些在域外旅行的心得。私下里是希望少一点虚张声势,多几许弦外之音。
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集中出版这套作品系列。亦有细心的出版界朋友对我说,此九本加上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笨花》,正好是十本。并问:你是否因此有意要将作品系列做成九本?这里我要说,成书九本并非刻意为之,完全由所选作品容量所决定。但我还想说,和十比起来,我的确更喜欢九。九是有余地的,也还有新的可能。就像我心中的文学,其实是不存在最好的,只有更好。前方应该有更高的目标,我们应该有不断梦想的能力,去做会走路的梦。也许这样能够培育我们对世界和生活不断的惊异,而惊异着是美丽的。
至此,想起读过的一段文字,关于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有时候安东尼奥尼也使用一次性成像照相机。在乌兹别克的一个区中心,在一部长期未能完成的电影拍摄现场,他决定赠送给三位穆斯林老人记录他们形象的照片,说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把时光留住。三位老人中最年长的那位飞快地扫了一眼照片,便把照片还给了他,并反问了一句:“为什么要把时光留住?”这老人的问题让安东尼奥尼目瞪口呆。
电影、摄影是一种妄图把时光留住的艺术吗?文学是一种妄图把时光留住的艺术吗?时光真正是挽留不住的,安东尼奥尼一定觉得,那位反问自己的穆斯林老人才称得上是时光里的智者。
照片如果是回忆时光,文学或许更应当有能力去创造时光。
铁 凝
2006年6月16日
文摘 不久前读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九九六年春,荷兰十七世纪黄金时代画家弗美尔首次回顾展在海牙展出。弗美尔与其同时代的荷兰大师伦勃朗齐名,四十三岁去世,仅留下三十五幅作品。这次在海牙的回顾展竞集中了二十三幅,超过他一生作品的三分之二,加之预先有计划的宣传,开展之前已经在欧洲造成轰动。各地旅行社借机垄断,预售入场券就达三十五万张。回顾展上人潮拥挤,即便有三个月的展期,应观众要求,美术馆还是将每日的展时不断延长——最长到晚十二点。在九十天的展期内,观众达四十万人次。这样,荷兰海牙的美术馆以三百年前他们一位画家的二十三幅油画举办特展,仅门票收入就达五百万美元。
十七世纪是荷兰的黄金世纪,它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于一六。九年成立荷兰共和国。革命的胜利,经济和海上贸易的发展,使市民和商人日渐强大起来,王权则相对软弱了。资本主义的空前繁荣带动了艺术的兴盛,这时的荷兰文化脱离开当时欧洲文化的主流即巴罗克风格,脱离开巴罗克风格的那种豪华、绚丽、威严、庄重等特征,形成独特鲜明的市民性格。都市的、市民化的社会,使画家注重忠实描绘日常事物、家居环境,从市井生活里发现别样的诗意。这一时期荷兰画家们的画幅都是比较小的,取材、内容、趣昧……都适合商人及市民家庭的收藏和悬挂。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崇尚的宗教题材在此时的荷兰退居次要位置。弗美尔耀眼的才华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充分的释放,他一生把自己限制在极小的题材里,一条小街,或一个房间里的一两个人,这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作为一流画家的位置,更没有妨碍他那小题材的画面充溢着一种浑然大气之势。
通常提到弗美尔,被作为代表作举出的多是《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倒牛奶的厨娘》等,但更能打动我的是《小街》、《称金少妇》以及《读信》、《太太和女仆》这样的作品。
《小街》中的正面建筑是弗美尔故乡德尔夫特十七世纪典型的民居,画作那无比精确的由几条垂直和平行线所造成的严谨构图,它那由杰出的色彩分布所造就的朴素而又细致的光和影,使观者感受到一种清新安谧、温暖从容的氛围。我们眼前略显扁平的这座三层民宅虽然占据了一多半画面,但是你并不觉得压抑或者失重,左边三组错落的屋顶侧面使画面开阔并活跃了。还有几乎居中的三组人物:正中是两个玩耍的孩童,右边黑门洞里倚坐着穿白衣的正在刺绣的妇女,她们不仅稳定了画面,还给《小街》带来一种难言的祥和之气。左边打开的门内是一位弯腰站在水池前洗
……
读书人网 >散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