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简明养蚕手册

发布时间: 2010-03-18 05:12:56 作者:

 简明养蚕手册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01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4月
ISBN:7810664476
条形码:978781066447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简明养蚕手册》内容简介:养蚕业至今仍是我国农村的一项重要副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人民生活、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茧、丝、绸产量居世界首位,丝和绸的出口量分别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82%和45%,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
编辑推荐 《简明养蚕手册》:蚕业的起源与蚕区的分布、桑园的建立与管理、蚕的生物学基础、蚕的饲养与管理。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蚕业的起源
一、蚕的起源
二、养蚕的发明
三、养蚕业的兴起
第二节 蚕区的分布
一、古代蚕区
二、蚕桑产区的变迁
三、现代蚕丝产区的分布
第三节 蚕业的地位和作用
一、在世界蚕业中的地位
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节 蚕业科技的现状和展望
一、蚕业生产技术水平
二、蚕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蚕业科技展望

第二章 桑园的建立与管理
第一节 桑苗繁育
一、有性繁育
二、无性繁育
第二节 桑园规划与桑树栽植
一、栽桑规划
二、桑园类型
三、各类土地栽桑要点
四、栽植密度
五、栽植形式
六、桑苗栽植
第三节 树形养成与桑树收获
一、树形养成的意义
二、剪伐对桑树的生理效应
三、树形养成的方法
四、速成桑园建园技术
五、桑叶收获
第四节 桑树营养与桑园施肥
一、桑树生长的必需元素及其含量
二、桑树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作用
三、桑园肥料种类
四、桑园施肥
第五节 桑园管理
一、土壤管理
二、树体管理
第六节 桑园复合经营
一、桑园间作类型及经济效益
二、间作蔬菜、牧草和药用价值
三、桑园养殖
第七节 桑园优质高产栽培综合技术
一、高产桑园桑叶产量指标
二、栽植时的要求
三、桑园群体结构指标
四、土壤肥力指标
五、肥培管理
六、种茧育桑园优质高产技术指标

第三章 桑树病虫害防治
第一节 桑树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一、桑象虫
二、桑橙瘿蚊与桑瘿蚊
三、桑毛虫
四、桑尺蠖
五、野蚕
六、桑螟
七、桑蟥
八、黄叶虫
九、桑叶虫、蓝叶虫、夏叶虫
十、桑蓟马
十一、桑粉虱
十二、朱砂叶螨与桑始叶螨
十三、菱纹叶蝉
十四、桑白盾蚧
十五、桑天牛
十六、桑黄星天牛与桑虎天牛
十七、桑蛀虫
十八、桑虱
第二节 桑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桑萎缩病
二、桑疫病
三、桑褐斑病
四、桑紫纹羽病
第三节 桑树病虫害综合治理
一、检疫
二、农业防治
三、生物防治
四、物理机械防治
五、化学防治
六、桑园病虫害的综合治理

第四章 蚕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蚕的生活史
第二节 眠性与化性
一、眠性
二、化性
第三节 蚕的外部形态与构造
一、卵
二、幼虫
三、蛹
四、成虫
第四节 蚕与环境
一、温度
二、湿度
三、空气及气流
四、光线
五、营养
第五节 蚕的生长发育与营养要求
一、蚕的生长发育
二、蚕的营养要求
第六节 茧丝的形成

第五章 蚕的饲养和管理
第一节 养蚕准备
一、养蚕生产布局
二、蚕室、蚕具
……
第六章 蚕种
第七章 蚕茧的采收与干燥
第八章 蚕病防治
附录Ⅰ 摄氏干湿度表
附录Ⅱ 华氏干湿度表
附录Ⅲ 摄氏、华氏温度对照表
……
序言 养蚕取丝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已有5 500多年历史,我国丝绸早在3 000多年前就已远销欧亚许多国家,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富国裕民的国宝。养蚕业至今仍是我国农村的一项重要副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人民生活、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茧、丝、绸产量居世界首位,丝和绸的出口量分别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82%和45%,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蚕业生产除为纺织工业提供珍贵的原料外,还为国防、化工、交电、医药、保健、食品工业,以及工艺装饰等方面提供重要原材料;尤其是生物技术的深入发展以及在蚕业上的广泛应用,生产基因工程疫苗、药品和杀虫剂等将形成价值更高的非丝产业。我国发展蚕业条件优越,技术经验丰富,产品市场广阔,只要我们提高养蚕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重视质量,努力研究开发蚕的机能和蚕丝的新用途,蚕业的前途将会更加光明灿烂。
《简明养蚕手册》根据21世纪蚕业生产发展的新要求,从农村实际出发,本着优质、高产、高效、低耗发展蚕桑生产的原则,既介绍蚕桑先进科学技术,又介绍蚕业经营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概论,桑园的建立与管理,桑树病虫害防治,蚕的生物学基础,蚕的饲养和管理,蚕种及蚕病防治等内容。限于我们的水平,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四)控制蚕病发生
蚕病是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除通过选种提高蚕体的抗病能力外,应不断研究开发出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广谱高效、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环境消毒药剂和体喷、添食药物等。
(五)选育优良品种
基本目标是选育推广饲料效率和出丝率高,解舒好、解舒丝长的抗病、抗逆性蚕品种,从长远看,还要选育适应工厂化养蚕的人工饲料品种,特粗、特细纤度品种,平面茧品种,以及专养雄蚕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蚕品种等。
在育种方法方面,除常规的杂交育种外,应结合采用辐射育种,分子育种等技术,使蚕品种的改良工作有新的突破,能适应21世纪蚕业生产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六)开拓蚕丝用途
由于蚕丝这一天然动物蛋白质长纤维,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理化学性质,有利于人的生理、保健,21世纪仍将受到青睐,但必须研究在蚕丝原有优良性能的基础上,分别赋予其织物的可洗耐磨、可晒免烫、防缩抗皱、防臭抗菌、防水阻燃等性能,以改善丝绸的服用性能和拓宽丝绸新用途。
开发平面茧,制作非织造布、书画纸、工艺品,高档丝绵衣、被内芯以及其他用途材料;利用废丝,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改变其形态,制成丝素蛋白粉、丝素膜、水解丝素蛋白溶液,蛋白凝胶和蛋白胶囊等,用现代技术制作生物反应器材,固定化酶,抗原、抗体等的载体,医用透析膜、人造血管、人造皮肤、创伤敷料和药品等。
此外,栽桑、养蚕、制丝过程中的各种副产物,均可深入开发利用,变废为宝,提高蚕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读书人网 >农林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