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上下)

发布时间: 2010-03-17 04:02:51 作者:

 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上下)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旅游出版社
页码:44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3月
ISBN:7541822205
条形码:978754182220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华夏文化典藏书系
图书品牌:北京世纪山水文化

内容简介 《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上下)》是历史之谜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中国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随着岁月的流逝,朝代的更迭,以及历史的动乱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许多记载过往岁月的文化典籍遭到了破坏和散失。还有的文化典籍则被统治阶级涂上了政治色彩,或按照他们的需要,或出于他们的偏见,加以篡改或歪曲,“人为”地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弄不清的“疑案”。
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专家学者皓首穷经、披荆斩棘地去寻找那些“谜团”、“疑案”的踪迹,幸运的是功夫不负苦心人,许许多多的“谜团”、“疑案”已经在证据面前得到化解了。但是,还有许许多多的“谜团”、“疑案”依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更多的“谜团”和“疑案”恐怕是永远也难以破解的。
编辑推荐 《华夏文化典藏书系》推出历史之谜系列丛书,以解谜团、说故事的形式,把历史、考古、文学、艺术、军事、政治等范畴的知识生动地描述了出来,在知识含量大的基础上,力求具有趣味性。《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上下)》为其中一册《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体制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和盛衰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
目录
黄帝陵之谜
尧陵之谜
舜陵之谜
大禹葬地之谜
秦景公陵墓之谜
印山越国王陵之迷
秦始皇陵之谜
兵马俑被毁之谜
兵马俑三号坑之谜
刘邦长陵之谜
汉惠帝安陵之谜
霸陵薄葬之谜
阳陵俑坑之谜
汉武帝茂陵之谜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陵墓之谜
西汉帝陵分布之谜
南越王陵之谜
狮子山楚王陵墓主之谜
东汉献帝禅陵之谜
魏武帝曹操高陵之谜
刘备陵墓之谜
东晋帝陵之谜
北魏孝文帝陵墓之谜
北周武帝孝陵之谜
隋文帝泰陵之谜
隋炀帝陵墓迁移之谜
隆尧唐陵之谜
唐太祖李虎永康陵之谜
唐高祖献陵之谜
唐太宗昭陵之谜
昭陵六骏之谜
唐高宗、武则天乾陵之谜
乾陵无字碑之谜
唐中宗定陵之谜
唐玄宗泰陵之谜
唐僖宗靖陵之谜
唐陵三彩之谜
钱陵墓之谜
南唐二帝陵之谜
前蜀国王王建永陵之谜
北宋帝陵选址巩县之谜
太祖永昌陵之谜
南宋六陵之谜
南宋少帝赵□陵墓之谜
辽太祖祖陵之谜
辽庆陵之谜
西夏王陵之谜
西夏帝陵发掘之谜
金太祖阿骨打陵墓之谜
金国帝陵之谜
成吉思汗陵墓之谜
明孝陵之谜
明中都皇陵之谜
明祖陵之谜
长陵之谜
明献陵之谜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陵之谜
明显陵之谜
英宗裕陵之谜
嘉靖永陵之谜
明穆宗昭陵之谜
明神宗择陵之谜
定陵随葬皇后之谜
定陵地下文物之谜
明光宗庆陵之谜
明德陵之谜
崇祯皇帝思陵之谜
潞王陵之谜
蜀王陵发现之谜
清朝祖陵永陵之谜
清太祖努尔哈赤福陵之谜
努尔哈赤大妃葬人福陵之谜
清太宗皇太极昭陵之谜
清东陵由来之谜
清西陵由来之谜
清代东西陵古建筑之谜
清初帝陵中的宝宫之谜
孝庄太后昭西陵建造之谜
雍正泰陵之谜
泰东陵之谜
道光陵搬迁之谜
道光慕陵之谜
咸丰定陵选定之谜
慈安、慈禧定东陵之谜
同治惠陵之谜
光绪帝崇陵建造之谜
末代皇帝溥仪葬地之谜
袁世凯葬地之谜
……
文摘 书摘
印山越国王陵之谜
1996年9月至1998年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
所等单位,在绍兴县兰亭镇木栅村南的印山发掘清理了一座春秋晚期至战国
初期的大型墓葬。印山外形如覆斗状,平面略呈方形且四周开凿有壕沟,宛
若古代印玺,因而得名。现大墓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墓位于印山南部,是一座呈东西向的带有宽大长墓道的长方形岩坑竖
穴木椁墓。墓坑口大而底部稍小,全长46米,宽14米,深12.4米。墓室长34
米,面积在160平方米。墓道上大下小,底略平,全长54米,系开凿在墓坑
的东壁正中。墓坑底部正中先铺垫一层经人工粉碎后再夯实的木炭,其上用
长6.7米、横截面呈方形的若干规整平直的大方木横向平铺成椁底。两侧也
有众多的大方木依次紧密排列,互相斜撑成两面斜坡状,横断面呈等腰三角
形的狭长形椁室,形制十分特殊。所用大方木均三面髹漆。椁内壁合缝规整
平坦,底设边框加固,局部仍漆面如镜,昔日绚丽豪华的椁室仍依稀可见。
椁室前设封门及短甬道,中以横梁、门槛和板木分隔成前、中、后三室。中
室内有一口以巨型圆木对剖为二,再经刳制而成、内外髹漆的独木棺,全长
6米多,宽1.1米,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的古人独木棺。
墓虽然被多次盗过,随葬品被反复洗劫,但中室内仍出土有石剑、玉镞
、玉镇、龙首形玉器、小玉管、小玉珠、漆木杖及残漆器等30多件随葬品,
前后室中也有残陶器、石环和漆器遗迹。在墓坑填土中还发现有一件纹饰精
美的完整青铜铎,这成为专家们判定年代、国别和墓主人身份的依据。他们
认为,这墓是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期越国某位君王的陵墓。
考古学家估计,营建此墓时挖去岩土达16000多立方米,耗费木炭1200
多立方米,所用大方木则达4000多立方米,工程十分浩大。
墓主人是谁?由于考古中没有发现带有文字或足以证明墓主身份的任何
遗迹、遗物,专家们只能根据自己的看法进行探讨,所得结论是不一样的。
林华东和梁志明先生认为,越国的世系从无余开始,但中间没有记载,
到了夫镡才开始有记录。夫镡子允常,允常是勾践的父亲,越国传到他手里
时“拓土始大,称王”,越国的强大始于允常。所以可以确定,印山大墓的
墓主人是夫镡、允常和勾践三人中的一个。 P30-31
读书人网 >地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