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相思鸟要回家

发布时间: 2010-03-17 03:40:00 作者:

 相思鸟要回家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页码:15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532254291
条形码:978753225429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
图书品牌:海豚传媒

内容简介 本书见证冰心奖二十年来为推举和发现当代儿童文学“新经典”所做的铺路架桥的努力。本书呈现中国当代儿童文学题材宽泛、风格多元、异彩纷呈的宏大气象;展示二十年来中国四代儿童文学作家严肃、真诚的创作实绩。
作者简介 刘先平,我国现代意义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参加野生动物考察或独自在山野跋涉,三十多年来足迹遍及我国崇山峻岭、大漠戈壁。致力于大自然文学创作,作品丰富。长篇小说收入“传世名著”。大自然探险奇遇被收入多种选集和课本或被译成外文。多次应邀赴美国、法国等国访问、讲学。其作品获国家奖8次。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
媒体推荐 繁星永照,春水长流。冰心作为20世纪中国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把真诚的爱心给予了一代代“小读者”。冰心奖,以文学家冰心的名字命名。1990年由著名学者雷洁琼女士、世界著名作家韩素音女士、著名儿童文学家葛翠琳女士创办。
编辑推荐 思想不老的人永远年轻,冰心大姐就是这样的人,她写了将近一个世纪,今天还紧紧握住手中那支笔。好几代的孩子读她的诗文,懂得爱世界、爱大海、爱星星。听她的话,年轻人讲“真话”写“真话”,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赤诚的心。作为读者,我敬爱她;作为朋友,我为她感到自豪。
——巴金
让我们在孩子们心中
培养对美好和艺术的热爱。
人类的创新精神是永恒的。
——韩素音
中国儿童文学之树根深叶茂。
——雷洁琼
目录
魔鹿
蛇趣
金丝燕,你在哪里?
东海有飞蟹
相思鸟要回家
奇根世界
黑叶猴王国探险记
黑麂的呼唤
……
序言 大自然赋予我生命,我爱大自然如生命。
大自然原本就是文学的母题之一,在文学中更占有重要的地位。翻开中外古今文学史,你都会发现很多描写大自然的名家、名篇,甚至出现了“田园诗”流派。其中,俄罗斯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大自然文学,曾有过相当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升级,迫使人类开始重新认识与大自然的关系。人类终于发现所居住的大地: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星球,是唯一的家园、唯一的保护区。继之,才非常不情愿地承认:万物之灵的人只是大自然万物中的一员。简而言之:是人类属于大自然,必须迅速从“大自然属于人类”的传统误区中走出来!这一发现,可称为人类认识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因而,大自然文学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成了关照人类本身生存、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共存的文学——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大自然文学。大自然文学在全世界得到了新的发展和繁荣。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文学中成了重要流派的大自然文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我之迷恋于大自然,起始于孩提时代,故乡巢湖的美丽多彩给予了我最初的启蒙和熏陶。但最为重要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一批从事动物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将我领出了“大自然属于人类”的误区。于是我寻找一切机会,或参加艰难的野外考察,或独自在山野跋涉,从中探索野生生物世界的奥妙。写作,却是始于数年之后的1978年。这就是后来的长篇小说《云海探奇》、《呦呦鹿鸣》、《千鸟谷追踪》、《大熊猫传奇》。
