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方东美与中西哲学

发布时间: 2010-03-19 02:55:22 作者:

 方东美与中西哲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页码:32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811104741
条形码:978781110474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我动笔写这书是十多年前的事,最初写作时就怀疑把方氏哲学归属新儒家有问题,但当时思想还理不出一个头绪,随着胡军先生对蒋、余俩先生把方东美归属于新儒家的观点提出批评后,渐渐意识到即使是胡军先生把方氏说成新道家的看法似乎也不符合事实。我仔细研究了方东美的原著,认为方东美是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家,“新儒家”和“新道家”的帽子都不适合,应该说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于是开始以“世界主义”的价值取向来统会方东美的哲学思想,终于成就此书,甚是欣慰!
目录

缘起
绪论 作为“世界主义者”的方东美
第一章 诗哲的生命之舞——方东美小传
第二章 方东美的《哲学三慧》及其哲学体系
第三章 方东美的美学方法和问题
第四章 方东美的宗教观
第五章 方东美的道德观
第六章 方东美的科学观
第七章 方东美的生命、美感和宇宙三位一体的体系
第八章 方东美与黑格尔哲学
第九章 方东美与歌德
第十章 方东美与康德哲学
第十一章 方东美与尼采和叔本华哲学
第十二章 方东美与柏格森哲学
第十三章 方东美与怀特海哲学
第十四章 方东美比较视野中的儒家哲学与西方哲学
第十五章 方东美比较视野中的道家哲学与西方哲学
第十六章 方东美比较视野中的佛学与西方哲学
第十七章 方东美、宗白华时空意识与西方时空意识的异同
第十八章 从比较朱光潜与方东美悲剧观之异同看艺术和道德的关系
第十九章 方东美与谢林艺术哲学之比较
附录 方东美先生学术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这次在中央大学参加“中国文化与世界宣言五十周年纪念”国际研讨会(2008.5.2),遇见家师方东美教授挚友朱光潜教授的嫡孙宛小平教授,真是意外之喜。虽然我们只作简短的谈话,承他赠与《边缘整合——朱光潜和中西美学家的思想关系》的专著,以及即将出版的《方东美与中西哲学》书稿。带回家中,迅速浏览一过,不觉感慨万千。1983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哲学讲座教授,邀请朱光潜教授到新亚书院作“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讲“维科的新科学”,促成两位老友的重逢,场面至为感人。1986年师伯逝世,万万想不到历经“文革”,隔代还有传人。
小平教授对祖父的美学的研究十分平实,并无偏私浮夸的毛病,而是放在中西美学的脉络下作出论述与反省。引起我注意的是《从比较朱光潜与方东美悲剧观之异同看艺术和道德的关系》一文。哪知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而且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业师方东美,其成果即《方东美与中西哲学》的书稿。当然我并没有时间看里面的细节,但由他的研究看出,他不轻易追随当前流行的见解。譬如他不同意蒋国保等把东美师归入新儒家的见解。
文摘 第一章 诗哲的生命之舞——方东美小传
一、秉承桐城桂林方氏的传统,立志博采中西文化之长
方东美(1889~1977),名殉,又名逊,字德怀,安徽桐城人(今安徽枞阳县杨湾乡大李庄)。桐城是独霸清朝文坛三百年的桐城派发源地。这里民风淳朴,重文尚读,百姓有“穷不丢书”的祖训。l899年2月9日,方东美出生于此。东美幼年丧父母,赖二兄抚养成人。他常听兄长“议论古今,达旦不寐”。据蒋国保先生的考证,方东美属桐城桂林方氏的后裔。桐城方氏大族有三,日桂林方,日鲁谷共方,日会宫方。这三方中以桂林方道德文章最佳,在明季就有方学渐、方大镇、方孔熠、方文、方以智等名人,其族有“族望重江南”之誉。方东美也是桐城派散文理论奠基者方苞的后裔,著名哲学家方以智是他同族中的更早祖辈。在这种书香赓续的家庭里,他“在儒家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童年时他“酷嗜庄子书”。从某种角度讲,先辈方以智那种以儒会道释、兼致西学的榜样无时不在激励着他。从哲学思想的传承来看,方以智在《东西均》里关于“公心”、“独心”、“公性”、“独性”的讨论,以及在《药地炮庄》中对有无、一多、入世和出世等问题的诠解都和后来的方东美以生命为本体的旁通统贯思想有着血脉的联系。也许,方东美喜读《庄子》不是一件偶然的事,可能在他生命里还流淌着他先辈的血液。
后记 方东美这个名字近两年慢慢为学界所注意,在我写这部拙著的过程中,已有蒋国保、余秉颐《方东美思想研究》和李安泽《生命理境与形而上学——方东美哲学的阐释与批评》大著问世。其实,我动笔写这书是十多年前的事,最初写作时就怀疑把方氏哲学归属新儒家有问题,但当时思想还理不出一个头绪,随着胡军先生对蒋、余俩先生把方东美归属于新儒家的观点提出批评后,渐渐意识到即使是胡军先生把方氏说成新道家的看法似乎也不符合事实。我仔细研究了方东美的原著,认为方东美是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家,“新儒家”和“新道家”的帽子都不适合,应该说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于是开始以“世界主义”的价值取向来统会方东美的哲学思想,终于成就此书,甚是欣慰!
清样出来后,恰逢我赴台参加“中国文化世界宣言五十周年纪念”国际研讨会,会上我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方东美先生的高足刘述先先生,我邀他给我拙著写一个序。虽然刘先生是新儒家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承他不弃,却认为我把方氏哲学放在“世界主义”的视域里加以探讨和新儒家观点并不冲突。不过,我以为刘先生所接受的“新儒家”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绝不是蒋国保先生说的那个新儒家。
读书人网 >哲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