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页码:425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538277692
条形码:97875382776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图书品牌:时代联合
内容简介 佩玉锵锵,洵美且都。才华横溢,新月俏诗界,与徐志摩并誉“诗坛双璧”;温文尔雅,论语倡幽默,铸就现代文苑新奇葩;重意疏财,高朋满座,浓墨重彩自由谭,人称“海上孟尝君”;倾国倾城恋,情缘自美丽,风流蕴藉神奕奕,罗蔓蒂克成追忆。洵美在哪里?在这里——让我们轻翻书页,聆听一个人的谈话,寻觅幽默的来踪与去迹……
“趣味是一种人工的天才,而天才则是一种自然的趣味。没有天才,你的趣味难以表现;没有趣味,你的天才会变成畸形。鲁迅有天才,没有趣味;茅盾有趣味,没有天才;达夫有天才又有趣味,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见他整个的人格。”
作为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编辑家、出版家和文学活动家,邵洵美在上海文坛上十分活跃,他的几乎全方位的文学生涯实在是有声有色。他所成功扮演的文化媒介人的角色,虽然不无争议,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也是不争的事实,其作用和意义,至今还未被人深入研究,充分认识。
本书所收《一个人的谈话》在邵洵美为数众多的文学论述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文艺随笔集。邵洵美在书中采用他所喜爱的“谈话”即个人独白的方式,阐述他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一系列看法,涉及诗的定义、诗的功用、诗与性别的关系、诗与欣赏、诗与格调、新诗的现在和未来、写小说的经验、历史小说、计划中的诗剧《西施》、剧本与表演、电影与舞台剧、艺术与人格、作家的趣味、高尚趣味与低级趣味、趣味与天才、批评家的责任诸多方面。在轻松的自由自在的漫谈中,邵洵美娓娓道出自己探索新诗诗艺的甘苦,率性月旦同时代作家文学创作的得失,还深入浅出的介绍西方现代文学尤其是诗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全书态度亲切,文笔生动,使人读了趣味盎然。
除了《一个人的谈话》,本书还收入邵洵美早期的文学评论集《火与肉》,“集外”部分则收入邵洵美二三十年代散见于报刊杂志的文艺随笔和论文多篇,其中有对欧美作家作品的鉴赏,有对现代作家作品的评骘,有对文学与电影、戏剧和美术关系的探讨,还有对文坛交游的追忆和著译序跋。此外,还编入邵洵美1949年以后发表的唯一的一篇诗歌评论《读了毛主席关于诗的一封信》,以及译作序跋数篇。从中应可把握邵洵美文艺思想的发展轨迹,应可领略邵洵美宽广的文化视野和独到的审美情趣。
编者相信,这部搜集较为齐全的邵洵美文学批评和文艺随笔集《洵美文存》的出版,将会有助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了解邵洵美多方面的文学才华,评估邵洵美在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上的思考和建树,从而有助于进一步破除陈见和偏见,更客观全面地为邵洵美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定位。
作者简介 邵洵美(1906—1968)浙江余姚人。原名云龙。诗人、作家、翻译家和出版家。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后到法国,入法国画院。1927年回国。曾办金屋书店,出版《金屋》月刊,后接办新月书店,出版《新月》和《诗刊》,又办时代图书公司,先后出版《论语》《时代画报》《时代漫话》《良友画报》《万象》等刊物。早年推崇“为艺术而艺术”,风流倜傥堪与徐志摩相媲美,与胡适、梁实秋、林语堂、徐悲鸿、郁达夫、沈从文、施蛰存等过从甚密。1949年后从事文学翻译工作。晚年凄凉寂寥。著有《天堂与五月》《花一般的罪恶》《诗二十五首》《一个人的谈话》等,译有《解放了的昔罗密修斯》《麦布女王》等。
