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页码:89 页
出版日期:1993年06月
ISBN:7805011613
条形码:978780501161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Quadrangles of Beijing
内容简介 《北京四合院(中英对照)》介绍了:北京的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住宅建筑大部分是内院式住宅,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称作“一颗印”。这种住宅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通风采光均欠理想。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游廊联接,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亲和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裁花,饲鸟养鱼,叠石造影。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媒体推荐 书评
北京四合院,这种古代劳动人民精心创造出来的居民形式,伴随人们休养生息成百上千年,留给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是深刻的,留给历史的遗产是极丰厚的。今天,我们编辑这本北京四合院专辑,是试图通过对四合院的扼要介绍,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它的历史,认识它的宝贵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物价值,从而更好地继承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编辑推荐 《北京四合院(中英对照)》:北京四合院,这种古代劳动人民精心创造出来的居民形式,伴随人们休养生息成百上千年,留给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是深刻的,留给历史的遗产是极丰厚的。今天,我们编辑这本北京四合院专辑,是试图通过对四合院的扼要介绍,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它的历史,认识它的宝贵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物价值,从而更好地继承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目录
前言
一 四合院的基本格局和建筑特色
二 宅门、影壁
宅门
影壁
三 垂花门
四 内宅及室内装修
内宅
室内装修
五 雕饰和彩绘
六 私家园林和庭院绿化
……
序言 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首先在于它的历史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这里所谓“街通”即我们今日所称之胡同,胡同与胡同之间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当时,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迁京之官贾营建住宅,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即由此开始。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更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
北京的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住宅建筑大部分是院式住宅,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称作“一颗印”。这种住宅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通风采光均欠理想。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联接,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亲和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营造活动。除去风水学说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北京四合院能在历史上存在数百年,是因为它具有其它住宅建筑难以并论的优点。今天,当都市现代化的脚步逐渐加快,重重叠叠的高楼大厦兴起的时候,人们——尤其是世代生长在京华的老北京人,会对四合院产生一种特殊的眷恋之情。
北京四合院,这种古代劳动人民精心创造出来的民居形式,伴随人们休养生息成百上千年,留给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是极深刻的,留给历史的遗产是极丰厚的。今天,我们编辑这本北京四合院专辑,是试图通过对四合院的扼要介绍,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它的历史,认识它的宝贵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物价值,从而更好地继承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文摘 插图:


进入垂花门之后,便是四合院的内宅了。宅是由北房、东西厢房和垂花门四面建筑围合起来的院落。
正房 宅的北房为正房,座北朝南,它是宅院中最主要的房间,台基和房屋的尺度都比较高大,一般是三间,大型住宅为五间。
耳房 正房的两侧还各有一间或两间进深、高度都偏小的房间,如同挂在正房两侧的两只耳朵,故称耳房。如果每侧一间耳房,两侧共两间即称“三正两耳”。如果每侧两间,两侧共四间耳房则称“三正四耳”。小型四合院多为“三正两耳”,申型四合院为“三正四耳”。
厢房 宅的东、西两侧,各有三间房,分别向院内方向开门,称为厢房。如果四合院的规模较大,在厢房的南侧,还可以再加厢耳房。
游廊 正房、厢房与垂花门之间,一般都有游廊连接。凡有游廊连接的房子,其前檐都有廊子,在廊子两尽端的山墙部分留有洞口,通向游廊,叫做廊门筒子。抄手游廊都成曲尺形,与北房、 东西厢房和垂花门相连接,将宅串联成一个整体。游廊不仅有通行功能,还丰富了宅建筑的层次和空间。
在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社会,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北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东西耳房可单开门,也可与正房相通,一般用做卧室或书房。
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也可将偏南侧一间分割出来用做厨房或餐厅。
后罩房 中型以上的四合院还常建有后罩房或后罩楼,主要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