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 Vista版)

发布时间: 2010-03-17 05:22:27 作者:

 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 Vista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29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302191646/9787302191643
条形码:978730219164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职高专立体化教材计算机系列

内容简介 针对普通高等院校及高职高专非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要求,结合当今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高职高专立体化教材计算机系列编委会编写了这本《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 Vista版)》。《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 Vista版)》最显著的特点是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详细讲述操作技能的同时,着重介绍了如何获取更多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更多操作技能的方法。
《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 Vista版)》共分6章,分别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Vista操作基础知识、Word排版知识、Excel电子表格制作方法、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方法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 Vista版)》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文化课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电脑学习者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赠送电子课件及其他立体化资源
本丛书免费提供以下配套教学资源
电子教案:包括每章的教学重点、难点、授课内容等。
习题库:提供多种形式的习题,并配有习题答案或要点分析,部分图书还提供了模拟试卷。
案例库: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并给出分析内容或提示。
专题拓展:因限于篇幅等原因不能在纸质教材中讲授的知识点,将在网络中得到补充或扩展。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
1.1 计算机概述1
1.1.1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1
1.1.2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2
1.1.3 计算机的分类3
1.2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4
1.2.1 计算机的特点4
1.2.2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4
1.3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5
1.3.1 数制6
1.3.2 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7
1.3.3 ASCII编码9
1.3.4 汉字编码10
1.4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1
1.4.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11
1.4.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结构11
1.4.3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3
1.4.4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4
1.5 软件系统和计算机语言16
1.5.1 系统软件16
1.5.2 应用软件17
1.5.3 计算机语言18
1.6 计算机的分类及硬件19
1.6.1 主机20
1.6.2 外存储器22
1.6.3 输入设备24
1.6.4 输出设备26
1.6.5 其他多媒体设备27
1.7 计算机的日常使用与维护29
1.7.1 计算机的使用环境29
1.7.2 硬件的正常使用与维护29
1.7.3 软件的维护30
1.8 计算机系统安全与计算机病毒30
1.8.1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30
1.8.2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31
1.8.3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31
1.8.4 计算机病毒的结构31
1.8.5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32
1.8.6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32
习题33

第2章 Windows Vista操作基础35
2.1 安装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35
2.1.1 全新安装Windows Vista系统35
2.1.2 安装Windows Vista双系统36
2.1.3 调整双系统的启动顺序36
2.2 键盘的操作38
2.3 桌面的使用方法40
2.3.1 桌面的组成40
2.3.2 桌面的一些基本操作41
2.3.3 桌面上其他常用操作43
2.4 浏览文件和文件夹46
2.4.1 文件(夹)的位置(路径)46
2.4.2 使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和文件夹47
2.4.3 搜索文件和文件夹48
2.5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48
2.5.1 选取文件和文件夹48
2.5.2 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49
2.5.3 删除文件和文件夹51
2.6 使用与设置输入法51
2.6.1 添加和删除输入法51
2.6.2 自定义输入法快捷键53
2.7 中文输入法53
2.8 五笔字型输入法56
2.8.1 汉字的字形结构56
2.8.2 五笔字型键盘设计59
2.8.3 一般汉字的输入62
2.8.4 五笔字型简码输入65
2.8.5 词组输入66
2.8.6 重码输入66
2.9 安装硬件驱动程序67
2.10 使用任务管理器69
2.10.1 使用任务管理器终止程序或进程69
2.10.2 终止任务管理器不能终止的进程70
2.11 使用命令行解释器70
2.12 使用组策略71
2.13 卸载程序73
2.14 创建用户帐户74
2.15 硬盘分区和格式化76
2.15.1 区别分区和逻辑驱动器76
2.15.2 创建硬盘分区77
2.16 认识BIOS80
习题81