媒体推荐 书评
佩玉锵锵,洵美且都。才华横溢,新月俏诗界,与徐志摩并誉“诗坛双璧”;温文尔雅,论语倡幽默,铸就现代文苑新奇葩;重意疏财,高朋满座,浓墨重彩自由谭,人称“海上孟尝君”;倾国倾城恋,情缘自美丽,风流蕴藉神奕奕,罗蔓蒂克成追忆。洵美在哪里?在这里——让我们轻翻书页,聆听一个人的谈话,寻觅幽默的来踪与去迹…… “趣味是一种人工的天才,而天才则是一种自然的趣味。没有天才,你的趣味难以表现;没有趣味,你的天才会变成畸形。鲁迅有天才,没有趣味;茅盾有趣味,没有天才;达夫有天才又有趣味,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见他整个的人格。”
编辑推荐 佩玉锵锵,洵美且都。才华横溢,新月俏诗界,与徐志摩并誉“诗坛双璧”;温文尔雅,论语倡幽默,铸就现代文苑新奇葩;重意疏财,高朋满座,浓墨重彩自由谭,人称“海上孟尝君”;倾国倾城恋,情缘自美丽,风流蕴藉神奕奕,罗蔓蒂克成追忆。洵美在哪里?在这里——让我们轻翻书页,聆听一个人的谈话,寻觅幽默的来踪与去迹……
“趣味是一种人工的天才,而天才则是一种自然的趣味。没有天才,你的趣味难以表现;没有趣味,你的天才会变成畸形。鲁迅有天才,没有趣味;茅盾有趣味,没有天才;达夫有天才又有趣味,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见他整个的人格。”
目录
编选者言 陈子善
一个人的谈话
小序
一个人的谈话
火与肉
自记
……
文摘 书摘
写历史小说比较容易,也比较难;容易的地方是书中人已有评定的个性
;难的地方是我们得去想像他们的动作。我曾经读到一本以历史为题材写的
诗剧,几千年前的女主人公竟喊出了现代人的口号,我只能可怜作者手腕的
恶劣。写历史小说或戏剧,我们非特要考证他们的事实,还得去了解他们的
行为。欧阳予倩曾经为潘金莲翻过案,潘金莲是否真有其人我们不必管,但
予倩从了解行为上着手写历史的作品是成功了。
我有一个愿望,要把西施的故事写一本诗剧,西施当然又是一位文学家
创造出来的不朽的人物,我于是读了许多关于她和提及她的作品;当我了解
了她的行为以后,我觉得去为她翻案,实在又是文学上一件极大的工作。
在许多历史以及文学作品的记载里,西施是一位乡下姑娘,她美,所以
当勾践被夫差打败了以后,范蠡便用了计策,把她献给夫差,玩着种种迷媚
的手段,使夫差沉于酒色,结果是越国得到了复兴的光荣。所以在一般人的
心目中,她是一位为国家牺牲的女子。
西施,假使真有这样一个人,她的聪明与能干是可以相信的,但是我们
决不能忘记她是一个“人”。同时,我们还得明白夫差的人格。以这样一位
美人去配合这样一位英雄,我想这故事决不会如此简单。夫差也是吃过苦来
的,这样一位贤明又勇敢的英雄是否一见敌国献来的美人便神志昏迷。西施
是有了修养的。这样一位情感丰富的美人是否对着钟情她的英雄,心肠会硬
得起来,手段又会这样地残酷?不知是哪一个作家,为了要满足他所宣传的
浅薄的主义,竟不惜把行为的真相湮灭起来,使英雄失掉了灵魂,美人失掉
了爱!我第一次听到人家讲那段故事,便感到不愉快,后来仔细想想,更觉
得那位作家的荒唐,于是许下了一个要为他们翻案的心愿。
最先,我用我的理想来构制一个故事的骨干。我有个堂房伯伯是一位很
有才学的旅行家,我便把我的心愿告诉了他,又问他我所假设的西施的出身
,性格及行为,是否可以找到相当的根据。他便说:“西施的出身,不一定
是像你所说的妓女。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关于浙江有几个县城及乡村里的女子
的情形。你应当听见过嘉兴的尼姑,那是一种变相的卖淫。绍兴又有所谓采
桑女子,借了采桑的名义,可以很自由地和男子会见。我们讲到西施,不也
讲到浣纱溪吗?也许浣纱娘便是变相的采桑女子。我在二十年前曾到过诸暨
,这是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