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32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040160544
条形码:978704016054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基础教程》对当前数据库技术的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对传统的数据库理论和应用进行了精炼描述,对具有发展前景的数据库技术作了详细介绍,力求拓宽读者的知识面。全书共分为7章:第1章介绍数据库的发展、数据库系统的特征、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类型、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第2章介绍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模型;第3章介绍Access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第 4章介绍Access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建库建表、窗体操作、利用宏来制作菜单、定义模块和用VB定义函数;第5章介绍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数据表的管理,以及如何在数据库中创建及操作视图和索引;第6章通过一个网上查分系统的应用实例,讲述sQL Server 2000数据库中数据的处理方法;第7章介绍几种常用的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包括Visual Foxpro、MySQL、Oracle、DB2的发展历史、特点及初步使用方法。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基础教程》适合作为非计算机专业本科课程教材,选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学科、地域和人才培养模式对相关章节进行取舍,组织教学。《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基础教程》对从事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教学的师生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基础教程》在结合大量的实例和编者的教学体会基础上,对数据库技术的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对传统的数据库理论和应用进行了精炼介绍,对具有发展前景的数据库技术作了详细的阐述。针对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Access 2000和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所做的讲解,力求做到概念清晰、生动活泼。
目录
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1.1.1 早期的数据库系统
1.1.2 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技术
1.1.3 现代应用对数据库的要求
1.2 数据库系统的特征
1.2.1 数据描述
1.2.2 数据处理技术
1.2.3 数据特点
1.2.4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1.2.5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1.3 几种主要的数据库系统
1.3.1 几种主要的数据库系统
1.3.2 多种数据库系统的表现形式
1.4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1.4.1 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
1.4.2 并行数据库技术
1.4.3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1.4.4 多媒体数据库
1.4.5 数据仓库
1.4.6 工作流数据库管理系统
本章小结
练习题
实验题
第2章 数据库系统基本原理
2.1 数据模型
2.1.1 数据模型概述
2.1.2 概念模型
2.1.3 层次数据模型
2.1.4 网状数据模型
2.1.5 关系数据模型
2.2 SQL语言基础
2.2.1 基本概念
2.2.2 数据定义功能
2.2.3 数据查询功能
2.2.4 数据更改功能
2.2.5 视图
2.2.6 数据控制功能
2.3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2.3.1 函数依赖
2.3.2 关系规范化
2.4 数据库设计
2.4.1 数据库设计概述
2.4.2 数据库需求分析
2.4.3 概念设计
2.4.4 实现设计
2.4.5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2.5 数据库保护
2.5.1 事务的基本概念
2.5.2 并发控制
2.5.3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本章小结
练习题
实验题
第3章 Access 2000数据库基础
3.1 Access 2000概述
3.1.1 Access 2000简介
3.1.2 Access 2000的安装和启动
3.1.3 Access 2000的工作环境
3.2 建立和修改数据库
3.2.1 数据库的创建
3.2.2 Access 2000数据库的基本对象
3.2.3 表的设计、创建和修改
3.2.4 索引的创建和编辑
3.2.5 主键的定义和创建
3.2.6 表间关系的设置
3.2.7 数据表的使用
3.3 数据查询的应用
3.3.1 查询简介
3.3.2 选择查询
3.3.3 参数查询
3.3.4 交叉表查询
3.3.5 操作查询
3.3.6 SQL查询
3.3.7 联合查询
3.4 窗体的设计与应用
3.4.1 窗体简介
3.4.2 窗体的创建
3.4.3 窗体的调整
3.4.4 使用窗体操纵数据
3.4.5 数据的查找、排序及筛选
3.5 报表的设计与应用
3.5.1 报表简介
3.5.2 报表的创建
3.5.3 报表的设计
3.5.4 子报表
3.5.5 打印和预览报表
3.6 宏的应用
3.6.1 宏简介
3.6.2 宏的创建
3.6.3 宏的执行
3.6.4 常用的宏操作
3.7 数据库的安全
3.7.1 设置和撤消数据库密码
3.7.2 数据库的加密和解密
3.7.3 用户与组的权限和账户
3.7.4 存为MDE文件
本章小结
练习题
实验题
第4章 Access2000数据库设计实例
4.1 创建数据库实例
4.1.1 系统主要特点
4.1.2 数据录入设计
4.1 13数据查询与打印设计
4.1.4 系统维护与管理
4.2 数据库表设计
4.2.1 创建表和初始数据输入
4.2.2 建立表之间的关联
4.3 查询设计
4.3.1 “病事假汇总查询”和“奖金汇总查询”设计
4.3.2 “工资条查询”设计
4.3.3 “汇总查询”设计
4.4 窗体设计
4.4.1 设计“登录”窗体
4.4.2 设计“面板”窗体
4.4.3 设计“数据录入”窗体
4.4.4 设计“查询”窗体
4.5 报表设计
4.5.1 报表“工资报表”的设计
4.5.2 报表“汇总打印”的设计
4.6 用宏设计主菜单
4.6.1 各菜单内容简介
4.6.2 设计菜单“宏
本章小结
练习题
实验题
第5章 SQL Server2000数据库基础
5.1 SQL Server2000概述
5.1.1 SQL Server2000简介
5.1.2 SQL Server2000的安装和启动
5.1.3 SQL Server2000常用工具
5.1.4 Transact-SQL语言
5.2 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
5.2.1 数据库概述
5.2.2 创建数据库
5.2.3 查看数据库
5.2.4 修改数据库
5.2.5 删除数据库
5.3 SQL Server2000数据表管理
5.3.1 数据表概述
5.3.2 创建数据表
5.3.3 查看数据表
5.3.4 修改数据表
5.3.5 删除数据表
5.4 SQL Server2000数据表基本操作
5.4.1 添加数据
5.4.2 查看数据
5.4.3 修改数据
5.4.4 删除数据
5.4.5 简单查询
5.4.6 统计查询
5.4.7 联接查询
5.4.8 嵌套查询
5.4.9 自动生成SQL语句
5.5 SQL Server2000视图和索引
5.5.1 视图概述
5.5.2 创建视图
5.5.3 查看视图
5.5.4 修改视图
5.5.5 使用视图
5.5.6 删除视图
5.5.7 索引概述
5.5.8 创建索引
5.5.9 操作索引
5.6 SQL Server2000的其他功能
5.6.1 存储过程
5.6.2 触发器
