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传记文学杂志社
页码:12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10030255
条形码:977100302500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传记文学》(2009年2月刊)主要内容包括:屹立的蘑菇云(上)“两弹”功勋录、非常人生、情系太行山:记刘伯、承之子刘太行、蒙尘“名记”刘时平、流年述往、黄埔老人薛彦夫、“飞虎”英雄彭嘉衡传奇、插柳不叫春知道等等。
编辑推荐 《传记文学》(2009年2月刊)是《传记文学》的一刊!
目录
【本期特稿纪念建国六十周年】
4 屹立的蘑菇云(上)——“两弹”功勋录
【非常人生】
33 情系太行山——记刘伯承之子刘太行
48 蒙尘“名记”刘时平
【流年述往】
56 黄埔老人薛彦夫
64 “飞虎”英雄彭嘉衡传奇
75 插柳不叫春知道
【个人记忆】
79 我的第一次旅行
【抚今追昔】
89 文坛双杰——记戴望舒与叶灵凤
97 吕碧城:芳草迟暮独憔悴
【如是我闻】
104 李证刚:心上原来有好春
【连载l
107 曾祖周馥
【专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
119 记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蒋维崧
……
序言 在上一期的卷首语中,我提到要谨慎持有并恰当反省“进化”、“进步”等观念。强调学习、思考历史以获取对历史的洞察力源于我对手头工作的一贯的认识:“传记文学”首先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本,其次才是一种受限制的文学表达方式。因为想象和虚构的空间不大甚至没有,“传记文学”要想获得纯粹文学意义上的至高成就很难,反之,以文学或艺术的至高标准去评判传记作品也是不公平的。传记作品欲以立言而“不朽”,出路之一就是“知人论世”——致力“爬搜”新的历史证据,尝试重现逝去的世界和作古的人物于“依稀仿佛间”(余英时语),便是本分;如果表
文摘 钱三强:“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入将洒下热泪”
在对核科学家的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名字是钱三强。
钱三强,是一个在中国几代知识分子心目中闪耀的名字,一面飘扬在原子能战线的旗帜。
中国的居里夫妇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中华民族曾走在世界的前列;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
当现代科学技术在西方蓬勃发展的时候,古老的东方大地也并不是一片空白。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一批批中国青年知识分子赴西欧、北美求学,在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核科学家的直接指导下,在核科学域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并开始了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一项项举世公认的成就。
钱三强,浙江省湖州人,1913年生,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7年,24岁的钱三强考取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公费赴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作研究生,师从伊莱娜居里。1939年,钱三强与导师合作,参加铀和钍受中子打击后产生镧同位素B射线能谱的研究工作。伊莱娜准备研究裂变碎片射线能谱,钱三强负责云室的操作与测量工作。
1940年,钱三强在伊莱娜居里指导下,完成了反粒子同质子碰撞的研究工作,以此为题的博士论文获得通过,获得博士学位。1945年,钱三强受导师之命,赴英国布利斯托大学学习核乳胶技术,师从鲍威尔。这个冬天,钱三强学成回到巴黎,协助伊莱娜与约里奥的研究工作。1946年,钱三强、何泽慧赴英国剑桥大学参加基本粒子会议,两位年轻博士关于乳胶记录中子打击铀核的报告引起他们的注意,特别是报告中所展示的图片,如分岔点上发出的细长、浅淡径迹令人百思不解。回到巴黎,钱三强取得约里奥居里夫妇的积极支持,带领两位法国研究生和何泽慧一起,进行夜以继日的研究工作,终于从精确的统计数字中发现:在中子撞击铀原子核发生裂变时,每三百次出现一次这种新奇现象。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