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页码:13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753482835X/9787534828355
条形码:9787534828355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学经典
内容简介 《三十六计》分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六套,共三十六个计策,向人们系统地介绍了战争中的谋略,以及在各种处境下克敌或避敌制胜的智慧。每一计由解语、按语、注释、译文、赏析等栏目组成。
编辑推荐 夫战争之事,其道多端。强国、练兵、选将、择敌、战前战后一切施为,皆兵道也。惟比比者,大都有一定之规,有陈例可循。而其中变化万端,诙诡奇谲、光怪陆离、不可捉摸者,厥为对战之策。
三十六计者,对敌之策也,诚大将之要略也。
——《三十六计跋》
《三十六计》中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目录
前言
总说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司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跋
……
序言 好像还没有哪一部中国古书像《三十六计》一样为普通百姓耳熟能详,并频频被运用于日常生活交往的语言中。但作为一部兵家谋略典籍,它又与中国其他谋略著作一样颇受正统儒家及正直高尚的人们所诟病。也难怪,除了那些智慧的光芒直泄而来的计名(如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声东击西、暗渡陈仓、欲擒故纵等)外,还有不少计名(如借刀杀人、笑里藏刀、上屋抽梯、趁火打劫等)却充满了阴毒肃杀之气,令人毛骨悚然,望而却步。
谋略,到底是烛照生活的光芒还是毁灭生活的烈焰?是启人心智、拨开成功之门的钥匙,还是坏人心术、致使世风日下的罪魁祸首
文摘 第一套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
(解语)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悃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按语)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如开皇九年,大举伐陈。先是,弼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大列旗帜,营幕蔽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若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因袭南徐州,拔之。
[注释]
①太阳,太阴:太阳,完全公开。太阴,极为隐秘。全句意为,在完全公开的行动里面可能潜藏着极为隐秘的计谋。
②陈:南北朝时期陈朝。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开皇九年(589年).为隋所灭。
[佯又]
一般来讲,军事防御体系周密时,其警觉性反而容易懈怠,司空见惯了的东西就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怀疑。诡秘的计谋往往就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边,而不是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光天化日之下的事物里边可能就潜藏着最为机密的计谋。(按语)秘密筹划的计谋要付诸实施,就不能在秘密处进行。半夜偷东西,在僻静的小巷杀人,这是愚蠢之人的粗俗行为,不是谋士所应该做的事情。例如,开皇九年隋朝攻伐南朝陈国的战役就是运用“瞒天过海”计谋的典范。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奉命统领江防,他经常调防沿江部队,调防前,部队全部赴历阳(治所在今
安徽和县)集中,并且大张旗帜,营帐蔽野,大造声势以惊动陈国。陈国果真以为隋将大举进攻,于是调发全国士卒兵马,准备迎战。后来发现,隋朝只是军队调防,便只好遣散军队。这样反反复复,陈国对隋朝在历阳大列兵马便习以为常,不作戒备。后来,贺若弼挥师渡江,陈国军队未曾发觉,隋军乘势攻拔南徐州。
[赏析]
本计计名源自一个传说。据《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记载,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30万大军直指东土高丽。一天,大军来到海边,但见白浪滔天,茫茫无际,太宗不免犯起愁来。前部总管张士贵急召众将问渡海之计。众将面面相觑,一片沉寂。忽然有一个叫薛仁贵的跳将出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说道:“这有何难,此处有一仙人,可让三岳让路、江海开道。”接着又凑近张士贵神秘兮兮地耳语一番。张士贵奏明皇上,皇上不禁大喜过望,命张士贵导引,前往会见那位神奇的仙人。一天,太宗在张士贵的引领下直向海边走去,通过一个由帷幔遮蔽的通道,来到一处华丽的小殿堂。这殿堂内,绣幔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