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社会工作常用手语

发布时间: 2010-03-18 07:13:10 作者:

 社会工作常用手语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37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9787301130278
条形码:978730113027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全国高校民政类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社会工作常用手语》使用图文配合的方式全面介绍了社会工作常用的手语,分为日常生活用语和社会工作专业用语两部分。日常生活用语部分全面介绍了日常生活使用频率最高、最普遍的用语。社会工作专业用语部分全面详细地提供了老年人、残疾人、儿童、青少年、妇女、家庭、矫治、优抚、退伍安置、救灾、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常用手语的手势和示范图片,基本上覆盖社会工作和民政工作项目。每章后有句子练习和短文练习,对于读者复习巩固所学的手势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
《社会工作常用手语》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社会工作类、民政类专业的必修教材,还可以作为从事民政工作、社会工作、社会福利工作的在职人员的工具书和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编 日常生活用话
第一章 人类
第一节 称呼类
第二节 职业类
第三节 职务类

第二章 衣、食、住、行、日用品类
第一节 衣服类
第二节 食品类
第三节 居住类
第四节 行走类
第五节 日用品类

第三章 时空类
第一节 时间类
第二节 空间类

第四章 工作、生活、社交类
第一节 工作类
第二节 生活类
第三节 社交类

第五章 天文、地理类
第一节 天文类
第二节 地理类

第六章 数字、交易类
第一节 数字类
第二节 交易类

第七章 文、教、体、卫类
第一节 文化类
第二节 教育类
第三节 体育类
第四节 卫生类

第八章 心理类

第九章 事物的状态、性质、特点类
第一节 事物状态类
第二节 事物的性质、特点类

第二编 社会工作专业用语类
第十章 老年人社会工作类
第一节 老年人称呼
第二节 老年人服务类
第三节 老年社会福利类

第十一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类
第一节 残疾人类型
第二节 残疾人服务类
第三节 残疾人社会福利类

第十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类
第一节 儿童类型
第二节 儿童组织类
第三节 儿童社会福利类

第十三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类
第一节 青年类型
第二节 青年工作指导类
第三节 青年生活辅导类

第十四章 妇女社会工作类
第一节 妇女生活辅导类
第二节 妇女服务类
第三节 妇女文化生活类

第十五章 家庭社会工作类
第一节 家庭生活服务类
第二节 家庭教育与培训类

第十六章 矫治社会工作类
第一节 司法与罪犯
第二节 司法矫治服务类

第十七章 优抚工作类
第一节 革命烈士褒扬类
第二节 死亡抚恤对象类
第三节 伤残抚恤对象类
第四节 优待类

第十八章 退伍安置工作类
第一节 义务兵退伍安置类
第二节 士官退伍安置类
第三节 军队离休安置类

第十九章 救灾工作
第一节 灾害名称类
第二节 救灾救助类

第二十章 社会救助工作类
第一节 农村五保类
第二节 扶贫类
第三节 大病救助类

第二十一章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类
第一节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类
第二节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类
后记

……
序言 我国现处于解放五十多年来最好的时期,神州大地,一派生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人民安康。全国人民沿着党的十七大指引的方向,意气风发、信心百倍地建设和谐社会。伟哉中华!盛哉中国!美哉和谐!
  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里,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民政为党分忧,为民解愁,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作用。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民政的职责更加重要,民政的任务更加繁重,民政的作用更加突出,是治国安邦、稳定社会的基石。
  当前民政正认真贯彻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积极完成民政“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到201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和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初步形成社会福利事业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深入发展,促进民间组织发展规范有序,优抚安置保障有力,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得到有力保障,民主政治权利得到切实维护,社会福利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民政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民政真正成为为民之政,爱民之政,利民之政。
  民政事业的大力发展迫切需要造就三支队伍:一支是高素质的民政干部职工队伍,一支是“术业有专攻”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一支“爱众亲仁”的宏大的志愿者队伍。而民政队伍的建设需要大力发展民政教育、在职干部培训和提高民政理论研究水平。众所周知,民政教育、培训和理论研究这三项的发展都需要一套工作门类齐全、内容新颖、适用、够用的民政教材。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全国民政理论和教育界知名学者金双秋教授总策划,资深专家王辅贤、孟令君、李少虹、周良才、王晓玫等教授领衔主编,全国九所民政院校合作编写的《21世纪全国高校民政类规划教材》正好适应了这一需要。该丛书规模之大、速效之高、编写之顺利是与湖南省政协副主席、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刘晓院长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分不开的。
  这套丛书有三个特点。第一是“新”。丛书是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国第十二次民政会议内容为依据,反映了民政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改革成果,探索了民政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二是“全”。丛书第一期计划出版15本书,第二期计划出版7本书。这22本书不仅覆盖了所有的传统民政工作门类,而且还覆盖了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民政工作项目,如农村社区建设、农村低保工作等。
文摘 插图:


后记 我国有8296万残疾人,其中2057万人是聋哑人。我国有社工类、民政类、医学康复类专业的高等院校有188所,其中直接为残疾人服务的专业有十几个,如社会工作、社区服务、民政管理、医学康复、社会福利等专业。“手语”作为一门与聋哑人语言情感沟通的工具性课程,应该成为上述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据调查,目前大多数社工类、民政类和医学康复类专业尚未开设这门课。原因当然多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苦于没有一本专业性手语教材。为此,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了这本《社会工作常用手语》教材,填补专业性手语教材的空白,以应教学之急用。
  这本教材特色鲜明:一,实用性。本教材第一篇精选用常用词语1262个,全都属于日常生活使用频率最高、最普遍的用语。二,专业性。本教材第二篇精选专业词语580个,属于社会工作和民政工作18个大项日常工作的专业用语,基本上覆盖社会工作和民政工作项目。三,工具性。日常用语既按照词语类型分章,又按照其特点、状态、性质分类;专业用语既按照工作大项目分章,又按照工作小项目分类,这样便于查找使用。四,创新性。本教材的编者都是多年从事手语教学,并与聋哑人密切交往、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特教行家,所列出1842个词语的示意图,不是按照已经出版的《中国手语》现有的示意图手描临摹的,而是编写者自己手语演示照相的,摄制照片501l幅,在国内尚属首创。正因为如此,本教材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社会工作类、民政类专业的必修教材,还可以作为从事民政工作、社会工作、社会福利工作的在职人员的工具书和培训教材。
  本教材由金双秋教授创意并拟定编写提纲、编后统稿,孙锋讲师承担日常生活用语部分即第一篇的编写任务,陈梅芳讲师承担第二篇专业用语部分第十章至第十七章的编写任务,刘禾讲师承担第二篇专业用语部分第十八章至第二十一章的编写任务。
  编写《社会工作常用手语》是一项富有创新且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因此本教材难免存在不少的缺点和不足,希望专家、同仁和本书的使用者提出宝贵意见,我们表示衷心感谢,并会在今后的修订本加以改正。
读书人网 >社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