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14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9787563354801
条形码:9787563354801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贝贝特
内容简介 马奈名作《奥林匹亚》中,那裸露而毫不羞涩地直视观众的模特儿是谁?她为什么出现在多位同代画家的作品中?又以什么的角色、身份出现?在这部艺术史研究专著中,作者以高潮迭起的悬疑情节,向读者抽丝剥茧地揭露了在性别化、阶级化社会中,一个女同性恋画家被蔑视的凄凉一生。而本书的主客观交错的写作方式更是对学术正统的叛逆,是作者本人更大的冒险之旅。
作者简介 尤妮斯利普顿,艺术史学家,以犀利的女性观点闻名。现为宾厄姆顿纽约州立大学副教授,著有Looking into Degas:Uneasy Images of Women and Modern life ,以及PicassoCriticism,1901-1939;The Making of an Artist-Hero。
译者简介
陈品秀,1959年生于台北市。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此后在新墨西哥州州立大学与亚利桑那大学研究所攻读艺术专业,于1989年获艺术硕士学位。译有《立体派》、《培根访谈录》。
编辑推荐 “模特儿在打量观众,在抗拒几个世纪以来的告诫,告诫她得迎合别人……弗洛伊德后来会问:“女人想要什么?”而这女人的脸已经回答了。你知道她要什么——她要一切,否则她宁可什么都不要。这就是为什么在1865年的春天,男人在面对《奥林匹亚》时会因愤怒而颤抖。她是无法驾驭的;他们知道她必须被控制。”
马奈名作《奥林匹亚》中那位裸露而毫不羞涩地直视观众的模特儿究竟是谁?
维多琳?默兰,19世纪的一位模特儿,出现于马奈的多幅杰作中,历史却仅仅留下有关她的隐约传闻:放荡,酗酒,同性恋,早死。可也有人说起,她的画作曾和马奈的画在同一个沙龙展出……
1970年代的某一天,维多琳的目光却穿透画布与历史,打动了一位年轻的艺术史家尤妮斯?利普顿的心。十五年后,尤妮斯开始着手调查,欲在历史的灰烬中重构维多琳被歪曲和被遗忘的生命史。在悬疑重重、扣人心弦的追寻过程中,尤妮斯与维多琳,这两位相隔百年的红发女予渐渐合而为一,维多琳的故事,也化为尤妮斯的心灵史。
“奥林匹亚并不是一般常见的裸体女人.不是那种在床上隐隐约约地包裹着,恳求被爱,或者认命地垂下双眼的裸体女人,她更不会轻佻地笑。相反.她傲慢地掌控一切……大胆而坚定地凝视着……她是个可以对你说‘是’也可以对你说‘不’的女人。”
一个女人朝圣途中的生命故事 献给每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孩子
一幅马奈的名画,一个模特儿的生死爱欲.一位女性艺术史家的自我发现之旅如同侦探小说一般刺激.虚构与纪实交错每一页都在诉说女性的欲望与梦想。
目录
1 邂逅的始末
2 妈妈告诉我……
3 那就是维多琳
4 在美国
5 尾声
译名对照表
……
文摘 邂逅的始末
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碰到维多琳?默兰(Victorine Meurent)的,那个时候我必定不认识她,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应该不会有什么人知道她的,她只是图画里的另一名裸体女人而已。或许我会记得画这幅画的男人,他叫马奈(Edouard Manet),而画作本身名为《奥林匹亚》(Olympia),仅止于此。1950年代末期,当我还在念大学的时候,艺术作品被视为美的东西。人们从不去注意一幅画的意蕴。人们甚至不会去注意到德‘库宁(William De Kooning)的《女人II》(WomanⅡ)中是否有个女人存在。
即使到了我已经是个专业艺术史学者 1960年代,人们对于《奥林匹亚》的看法并没有什么改变。那位躺在床上的白种裸体女人只是另一个女奴、维纳斯或女神——艺术中的理想肉体形象而已。我被教导着去欣赏马奈特有的现代语汇,他的对比色调、平涂式的空间和有外加线条的形体,也就是他那基本上是抽象的企图。他是马奈,是被置于现代艺术殿堂中的第一人;人们告诉我,他比任何人都先看出人和事的真实面貌:也就是抽象化的图像。
可是在1970年的某一天,即便使尽全力,我也无法挥去那种感觉,是关于《奥林匹亚》的另一面,那位跃出画面、不安地瞪视着的裸体女人。我无法令她在我所熟知的抽象造型中褪去——我被教导着去相信,唯有抽象造型才是作品的精髓,但她的面孔却不断地涌现,她的双眼渴求被人注意。奥林匹亚并不是一般常见的裸体女人,不是那种在床上隐隐约约地包裹着,恳求被爱,或是认命地垂下双眼的裸体女人。她更不会轻佻地笑。相反地,她傲慢地掌控一切,斜躺在丝质枕头上,大胆而坚定地凝视着,她那坚实细小的身躯和特有的双手则是一种预兆。现在我看得出来,矫揉作态的黑人女仆和拱起背脊的猫儿甚至也掩饰了些许诱惑情事。若说警觉且高贵的奥林匹亚像个魅惑的希腊或东方妓女,倒不如说她是个埃特鲁斯坎(Etruscan)古坟遗迹中的高贵妃子。她是个可以对你说“好”,也可以对你说“不”的女人。
19世纪的人们深知这一点且不多言。事实上,马奈对于人们接受他的绘画的方式感到沮丧;他甚至考虑毁画。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865年5月,《奥林匹亚》曾在沙龙,即当时的官方展览会展出。媒体立即对这件作品发出挑衅的批评,他们使用这样的字眼:“邪恶的怪异……夜之女”;“某种母猩猩,怪形怪状……”“如此之下流!……”在弄清楚怎么一回事之前,可敬的巴黎人早已横扫过通风的大堂,挥舞着手杖和雨伞,存着谋杀的念头直指《奥林匹亚》。
……