第3章 Word排版知识83
3.1 Word窗口组成83
3.2 自定义工具栏和快捷键85
3.3 编辑文档(1)86
3.3.1 输入文本86
3.3.2 输入符号87
3.3.3 为【符号栏】工具栏添加项目88
3.3.4 输入数字符号89
3.3.5 输入国际音标90
3.3.6 修改文档90
3.4 编辑文档(2)92
3.4.1 选取文本92
3.4.2 删除文本94
3.4.3 撤销、恢复、重复操作95
3.4.4 移动与复制文本95
3.4.5 Office剪贴板96
3.4.6 插入超链接98
3.4.7 更改英文大小写98
3.4.8 常用的双击操作98
3.5 插入公式100
3.6 设置文本格式102
3.6.1 更改文字的外观102
3.6.2 设置上、下标104
3.7 设置段落格式105
3.7.1 段落格式的处理105
3.7.2 设置行距及段间距106
3.7.3 使用格式刷107
3.7.4 制表位108
3.7.5 添加边框和底纹109
3.8 使用样式和格式110
3.8.1 样式的概念110
3.8.2 样式的分类111
3.8.3 样式的应用111
3.8.4 创建新样式112
3.8.5 查看与修改样式113
3.9 模板快速格式化文档114
3.9.1 模板文件114
3.9.2 制作与应用模板115
3.9.3 管理模板116
3.10 项目符号与编号117
3.10.1 添加项目符号和编号117
3.10.2 中断、删除、追加编号117
3.10.3 使用多级编号118
3.10.4 设置编号格式121
3.11 查找与替换122
3.11.1 一般查找和替换122
3.11.2 特殊查找和替换123
3.12 自动更正124
3.13 长文档的编辑技巧125
3.13.1 在大纲视图中建立纲目结构125
3.13.2 使用“链接到标题样式”建立纲目结构126
3.13.3 抽取目录127
3.13.4 使用题注128
3.13.5 使用交叉引用130
3.14 浏览长文档131
3.14.1 使用文档结构图131
3.14.2 改变文档显示比例131
3.14.3 拆分文档窗口132
3.14.4 定位文档132
3.15 设置页眉和页脚133
3.15.1 创建页眉和页脚133
3.15.2 同一文档中不同的页眉和页脚133
3.15.3 首页不同的页眉和页脚133
3.15.4 去掉页眉和页脚中的横线134
3.16 分栏排版135
3.17 页面设置136
3.18 设置页码137
3.18.1 插入页码137
3.18.2 插入包含章节编号的页码138
3.19 插入分隔符139
3.20 使用宏139
3.21 打印文档141
3.22 排版图片143
3.22.1 插入图片或剪贴画143
3.22.2 设置图片格式143
3.22.3 裁剪图片的边缘145
3.22.4 插入艺术字145
3.22.5 绘制图形146
3.22.6 图形对象的操作方法148
3.23 使用文本框151
3.23.1 插入文本框151
3.23.2 使用文本框与自选图形制作图注151
3.23.3 使用文本框实现插图与图题绕排152
3.23.4 创建文本框链接153
3.24 创建表格153
3.25 合并和拆分表格、单元格154
3.25.1 合并表格和单元格154
3.25.2 拆分表格和单元格154
3.26 编辑表格155
3.26.1 在表格中选取文本155
3.26.2 表格的整体移动和缩放156
3.26.3 使用菜单命令增加、删除单元格157
3.26.4 使用键盘编辑表格158
3.26.5 设置表格的列宽和行高158
3.27 表格中的文本排版160
3.27.1 对表格中的文本排版160
3.27.2 设置表格中文字的方向160
3.27.3 设置单元格中文字的对齐方式161
3.27.4 根据内容或窗口调整表格161
3.27.5 指定文字到表格线的距离162
3.28 表格的跨页设置163
3.28.1 表格的表头跨页出现163
3.28.2 防止表格跨页断行164
3.29 表格在文档中的排版164
3.29.1 设置表格的对齐方式164
3.29.2 设置表格的环绕方式165
3.30 表格的自动功能166
3.30.1 绘制斜线表头166
3.30.2 在表格中进行计算167
习题168

