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15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9787030161394
条形码:978703016139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面向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系列规划教材
图书品牌:科瀚伟业
内容简介 《软件工程实践教程》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了传统的生命周期法、面向对象的方法在软件开发实践中的应用。前6章通过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和电力收费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内部银行及二级成本核算子系统、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物资管理子系统、成品管理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四个案例,说明了生命周期法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后6章通过习题库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超市管理信息系统、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系统、Web新闻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五个案例,阐述了面向对象的方法在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软件工程实践教程》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参考书,也可作为各类学习软件系统开发方法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编辑推荐 《软件工程实践教程》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1章 传统软件工程开发方法概述
1.1 生命周期法的改进
1.2 系统流程图符号
第2章 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2.1 项目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2.2 建立MDMIS的必要性和依据
2.3 项目开发的内容
2.3.1 技术指标及技术来源、成熟程度
2.3.2 实施单位的现有基础和条件
2.4 实施方案
2.4.1 技术路线
2.4.2 关键因素
2.5 推广应用前景
2.6 经费概算
2.7 效益分析
2.8 工作期限及阶段划分
2.9 组织形式及分工
2.10 领导机构
第3章 电力收费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3.1 明确系统目标
3.1.1 系统现状
3.1.2 系统目标
3.2 输出分析与输出设计
3.3 数据分析与数据组织
3.3.1 数据分析和数据组织
3.3.2 数据字典
3.4 输入分析与输入设计
3.4.1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输入设计
3.4.2 用户档案管理模块输入设计
3.4.3 派工抄表管理模块的输入设计
3.4.4 系统信息管理模块的输入设计
3.5 设计系统流程图和功能结构图
3.5.1 系统业务流程图
3.5.2 系统数据流程图
3.5.3 计量计费过程算法
3.5.4 系统功能组织结构图
第4章 企业内部银行及二级成本核算子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4.1 用户需求
4.1.1 原系统分析
4.1.2 系统需求
4.2 输出分析与输出设计
4.3 数据分析与数据组织
4.4 算法分析与设计
4.5 系统的输入分析和输入设计
4.6 目标系统流程图和功能结构图
4.6.1 目标系统流程图
4.6.2 功能模块图
4.6.3 数据流图
4.6.4 数据流程图
第5章 物资管理子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5.1 系统目标设计
5.1.1 物资管理的必要性
5.1.2 系统目标
5.1.3 企业物资管理综合模式研究
5.2 输出分析与输出设计
5.3 数据分析与组织
5.4 输入分析与输入设计
5.5 设计信息系统流程图和功能结构图
5.5.1 数据流图
5.5.2 功能模块图
5.5.3 业务流程图
第6章 成品管理子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6.1 系统分析
6.1.1 系统现状
6.1.2 用户需求
6.1.3 系统功能需求
6.1.4 数据描述
6.1.5 数据库描述
6.1.6 数据采集
6.2 概要设计
6.2.1 系统运行环境
6.2.2 总体设计
6.2.3 接口设计
6.2.4 结构设计
6.2.5 运行设计
6.2.6 出错处理设计
6.2.7 安全设计
6.2.8 维护设计
6.3 详细设计
第7章 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步骤
7.10 方法中对象模型的表示方法
7.1.1 类一&一对象的表示
7.1.2 表示结构的图形符号
7.2 面向对象的分析
7.2.1 需求陈述
7.2.2 建立对象模型
7.2.3 建立动态模型
7.2.4 建立功能模型
7.2.5 定义服务
7.3 面向对象的设计
7.3.1 设计问题域子系统
7.3.2 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
7.3.3 设计人机交互子系统
7.3.4 设计任务管理子系统
第8章 学分制下的习题库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8.1 面向对象的分析
8.1.1 系统需求
8.1.2 建立对象模型
8.2 面向对象的设计
8.2.1 开发工具
8.2.2 设计问题域子系统
8.2.3 存储数据表的设计
8.2.4 人机交互子系统设计
第9章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9.1 面向对象的分析
9.1.1 系统需求
9.1.2 建立对象模型
9.2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
第10章 超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10.1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
10.1.1 获取客户对系统的需求
10.1.2 确定类和对象
10.1.3 为每个系统对象标识属性和操作
10.1.4 定义组织类的结构和层次
10.1.5 建造对象一关系模型
10.1.6 划分主题
10.2 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
10.2.1 开发工具
10.2.2 设计问题域子系统
10.2.3 存储数据表的设计
10.2.4 人机交互子系统设计
第11章 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11.1 面向对象的分析
11.1.1 系统需求
11.1.2 建立对象模型
11.2 面向对象的设计
11.2.1 开发工具
11.2.2 存储数据表的设计
11.2.3 人机交互子系统设计
第12章 Web新闻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12.1 面向对象的分析
12.1.1 系统需求分析
12.1.2 建立对象模型
12.1.3 建立动态模型
12.2 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
12.2.1 建立对象模型
12.2.2 开发工具及开发环境
12.2.3 存储数据表的设计
12.2.4 人机子系统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开发优质软件的能力大大落后于计算机硬件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社会对计算机软件需求的不断增长,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妨碍了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了摆脱软件危机的困扰,软件开发方法的研究成为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一个异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软件开发既要有技术措施,又要有组织管理措施,必须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所积累的行之有效的原理、概念、技术和方法,特别是吸取近几十年来人类从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研究和开发的经验教训。软件开发方法的研究经历了从传统生命周期法到面向对象方法的发展历程。
传统方法与面向对象的方法从思维方法、软件的稳定性、可重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但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开发软件,都必须完成确定“做什么”,确定“怎样做”,“实现”和“完善”等一系列性质各异的工作。使用不同的开发方法可能改变这些工作的顺序、名称和相对重要性,但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在实际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针对所要开发的软件特点,选择比较适宜的开发模式,不同的开发方法各有其优势应用领域。对扩充已存在的系统、对系统目标和开发环境很熟悉的项目采用传统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对于一些不熟悉的高风险项目或环境、需求变化较快的项目,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才能适应这种发展变化的需要。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我们觉得几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效果更好。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教育技术学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也可作为通信专业、信息安全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事软件系统开发与管理的能力。对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理解书中的许多内容、掌握传统的生命周期法和面向对象方法,并能应用两种方法开发小型应用软件是有一定困难的,但通过本书的学习,可掌握一些方法。
本书作者有应用软件开发的经验,对生命周期法和面向对象方法都有一定的应用、研究。书中内容是作者们多年参与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实践经验的总结,得到的结果已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本书操作性、系统性强,紧跟主流,兼顾传统,与教学相宜。
软件工程学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技术方法、工具和管理等许多方面,新的技术方法和工具不断涌现。为了帮助学习软件工程的各类人员更好地掌握软件工程的概念、原理、方法,培养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我们采用传统生命周期法和面向对象方法开发出的一批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过程按软件工程的要求进行规范、整理,供学习软件开发的人员参考。
文摘 插图:

由于要求系统能够适应学分制管理的需要,每一门课程可能作为某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也可以作为其他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学生可能提前/推后/重修任意一门课程,所以,学分制教学体制下的教学班与传统意义下教学班学生的组成不同,但为了描述方便,教学仍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组织,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根据专业要求正常/提前/推后/重修或选修任意一门课程。
根据对系统的要求,要管理大量的习题必然需要一个题库,我们将对象数据的永久保存问题放在OOD阶段设计。这里只按照系统的功能需求,设立一个“题库服务器”对象,用以提供习题入库、提取、权限管理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