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土楼: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篇

发布时间: 2010-03-17 06:26:49 作者:

 土楼: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篇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26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4月
ISBN:7208059934
条形码:978720805993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土楼: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篇》内容简介:当你面对土楼、进入土楼,就进入了倒流的时间之河,来到陌生的空间,神话般的境界。是什么导致了土楼的神秘:典型的亚热带山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文化豳;曲线圆形系、直线方形系、直曲线方圆融台系——永不重复的绝世画焉巨大的家和缩微的国——传统思想的物化空间,质朴与雅致兼具的装饰艺术,积杯土以成高墙——物质与精神的巨构,千姿百态的风水手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薪火相传,积厚流光一高度清纯的汉民族文化产物。《土楼: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篇》将将您走进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建筑!
作者简介 林嘉书,1955年出生,福建上杭县人,客家人。从事历史人文文化研究20余年,中国人类学会会员,民系学、客家学、谱系学、移民学、台湾史、古建筑研究专家,土楼研究专家。发表论文60余万字。著作有《闵台风俗》、《南靖与台湾》、《漳州向台湾移民史稿》、《生命的风水》、《文化系谱树》、《客家土楼与客家文化》、《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等。
编辑推荐 《土楼: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导言 六千年中华文明活字典
第一章 上楼的巾国文化根基
一、土楼 的居民
二、客家民系渊源与形成史略
三、特殊的文化圈

第一章 独放异彩的明珠——土楼的定义、分类和分布
一、土楼的名称
二、中国住宅的类型和土楼 的分类
三、随移民传播的造艺

第三章 永不重复的绝世画景——土楼 实例
一、曲线圆形系
(一)圆形土楼
丰作厥宁楼 承启楼 深远楼 怀远楼 顺裕楼
溪口楼 荣昌搂二宜楼 锦江楼 凤山楼
翠林楼 东进楼
(二)椭圆形土楼
齐云搂维新楼
(三)八卦形土楼
在田搂 西陂天后宫土楼 塔振成楼 八卦堡
(四)弧形土楼
王印展楼
二、直线方形系
道经楼 永隆昌楼 长源楼 富紫楼 东兴楼 龙德楼
完璧楼 与梳妆楼 龙潭楼
三、直曲线方圆融合系
(一)马蹄形土楼
新兴楼
(二)五风楼
大夫第 大屋厦 丰南七堂宅 龙岗村衣德堂及
五凤楼群 世德堂 拔翠围深、港客家围龙屋

第四章 传统思想的物化空间——土楼 的造型布局
一、传统思想的物化模式
二、巨大的家和缩微的国
三、巧妙的厅井中枢空间
四、个体与群体的有机整合

第五章 雅俗兼陈有文章——土楼 的雕饰艺术
一、如鸟斯革,如晕斯飞
二、质朴与雅致兼具

第六章 物质与精神的巨构——客家人怎样建造土楼
一、血缘聚落的扩殖
二、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三、奥妙无穷的用土秘方
四、妙手天成的土楼 匠师
五、简极神奇的夯墙工具
六、积杯土以成高墙

第七章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士楼 与建筑风水学说
一、风水相得启生机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别有情趣的脉络图
四、千姿百态的风水手段
(一)德修运昌:道德与风水
(二)负阴抱阳:坐向与风水
(三)九曲萦回:排水与风水
(四)收纳交泰:门户与风水
(五)土楼 八卦符术的阐释
五、风水术中的科学因素

第八章 有形的巨厦与无形的基础——土楼 与传统文化精神
第九章 根深叶茂源流浩大——士楼 造艺的古中原根基
一、高度清纯的汉民族文化产物
二、土楼 造型超级破格之谜
三、她从黄土高原来
四、随“客”南下的夯土神技

第十章 与中国传统文化共存亡——土楼 的演进轨迹
一、薪火相传,积厚流光
二、承前启后,特立独行

第十一章 敬宗睦族的象征——客家的柑祠建筑
后记
……
文摘 插图:




千百年来植根于中华民族之中的儒、道传统思想观念,是擎起土楼这种有形巨厦的无形而又坚实强大的基础。
土楼文化的核心是儒家和道家的文化观念。包括风水观在内,土楼所反映的精神文化中,儒家观念总是处于相对优势的支配地位。葛兆光在《道教与中国文化》中说:“儒家的观念对于中国来说,早已不再仅仅是一种学说,而是渗透到传统文化每一根毛细血管的血液了,它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又有力地牢笼了中国文化的每一个领域。”因此,凡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中产生的文化,不管是有形的或无形的产品,无不带有这种文化精神的痕迹。客家土楼也不例外,而且还表现得分外突出。
我们知道,土楼存在着明显的向心性、匀称性和前低后高的特点,又有强烈的聚族而居的特征。其决定因素,是客家人的传统思想意识。这就是具有浓重的儒家观念色彩的文化。如果认为客家民系所聚居的山区农村受儒家观念束缚比较少,因而其住宅建筑的风格会格外自由、活泼,那么,客家土楼将会使持此想法者大吃一惊。
土楼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建筑的实用功能和艺术效果的协调,的确是非同寻常的。建筑的实用功能和艺术效果这两者,常常是同一建筑所存在的难以两全其美的一对矛盾。精神的、艺术的要求,与物质的、实用的需要相比,有时是处于从属的次要地位,有时则相反。有的建筑只实现了实用性的功能,有人称之为实用性的功能建筑,反之称为艺术建筑,无疑这两种倾向都非尽善尽美。有的建筑既达到了最大限度的实用,又实现了思想观念方面的要求,物质与精神被有机地结合起来。客家土楼在中国及世界众多民居之中,可以算是物质与精神需要两者关系处理得非常成功的杰作之一。
后记 十年前的199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二部土楼著作《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后,我便转到别的事情之上。
人生须臾间,时间、精力与可能转为行动的机会实在不太多。原本心想,这辈子再不去写土楼这东西了,已经一而再,勿又再而三,干点别的新鲜。不过不少朋友提议我再在土楼身上做文章,再写他一本,似乎前面已有的还不够味,只是我一直忙于他事,就这样过了来。
末料今年初上海人民出版社曹文娟编辑再次来函电找我,要我再行三部曲。土楼这东西的确是糯米饭那样多吃了腻膈的东西,可是我的父亲那个老圆匠教给我的那种有人买木桶就来劲、就舒畅,不为赚钱,只图过程与人家用了快意的木匠经,使我未加犹豫地领受了再一次机会。
十年来,工作、生活,其实仍然还是在土楼文化圈圈里打转。
读书人网 >建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