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43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04951536/9787504951533
条形码:978750495153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讲述了: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的信用中心、支付结算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并且有强大的信用创造和货币供应调控能力,被誉为现代社会经济的神经中枢,是金融系统的主干。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比重、银行从业人员占金融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都在60%以上。这些决定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现有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教材和专著,大体出自三个方面:其一是翻译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书籍,其二是我国银行从业专家编写的教材,其三是大专院校和研究所教研人员编写的专著或教材。其中,有些书籍对本学科基本知识的传播功不可没。例如,由中国农业银行研究室翻译,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银行管理》(美国蒂莫西W.利克著)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西方银行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操作规范;由黄新民、李志成主编,湖北科技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银行经营管理》对银行的“三性”管理作出了系统深入的介绍;由戴国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商业银行经营学》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作出了较全面的介绍;由厦门大学郑鸣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商业银行管理学》对历次《巴塞尔资本协议》和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与介绍较为系统深入。
编辑推荐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体现了作者坚持“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均衡这一银行经营的核心原则和“六分继承、三分更新、一分创新”的编写思路。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专栏1—1 本书适用范围与教学建议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与经营机制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与外部监管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组建、扩展与解散
第二章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资本定义与构成
专栏2—1 银行市场价值与评估值
第二节 银行资本的作用与监管难点
第三节 资本充足率
专栏2—2 市场风险对资本的要求
专栏2—3 操作风险对资本的要求
第四节 资本计划
第三章 银行负债业务与资金成本
第一节 银行的存款业务
第二节 非存款负债
专栏3—1 基金托管业务对银行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影响
第三节 银行资金成本
第四节 银行资金内部转移及价格
第四章 贷款管理
第一节 贷款的种类与一般程序
第二节 工商贷款
专栏4—1 工商企业现金流量预算与可循环使用贷款额度匡算
第三节 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及其他贷款
第四节 贷款偿还方式、计息方法与精算利率
第五节 贷款资产组合控制与内部规范
第六节 贷款检查、评级与有问题贷款处理
第七节 贷款定价
专栏4—2 客户盈利能力分析与贷款定价
第八节 贷款资产证券化
专栏4—3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教训
第五章 银行证券资产管理
第一节 银行证券投资的目的与工具选择
第二节 银行证券资产组合的期限管理
专栏5—1 债券投资的收益、风险及价格评估
第三节 债券投资的避税组合
专栏5—2 我国国有银行可以利用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
第六章 现金资产管理与流动性管理
第一节 现金资产管理
专栏6—1 中国农业银行邯郸分行金库5100
万元现金被盗案
第二节 银行流动性供求预测和流动性计划
第三节 流动性管理策略
第七章 资产负债联合管理
第一节 资产负债管理原则和方法
第二节 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
专栏7—1 持续期缺口管理
第三节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第四节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第八章 银行中间业务和附表业务管理
第一节 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概述
专栏8—1 美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简介
第二节 中问业务的收益与成本管理
第三节 附表业务的种类及管理
第九章 银行国际业务管理
第一节 国际业务概述
专栏9—1 国家风险的分析指标和评估国家风险的常用方法
第二节 商业银行外汇买卖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
第四节 国际资产业务
第五节 跨国银行业务
第十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及其管理概述
第二节 信用风险管理
专栏10—1 客户信用能力评估与授信额度
第三节 市场风险管理
专栏10—2 衍生金融工具的利用
第四节 操作风险管理
专栏10—3 全面风险管理及金融风险综合评估方法介绍
第五节 银行内部控制系统
专栏10—4 法国兴业银行与英国巴林银行巨额亏损案的教训
第六节 商业银行财务控制和内部审计
第十一章 银行盈利性管理与经营状况评价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及财务指标分析
第二节 商业银行成本一利润分析
第三节 商业银行成本一利润目标管理
第四节 量本利分析法在银行经营中的运用
第五节 商业银行经营状况与竞争力评价
专栏11—1 中国工商银行经营状况评价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创新与战略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创新
第二节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第三节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
专栏12—1 商业银行经营计划及其内部平衡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的信用中心、支付结算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并且有强大的信用创造和货币供应调控能力,被誉为现代社会经济的神经中枢,是金融系统的主干。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比重、银行从业人员占金融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都在60%以上。这些决定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现有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教材和专著,大体出自三个方面:其一是翻译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书籍,其二是我国银行从业专家编写的教材,其三是大专院校和研究所教研人员编写的专著或教材。其中,有些书籍对本学科基本知识的传播功不可没。例如,由中国农业银行研究室翻译,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银行管理》(美国蒂莫西w.利克著)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西方银行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操作规范;由黄新民、李志成主编,湖北科技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银行经营管理》对银行的“三性”管理作出了系统深入的介绍;由戴国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商业银行经营学》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作出了较全面的介绍;由厦门大学郑鸣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商业银行管理学》对历次《巴塞尔资本协议》和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与介绍较为系统深入。
文摘 插图:

直到1980年,美国的《放松银行管制法》对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的规定有了很大放松,从法规角度开始允许银行业务范围拓宽和两种性质的银行相互融合。
1986年,《怀特研究报告》问世,该报告称1929—1933年大危机中,美国5000多家商业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如格拉斯等人当初所说的那样是由于商业银行参与了投资银行业务,真实的原因应该是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力和政府的决策失误。《怀特研究报告》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的立法依据,也为日后废除此法奠定了舆论基础。
1995年7月初,美国众议院银行事务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法律修正案,允许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合并经营,即在各州法律许可的情况下,银行可参与保险业务,保险公司也可以从事银行业务。新法案自1997年3月30日起生效。这意味着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得到法律支持。1994年9月美国颁布了《州际银行法》,允许商业银行从1997年6月1日起跨州经营金融业务,设立分支机构,该法打破了70年来美国单一银行制度的法律限制。
美国国会在1999年11月4日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Financial Services Modernization Act of 1999)。它的立法基础就是为了建立一套允许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服务提供者之间可以联合经营、审慎管理的金融体系,从而加强金融服务业的竞争,提高其效率。该法案终于废除了1933年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的第20条和第23条,为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联合经营提供了法律保障以及人事交叉方面的便利。《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出台,使美国断断续续运行近70年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终于消亡,美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全能化终于名正言顺了,它标志着美国金融业(不仅仅是商业银行)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