5.6.3 数据备份与恢复
5.6.4 安全管理
5.6.5 数据格式转换
本章小结
练习题
实验题
第6章 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实例
6.1 创建数据库实例
6.1.1 数据库设计原则
6.1.2 数据库的建立
6.2 静态网页调用数据库
6.2.1 选择数据来源
6.2.2 设置作业调度方式
6.2.3 设置网页生成位置
6.2.4 设置网页生成参数
6.2.5 浏览数据网页
6.3 动态网页调用数据库
6.3.1 ASP简介
6.3.2 设置站点
6.3.3 连接数据库
6.3.4 设置数据绑定
6.3.5 设置数据输出格式
6.3.6 浏览数据网页
6.4 其他应用程序与SQL Server2000的连接
6.4.1 通过ODBC访问SQL Server
6.4.2 Access项目与SQL Server的连接
6.4.3 Visual Basic程序与SQL Server的连接
6.4.4.1 ava程序与SQL Server的连接
本章小结
练习题
实验题
第7章 常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7.1 概述
7.2 Visual FoxPro简介
7.2.1 VisualFoxPro6.0的特点
7.2.2 VisualFoxPro6.0的初步使用
7.2.3 Visual:FoxPro6.O应用领域
7.3 Oracle简介
7.3.1 Oracle的特点
7.3.2 Oracle的初步使用
7.3.3 Oracle的应用领域
7.4 My SQL简介
7.4.1 My SQL的特点
7.4.2 My SQL的初步使用
7.4.3 My SQL的应用领域
7.5 DB2简介
7.5.1 DB2通用数据库的特点
7.5.2 DB2通用数据库的初步使用
7.5.3 DB2的应用领域
7.6 常用数据库的网络资源
本章小结
练习题
实验题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网站
……
序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数据库技术作为一种存储和使用信息的信息系统核心技术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数据库仍是最有效的数据管理方法。数据库已成为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的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规模、使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普通高校计算机系列课程应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管理和应用的能力这一中心思想进行安排和设计,使学生能够以计算机、数据库和通信网络技术为工具,提高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和分析的能力。目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已将数据库作为继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之后的又一门重点课程。
本书编写的主要目的是使大学生熟练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技术,有效地使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掌握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式。考虑到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本书以应用为目的,以案例为弓l导,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力求避免术语的枯燥讲解和操作的简单堆砌,使学生可以参照教材提供的讲解和实验,尽快掌握Access 2000和SQL Server 2000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学以致用,完成小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本书在结合大量的实例和编者的教学体会基础上,对数据库技术的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对传统的数据库理论和应用进行了精炼介绍,对具有发展前景的数据库技术作了详细的阐述。针对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Access 2000和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所做的讲解,力求做到概念清晰、生动活泼。
全书共分7章:第l章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发展、数据库系统的特征、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类型、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第2章主要介绍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模型;第3章全面介绍了Access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第4章介绍了Access 2000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建库建表、窗体操作、利用宏来制作菜单等;第5章介绍了SQL Server2000数据库、数据表的管理,以及如何在数据库中创建及操作视图和索弓I;第6章通过一个网上查分系统的应用实例,讲述SQL Server 2000数据库中数据的处理方法;第7章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包括Visual Foxpro、MySQL、Oracle、DB2的发展历史、特点及初步使用方法。
全书内容丰富,具有理论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每章开始都提示了学习重点,章后有小结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和难点。每章后均有适量的练习题和实验题,以配合对知识点的掌握。教师讲授时可根据需要对内容作适当取舍。
参加本书编写的作者都是长期从事计算机教育的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文摘 插图:

1.1.2 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技术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应用的最大发展是网络应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数据库系统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数据库系统必须能够适应网络发展的新特点,才能跟上信息发展的步伐。互联网的发展使数据分布存储成为趋势,如何实现不同系统间数据的交互和同步,成为数据库系统必须考虑的问题。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对数据展示方式也提出了变革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新的数据分布和展现技术,这些技术应用到数据库系统中,促进了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在全球网络化大潮到来的今天,Internet已经逐渐替代以个人计算机为计算中心的单机运行环境而成为新的计算平台。以Internet为核心的计算平台使数据库应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Internet的应用向数据库领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对数据库本身的存储机制、空间使用的效率及安全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应用环境下,传统关系数据库简单的二维表格结构已经远远难以满足应用需求。
所谓Internet数据库,其实质是在传统关系数据库技术之上,融合网络技术、存储技术和检索技术发展起来的。它结合了传统数据库技术的一些优点,在数据库模型、存储机制和检索技术等方面做出革新,以面向Internet的功能结构适用于以Internet为基础的应用,从而开辟了一个Internet数据库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