第4章 Excel电子表格170
4.1 Excel基础知识170
4.1.1 窗口的组成170
4.1.2 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171
4.2 单元格数据的输入171
4.3 基本操作技巧174
4.3.1 选定单元格175
4.3.2 复制、粘贴与移动单元格175
4.3.3 插入和删除单元格177
4.3.4 合并居中单元格178
4.3.5 调整列宽、行高178
4.4 单元格数据的编辑179
4.4.1 设置数字的格式180
4.4.2 其他设置181
4.4.3 设置表格的样式181
4.5 管理工作表182
4.5.1 在多个工作表之间切换182
4.5.2 新建和重命名工作表183
4.5.3 移动、复制和删除工作表184
4.5.4 工作表的拆分和冻结185
4.5.5 保护工作表和工作簿187
4.6 单元格引用188
4.6.1 单元格引用及引用样式188
4.6.2 绝对引用与相对引用189
4.7 自动求和190
4.8 公式与函数的应用191
4.8.1 公式的使用191
4.8.2 函数的使用192
4.8.3 公式和函数的自动填充194
4.9 使用图表195
4.9.1 建立图表195
4.9.2 编辑图表197
4.9.3 应用趋势线200
4.9.4 转换图表类型201
4.9.5 更改图表中的数据201
4.10 数据排序和筛选202
4.10.1 排序数据202
4.10.2 筛选数据203
习题204

第5章 PowerPoint基础207
5.1 PowerPoint的视图模式207
5.2 创建一个演示文稿209
5.2.1 使用向导创建演示文稿209
5.2.2 使用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211
5.2.3 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212
5.2.4 在幻灯片中插入图形对象213
5.2.5 插入影片和声音214
5.3 演示文稿的编辑和修饰215
5.3.1 幻灯片中的文字设置216
5.3.2 修改段落级别217
5.4 美化幻灯片219
5.4.1 幻灯片背景和配色方案219
5.4.2 幻灯片的移动、复制和删除221
5.4.3 母版、页眉和页脚222
5.4.4 备注和讲义223
5.5 幻灯片的放映224
5.5.1 设置各种动画放映效果224
5.5.2 简单放映227
5.5.3 放映幻灯片的其他控制227
5.5.4 放映过程中的记录231
5.6 幻灯片的打印和打包232
5.6.1 打印幻灯片232
5.6.2 将幻灯片打包233
习题234