世界各国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文学,以及数年来的创作过程中的感受,使我原来的愿望逐渐鲜明和强烈: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自然文学,将中国的大自然、丰富多彩的野生生物世界,谱写成壮美的诗篇和回荡在天宇的乐章。朝这个目标努力的基础即是:我必须用自己的双脚去认识大自然,亲身体验中国大自然的特殊风韵和底蕴。
于是,我把考察大自然看做第一重要,然后才是把考察、探险的所得写成大自然的探险纪实。希冀充分以真实性的魅力,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奇妙的自然世界。这比创作一个惊险跌宕的故事要困难得多,因为在大自然中探索,并非每天都有充满刺激的事件发生,或有新鲜稀奇的发现。更多的是只有自己才知道的长途跋涉的艰辛、危险中的战栗、难耐的孤寂。我给自己出了道难题——我喜爱创作上的难题,它往往能调动人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去迎接挑战,去探索;无论成功或失败,生命都更加充满活力、闪耀光华。
1981年,我离开了黄山的生活基地,走向四川、云南、福建、贵州、新疆、青海、西藏、海南、广西……大漠戈壁、雪山冰川、江河湖海……去探索祖国大自然的神秘。我将自己在考察和探险中的亲身感受、奇闻、奇遇,创作成一篇篇真实的故事,努力展现隐藏在森林或大漠深处的野生生物世界。正是在这种迈开双脚——量天尺——丈量大地时,我逐渐领悟到生态平衡的意义:首先是“人”的本身的生态平衡,这主要是指一个人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的平衡,精神和物质的统一;然后是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最高境界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共存一“天人合一”。因而我对自然的观察,就有了另一种视角和另一种含义——实际上,我是在和大自然的相处中融入了它,并与它对话和交流……于是探索的过程:通往沙漠深处的红柳、滂沱大雨中扑入胸膛的小鸟、青藏高原的花甸、天鹅湖畔的麝鼠城堡、南海红树中的蛇鳗、雨林中伸出的野象长鼻,进入箱式峡谷寻找黑叶猴王国……往往比结果更有意义。发现过程的艰辛,自有一种蕴藏在平常中的特殊魅力!
文摘 魔鹿
很难想象,魔与鹿竟然浑然一体——充满魅力的新生命!
然而,我们确实是在寻觅,就在它生活的这片充满诗意和危险的热带雨林中追逐。我的衣袋里还揣着它的照片,虽是一帧黑白的影像,但那迷人的风姿,已撩拨得我从万里之遥、冰封雪裹的北国,赶到这骄阳灿烂、绿树翠茵的海岛。
离开营地时,晨曦己漫过中天,疏星仍在天陲闪烁。一踏入森林,却恍如跌回梦中,宇宙陡然缩小,诡谲、变形的景物被编织成了恐怖的厚茧。
高空的树冠上,雨点般的露珠抨击着野蕉、野芋,抨扑中透出颤颤的呻吟。野兽嗥叫残忍,昆虫呜叫潇洒。
乳白的地气在林间四处飘逸,在人的耳边、身旁缠绵着。
花的幽香、叶的温馨中,又夹着刺鼻的兽尿腥臊、腐叶的霉涩。
攀登尖峰岭,唯有沿溪的一条小路,灌木、野葵热情好客,藤蔓荆棘却拖衣拽腿。植物繁荣,极珍贵的花梨、母生、青梅、坡垒会挤在三四平方米内猛蹿,挺拔成参天大树。难怪植物学家说:“随手可捡来一个博士生的课题,一屁股坐下去能压住两三个尚未发现的新种。”高空中有寄生在树干上的热带兰花,地面的树根上也是繁花似锦。然而,这繁荣中却藏着巨蟒、毒蛇、驴蜂、山蚂蟥的阴险,处处是不和谐的对立,但在这对立的碰撞中,却焕发出了热带雨林的异样光彩。
突然,呼呼声从远处高空飞来,滚过头顶转为汹涌怒涛,磅磅礴礴,枝叶狂暴地拍打,震慑得我们紧紧抱住大树。等到感觉微微凉风拂来,声浪已远去,竟是如此有惊无险!
等到全身都被打湿,我们也到达了峰顶。啊,半轮旭日刚探出海面。在对面山岭上,在万千金线霞光的背景上,一只巨鹿正举蹄昂头,跃出林海,似欲驾霞而去。“是它,就是它,金鹿!”
是的,朝阳把它衬得金灿灿的、光芒四射。
“魔鹿!魔鹿!”
“多美的茸角!”
发现的喜悦,辛劳的甜果,使我们一群探险者欢呼雀跃,感叹大自然竟有如此神奇的造化。
随着海上日出光彩的变化,那魔鹿一会儿显出哲人的凝神沉思,一会儿又激越豪放,引颈长鸣……或摇角、或奋鬃、或顾盼……神韵百般,姿态万千!
人,总是不满足已得到的,对美的渴求,总如江水般滔滔。我们哪里还管撞了可怕的蚂蚁窝、横卧的大蟒、挡路的有毒藤蔓,一溜小跑地向魔鹿屹立的山峰奔去。
谁也没顾得清除吸血的旱蚂蟥,啃肉的黄蚂蚁,就连忙抓住魔鹿的腿,生怕它一炸尾花,箭出而去。
这是一株奇特而又神化的高山榕树,三枝巨大的气根,支撑着它粗壮的树身。是的,那倾斜向上的树身构成了鹿
……
读书人网 >散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