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塔吉克族社会历史调查

发布时间: 2010-03-18 06:57:44 作者:

 塔吉克族社会历史调查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7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105088157
条形码:978710508815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

内容简介 《塔吉克族社会历史调查》内容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编辑推荐 《塔吉克族社会历史调查》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之一。
目录
泽蕾县阿扎提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的调查
莎车县扎热甫夏提塔吉克民族乡的调查
一、位置和人口
二、本乡塔吉克族来源和若干历史情况
三、解放前社会经济状况
四、解放后经济文化的发展
五、民族关系的变化
六、本乡塔吉克族的文化艺术
七、本乡塔吉克族的风俗习惯
八、本乡塔吉克族的宗教信仰
塔什库尔千塔吉克自治县大同乡的调查
一、自然环境
二、历史概述和解放后的变化
三、过去的生产情况
四、解放前的生产关系
五、解放前的各种负担
六、解放后人民生活提高的一些情况
关于克仑伯克统治的调查
一、克仑伯克家的历史
二、克仑所凭借的统治制度和势力
三、克仑占有的牲畜、土地和房屋
四、剥削的方式
附录:克仑家与坎巨提王室的亲戚关系
关于小同“羊契”(农奴)的调查
一、“羊契”的起源
二、小同的基层组织
三、小同居民各阶级与阶层的占有情况
四、克仑伯克对小同居民的压迫和剥削
五、羊契的痛苦生活
六、克仑赠给女婿的羊契的情况
七、羊契制度的废除
八、羊契生活的真正结束
附录:熟悉小同历史情况的人名
关于克仑伯克家“邓干力克”(奴隶)的调查
一、“邓干力克”的含义
二、邓干力克的来源
三、大同居民所知道的一些邓干力克的名字
四、奴隶的生活情况
五、20世纪初,邓干力克转化的情况
六、邓干力克后代的进一步“独立”
塔吉克族的民间表演艺术与文学概况
一、塔吉克族的戏剧
二、塔吉克族的歌舞
三、塔吉克族的音乐
四、塔吉克族的民间文学概况
关于塔吉克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调查
一、家庭
二、婚姻
三、饮食和禁忌
四、服饰
五、丧葬
六、礼仪
七、节日
八、宗教信仰
后记
修订后记
……
序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在三次大规模的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民委从1958年开始组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三种丛书。“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民委机构撤销,此项工作被迫中断。1978年国家恢复民族工作机构,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改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979年,国家民委决定继续组织编写以上三种丛书,并增加编写《中国少数民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两种丛书,定名为《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辑出版列入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重点科研项目。
文摘 插图:


过去乡里塔吉克族的干部很少。成立民族乡后,乡长等五个主要干部中有三个是塔吉克族。现在每个生产队都有塔吉克族干部。本乡塔吉克族有一人被选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人担任县政协委员。
党和上级人民政府对民族乡特别照顾。在本乡干部中,不仅塔吉克族占多数,本乡副乡长还是领取国家工资的干部(其他乡的副乡长不属国家编制)。上级分配给本乡的贷款,经常比其他乡多20%左右,另外,选派代表外出参观访问或者上级派遣代表来乡慰问的机会也比其他乡多。
由于民族团结的加强,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新婚姻法的贯彻,教派歧视也逐渐消除了,维吾尔和塔吉克两族通婚也增多了。解放以来,已有两个塔吉克族姑娘和维吾尔族青年结了婚,这在过去几乎是从来没有过的;维吾尔族姑娘和塔吉克族青年结婚的更多,已有6对。
解放以后,维吾尔族手工业者接收了许多塔吉克族徒弟,使塔吉克族在手工业方面迅速得到了发展。1958年秋人民公社化后,全区各乡木工曾集中在区里的木工厂一年多,其间。在党的教导下,维吾尔族技艺高的老木工给塔吉克族木工很多指导,使他们的技术进一步提高,不少人成了能工巧匠。彼此增进了团结。
解放前,塔吉克族不敢戴本民族的帽子,成立民族乡后逐渐有人戴了,尤其是妇女们。同时,唱本民族歌、跳本民族舞的人也比过去大为增加。
后记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领导编辑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本书调查报告八篇,是1956年至1960年间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主持进行的。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得到中共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委、泽普县四区区委、莎车县恰热克区区委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得到各地干部和群众特别是许多塔吉克族同志的大力支持。现在虽已时隔二十余年,我们仍想念和感激这些远方的同志。
先后参加塔吉克族社会历史调查的同志有:罗致平、阿布都拉、苏立唐、米吉提、玉素甫、安瓦尔、哈生木、帕台姆、王守礼、穆舜英、郭瑛、李进、陈桂兰、汤永才、崔暗、罗庶长、周用宜、肖之兴等。其中玉素甫(维吾尔族)和郭瑛(汉族)两位同志现已逝世,我们谨借这本调查报告集出版的机会,对他们表示深切的悼念。
这些调查报告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新疆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原来参加调查的同志执笔编写。其中王守礼同志编写的《关于塔吉克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调查》,是根据1956年至1960年间历次调查的纪录综合整理的。其余七篇报告是在1958年10,目至1959年12月间进行调查后不久写的。为了保持当时原貌,报告中的许多情况和统计数字,调查对象的年龄和职务等,现在虽已有变化,我们仍按原样未予改动。
本书由肖之兴主编,付印以前,由他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的指示精神,再次进行了校订,并对一小部分材料做了必要的删节。“编办”的邓波同志和新疆大学的西仁,库尔班(塔吉克族)同志对本书做了认真细致的查对,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并参加修改定稿。最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审定。
本书虽经许多同志的努力已经成书,限于水平,缺点错误在所难免,请读者多多批评指正。
读书人网 >社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