第6章 计算机网络知识236
6.1 计算机网络基础236
6.1.1 计算机网络概述236
6.1.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237
6.2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38
6.2.1 基本概念238
6.2.2 无线传输媒体239
6.2.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240
6.2.4 数据通信技术240
6.3 局域网知识241
6.3.1 局域网使用的设备242
6.3.2 局域网传输介质243
6.3.3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245
6.3.4 局域网的两种工作模式246
6.3.5 常用操作系统简介247
6.3.6 常见的网络协议249
6.3.7 共享文档和文件夹250
6.4 实现Internet连接的相关技术252
6.4.1 IP地址的作用252
6.4.2 IP地址的分类253
6.4.3 子网及子网掩码255
6.4.4 域名及域名服务255
6.4.5 网络互连256
6.4.6 Internet提供的服务256
6.5 连接到Internet260
6.5.1 计算机连入Internet的方法260
6.5.2 ISP的作用261
6.5.3 安装ADSL262
6.5.4 建立ADSL拨号连接263
6.6 搜索和下载网络资源265
6.6.1 搜索网络资源265
6.6.2 利用Internet Explorer下载网络资源266
6.6.3 使用网际快车下载文件269
6.6.4 使用BT下载271
6.7 使用Foxmail收发邮件273
6.7.1 设置Foxmail 邮件收发程序273
6.7.2 Foxmail中的各种操作275
6.8 常用网站推荐277
6.8.1 综合门户网站277
6.8.2 收集网址的网站277
6.8.3 网上论坛——BBS278
6.8.4 百度地图搜索280
6.8.5 百度MP3281
6.8.6 百度知道282
6.8.7 金山在线翻译283
6.8.8 “听力特快”网站283
6.8.9 网上博客(Blog)284
6.8.10 校友录285
6.8.11 网上购物285
6.8.12 视频网站——土豆网286
6.9 使用远程桌面286
6.9.1 启用“远程桌面”功能286
6.9.2 创建远程桌面连接287
6.9.3 远程桌面的特征288
6.9.4 设置远程桌面连接288
6.10 常用网络工具软件289
习题294
……
序言 一、编写目的
关于立体化教材,国内外有多种说法,有的叫“立体化教材”,有的叫“一体化教材”,有的叫“多元化教材”,其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要为学校提供一种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满足教育市场需求,促进教学改革。我们这里所讲的立体化教材,其内容、形式、服务都是建立在当前技术水平和条件基础上的。
立体化教材是一个“一揽子”式的,包括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试题库在内的完整体系。主教材讲究的是“精品”意识,既要具备指导性和示范性,也要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喜新不厌旧。那种内容越编越多,本子越编越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在“立体化”的世界中将被扫地出门。和以往不同,“立体化教材”中的教师参考书可不是千人一面的,教师参考书不只是提供答案和注释,而是含有与主教材配套的大量参考资料,使得老师在教学中能做到“个性化教学”。学习指导书更像一本明晰的地图册,难点、重点、学习方法一目了然。试题库或习题集则要完成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试与评价的任务。这些组成部分采用不同的编写方式,把教材的精华从各个角度呈现给师生,既有重复、强调,又有交叉和补充,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教学资源有机的整体。
除了内容上的扩充,立体化教材的最大突破还在于在表现形式上走出了“书本”这一平面媒介的局限,如果说音像制品让平面书本实现了第一次“突围”,那么电子和网络技术的大量运用就让躺在书桌上的教材真正“活”了起来。用PowerPoint开发的电子教案不仅大大减少了教师案头备课的时间,而且也让学生的课后复习更加有的放矢。电子图书通过数字化使得教材的内容得以无限扩张,使平面教材更能发挥其提纲挈领的作用。
CAI课件把动画、仿真等技术引入了课堂,让课程的难点和重点一目了然,通过生动的表达方式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在科学指标体系控制之下的试题库既可以轻而易举地制作标准化试卷,也能让学生进行模拟实战的在线测试,提高了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及时性。网络课程更厉害,它使教学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彻底发挥了立体化教材本身的潜力,轻轻敲击几下键盘,你就能在任何时候得到有关课程的全部信息。
最后还有资料库,它把教学资料以知识点为单位,通过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形式,按科学的存储策略组织起来,大大方便了教师在备课、开发电子教案和网络课程时的教学工作。如此一来,教材就“活”了。学生和书本之间的关系不再像领导与被领导那样呆板,而是真正有了互动。教材不再只为教师们规定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而是成为教师实现其教学理念的最佳拍档。
文摘 2.8.1 汉字的字形结构
所有汉字都是由笔画构成的,但笔画的形态变化很多,如果按其长短、曲直和笔势走向来分,可以分成几十种。为了易于接受和掌握,必须进行科学的分类。
1.汉字的笔画
在书写汉字时,不问断地一次写成的一个线条叫做汉字的笔画。两笔写成的不是笔画,如“十、口”等,只能称为笔画结构。一个连贯的笔画,不能断成几段来处理。例如,不能把“申”分解为“|、田、|”。码元由笔画写成。汉字、码元、笔画是汉字结构的3个层次。
在这些定义的基础上,便可以对成千上万的汉字加以分析。只考虑笔画的运行方向,而不计其轻重长短,根据使用频率的高低,依次用l、2、3、4、5编码,如表2.7所示。
插图:

读书人网 >操作系统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